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电极形状参数的脑组织微动损伤仿真
发布时间:2018-03-28 20:56
本文选题:微动 切入点:神经电极 出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5年12期
【摘要】:为了预测脑组织微动损伤,采用数值仿真法,基于超黏弹性本构对神经电极-大脑组织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了神经电极形状参数(过渡圆角、楔形角、厚度)对脑组织微动损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圆角半径为20μm时最大应变与损伤区域均控制在较小范围;楔形角取为70°可降低最大应变10.34%,减少损伤区域34.52%;电极厚度为15μm时损伤区域最小.
[Abstract]:In order to predict the fretting injury of brain tissue, the neural electrode / brain tissue model was simul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superviscoe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The shape parameters of neural electrode (transition angle, wedge angl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strain and damage area were controlled in a small range when the radius of the circular angle was 20 渭 m. When the wedge angle is 70 掳, the maximum strain is reduced by 10.34 and the damage area is reduced by 34.52.The damage area is the smallest when the electrode thickness is 15 渭 m.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5334) 上海交通大学医工(理)交叉基金项目(YG2013MS06)资助
【分类号】:R338.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栋栋;张文光;MERCERON Gilles;罗云;;神经电极-脑组织界面微动环境力学特性仿真[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狄伶;王莉萍;刘薇;王瑾晔;;视觉神经系统过氧化模型研究[J];生物物理学报;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献红;段晏文;;微孔铂(Pt)神经微电极[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鲁艺;蔡政旭;陈朝贵;段晏文;;氧化铱神经电极的安全电荷注入参数和稳定性[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于洋;可植入神经电极及其应用器件[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海涵;用于电刺激的植入式神经电极的修饰[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肖横洋;凹槽结构碳纳米管/导电聚合物涂层修饰神经电极[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吴栋栋;聚苯胺复合材料涂层的合成及其对神经电极界面性能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王惠玲;中枢神经信号获取电路设计及其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78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6780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