开放式犬SMC模型的建立及SMC后心脏葡萄糖代谢变化
本文关键词: 重度心肌挫伤 犬 葡萄糖代谢 1 6-二磷酸果糖 出处:《遵义医学院》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目的:建立开放式犬SMC动物模型,初步探讨犬SMC后心脏葡萄糖代谢变化,观察FDP对犬SMC有无治疗作用。方法:1.16条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组Ⅰ(n=4,不撞击,对照组)、组Ⅱ(n=4,撞击质量1.0kg,撞击直径5cm,撞击高度85cm)、组Ⅲ(n=4,撞击质量1.25kg,撞击直径5cm,撞击高度85cm)、组Ⅳ(n=4,m=1.5kg,撞击直径5cm,撞击高度85cm),采用自由落体运动方式,用砝码直接撞击犬裸露心脏表面,观察每条犬撞击后血压下降程度;分别在撞击前30min、撞击后30min、1h、2h、4h及6h采集冠状静脉窦血查MDA、CK-MB、cTnl浓度;撞击后6h处死犬,每只犬均在撞击部位取0.8cm×0.8cm心肌组织行病理检查。2.8条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挫伤组和治疗组,均开胸以能制成犬SMC的撞击质量、直径、高度撞击犬心脏,挫伤组在伤后输注生理盐水维持犬循环稳定,治疗组在伤后除输注生理盐水维持犬循环稳定外,伤后30min给予1,6二磷酸果糖1300mg/kg治疗;两组分别于撞击前30min、撞击后30min、1h、2h、4h及6h采集动脉血和冠状静脉窦血测血糖、游离脂肪酸、生长激素、肿瘤坏死因子-a浓度;同时监测各时点LVSP、LVEDP、+dp/dtmax、—dp/dtmax。结果:1.犬SMC动物模型建立:组Ⅰ在伤后各时点血压无下降,血浆CK-MB、cTnI和MDA浓度无增高,病理检查各只犬心肌均未见有损伤;组Ⅱ在撞击后各只犬血压虽有下降,但没有一只犬血压下降大于伤前的30%,血浆CK-MB、cTnI和MDA浓度轻度升高,病理检查各犬心肌充血,心肌纤维排列不齐,心肌散在性出血点;组Ⅲ各犬在撞击后血压下降中大于伤前30%的仅一只,血浆CK-MB、cTnI和MDA浓度较伤前明显升高(P0.05),病理检查心肌充血、水肿,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散在性出血,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组Ⅳ在撞击后血压明显下降,4只犬血压下降均大于伤前的30%,血浆CK-MB、cTnI和MDA浓度较伤前显著升高(P0.01),病理检查各犬心肌明显充血、浊肿,心肌多灶性出血,并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部分心肌纤维断裂。2.心脏葡萄糖代谢:SMC后两组血浆葡糖糖浓度均不同程度增高,此后逐渐下降,至6h末仍明显高于撞击前水平(P0.05)。挫伤组心脏葡萄糖净摄取量及净摄取率于撞击后1h均为零。与挫伤组比较,治疗组心脏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始终存在,在撞击后1h下降至最低点,此后逐渐增大,至6h末两组比较明显差异(P0.05)。3.游离脂肪酸:SMC后两组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明显增高(P0.05)。与挫伤组比较,至撞击后6h,治疗组游离脂肪酸浓度明显增高(P0.01)。4.生长激素、肿瘤坏死因子:SMC后两组血浆生长激素及TNF-α浓度均明显增高,此后下降,至6h末仍持续较高水平(P0.05)。与挫伤组比较,治疗组生长激素、TNF-α浓度下降更明显,至6h末两组差异明显(P0.05)。5.心功能变化:SMC后两组LVSP和±dp/dtmax均出现下降趋势,此后上升,至6h末明显高于撞击前水平(P0.05)。与挫伤组比较,治疗组下降程度轻,恢复快,至撞击后6h两组差异显著(P0.01);两组LVEDP在SMC后出现上升,此后逐渐下降,至6h末仍持续较高水平(P0.05)。与挫伤组比较,治疗组增高程度轻,恢复快,至6h末恢复到撞击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1.在85cm高度,采用自由落体运动方式,用质量为1.5Kg、撞击直径5cm砝码,撞击犬裸露心脏表面可以造成犬SMC模型。2.犬SMC后心肌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和利用存在障碍现象。3.1,6-二磷酸果糖对犬SMC后有治疗作用,可以使犬SMC后的心功能得到较快恢复。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为民,陈林,杜文华,熊秀勤;犬重度心肌挫伤后早期左心功能损伤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学;2004年10期
2 熊秀勤;张为民;杜文华;陈林;;犬重度心肌挫伤后冠脉血流储备改变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学;2008年02期
3 闵家新,朱佩芳,王正国,刘宝松,周继红,翁格文;不同致伤条件撞击对兔钝性胸部创伤伤情影响的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4 吴正国;梁贵友;李正勋;刘日辉;牛义民;周继红;;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心肌挫伤后家兔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5 刘维永,蔡建辉,易定华;心脏撞击伤生物力学致伤机制及心肌挫伤分级[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6 卢卫新,戴瑞鸿;1.6-二磷酸果糖对组织缺血与缺氧的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医学;2002年01期
7 马彦敏;方刚;郭德和;王云;王虎;杨剑;杜学奎;;1,6-二磷酸果糖对犬体外循环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8 张晶,孙静平,王玉堂,和静彬,韦立新;1,6二磷酸果糖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J];中国循环杂志;1991年05期
9 闵家新,朱佩芳;心肌挫伤的现代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1999年05期
10 蔡建辉,刘维永,易定华,罗新林;重度心肌挫伤早期血栓前状态的实验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1997年06期
,本文编号:1500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500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