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斑蝥素对非小细胞肺癌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本文选题:去甲斑蝥素 + LL ; 参考:《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年06期
【摘要】: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体内对非小细胞肺癌3LL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常规培养3LL细胞,接种于ICR小鼠,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5-fu阳性对照组以及NCTD 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给药2周后,取血检测血常规以及血清TNF-α和IFN-γ含量;处死小鼠,分别剥取瘤块、脾脏和胸腺,称重并计算抑瘤率和脏器指数;取脾脏,制备脾淋巴细胞并测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NCTD体内可抑制3LL模型小鼠肿瘤的生长;增加荷瘤小鼠白细胞总数;上调TNF-α和IFN-γ水平;降低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促进T、B淋巴细胞增殖。结论 NCTD体内可调节非小细胞肺癌3LL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orcantharidin on immune function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odel mice in vivo. Methods 3LL cells were cultured routinely and inoculated into ICR mice. The tumor-bearing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negative control group, 5-fu positive control group, NCTD group, and blank control group. Two weeks after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to detect the blood routine and the contents of TNF- 伪 and IFN- 纬 in serum, the mice were killed, tumor blocks, spleen and thymus were stripped, the tumor inhibition rate and organ index were calculated, the tumor inhibition rate and organ index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spleen was taken from the mice. Spleen lymphocytes were prepared and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Results NCTD could inhibit the growth of tumor in 3LL mice, increase the total number of leukocytes in tumor-bearing mice, up-regulate the levels of TNF- 伪 and IFN- 纬, decrease the spleen index and thymus index, and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of TN- B lymphocytes. Conclusion NCTD can regulat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3 LL model mice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vivo.
【作者单位】: 襄阳市中医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
【分类号】:R285.5;R-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甘露;;五味子多糖对肝癌小鼠肿瘤生长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免疫学杂志;2013年10期
2 董环文;刘超美;何秋琴;赵荔华;;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修饰的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8年02期
3 刘月彩;耿玉兰;刘泽世;沈莉;单保恩;;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年01期
4 曾锦荣;莫碧文;王绩英;刘春妮;王涛;陈梅f^;陈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激动剂对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Caspase-3、Survivin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年10期
5 陈育民;陈晓洁;刘晓霞;王雪玲;陈雪皎;;八珍汤对化疗后荷瘤小鼠脾T细胞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年11期
6 陈淑芬;侯婧瑛;吴淑云;王凌云;;IFN-γ上调人胃癌细胞株PD-L1表达[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3年11期
7 于飞;张浪;梁青;傅晟;张骏;吕昕泽;方珍文;;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血常规[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琪;周强;高志棣;白小英;高伟;张新明;赵克欣;王潍博;;去甲斑蝥素体外抑制NCI-H446细胞迁移、增殖及促进凋亡[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20期
2 郑红艳;吴学军;刘全海;;类风湿关节炎分子靶向治疗新药的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3年05期
3 赵红霞;鞠大宏;刘梅洁;赵宏艳;王少君;潘静华;张方珍;李岳泽;汪文来;;五味子有效成分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14年10期
4 殷幼平;靳贵晓;;芫菁体内斑蟊素的合成、转移和生物学功能[J];昆虫学报;2010年11期
5 张玉洁;吴倩;廉果;;去甲斑蝥素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体内外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年04期
6 王强;张沂;李佳;任婷麟;;天麻多糖通过影响小鼠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生长[J];免疫学杂志;2014年06期
7 彭晔;张旭刚;韩轶超;谢娜;杨秀芳;胡洁;;沙利度胺联合紫杉醇+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2014年09期
8 马鸣;杨兴肖;刘丽华;张洁;赵连梅;单保恩;;痰热清注射液对Lewis肺癌化疗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2014年10期
9 付盈盈;司应明;李林;李瑞生;;消瘤平体内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年04期
10 崔宇;吴晓静;蔡玉梅;姚嫱;胡人杰;李维廉;;免疫增效方联合DC疫苗拮抗结直肠癌免疫耐受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春平;慢性炎症相关因素对AFG_1诱导肺腺癌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2 王斌;高脂膳食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白藜芦醇的干预作用[D];江南大学;2014年
3 刘顺;深红荧光蛋白多聚体作为模型抗原用于肿瘤免疫的可视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贵芳;眼斑芫菁的滞育条件及滞育期间生理变化[D];重庆大学;2011年
2 李鑫;斑蝥素半抗原、人工抗原合成及多克隆抗体制备[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玉慧;斑蝥素对HEL细胞株JAK2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及复方斑蝥胶囊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张帆;去甲基斑蝥酸根和吡啶(苯并噻唑)衍生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DNA/BSA相互作用及抗增殖活性[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5 余莉华;去甲斑蝥素诱导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株表达免疫激活物激发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杀伤活性[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6 陆科东;利用电荷翻转靶向输送去甲斑蝥素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林梅英;鬼针草总黄酮的抗炎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8 王志军;斑蝥素及其衍生物杀虫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9 裴银霞;B7-H1、B7-H3、B7-H4在正常和X射线照射后小鼠小肠中的表达变化[D];苏州大学;2013年
10 王丹;旋覆花倍半萜内酯类成分与TNF-α的相互作用及其抗炎活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秀兰;崔国辉;周克元;;PI3K-Akt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J];癌症;2008年03期
2 冯玫,李玉翠;EPO与EPO受体的研究进展[J];白血病.淋巴瘤;2005年04期
3 白洲霞;;类风湿性关节炎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分析探讨[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刘书漫;李倩如;张娓;王一菱;孟青;张钦宪;刘占举;;共刺激分子B7-H1在胃癌中表达上调[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8年05期
5 郭洪波,邹飞;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脑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调控作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年07期
6 胡志明;邱锡谦;曾玉芬;;扶正排毒通肠汤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毒副作用60例[J];江西中医药;2011年02期
7 钟国成;朱波;;微小RNA调控T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12年12期
8 张建国;范苗波;;五味子多糖的研究概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03期
9 古红莉;;参麦注射液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毒副作用6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8年10期
10 焦付丰;曲维兰;王长印;李萍;卢志明;;胃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1年4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同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75例疗效分析[J];福建中医药;2002年02期
2 商艳;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2年01期
3 谢彤,祝家兴,左传田,刘德森,茅乃权,易少夫;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术后生存10年以上病例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欧阳瑶 ,邓飞 ,李春鸣 ,刘华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J];贵州医药;2002年12期
5 徐锦屏;抑癌基因p1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2年06期
6 杨如松,许栋生;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前术后化疗[J];临床肺科杂志;2002年02期
7 付尚志 ,蒲萍;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疗效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2年01期
8 杨友花;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新进展[J];辽宁药物与临床;2002年04期
9 杨红,张涛,杨恂,周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测定血清CA125Ⅱ水平的临床意义[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薛玉保,周学义;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耘;万欢英;高蓓莉;李庆云;项轶;刘嘉玲;;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A];2009年“临床诊断和治疗新进展研究”暨“全国肿瘤病理诊断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北京快中子治癌协作组;;快中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初报[A];Fast Neutron Radiation Therapy--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3 戚宜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摘要[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王毓敏;崔晓聪;谢广茹;;中药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阮征;花天放;彭寿行;黄海龙;郑健;胡宏慧;;脂肪酸合成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A];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宋作庆;;肝素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7 陈文慧;王辰;张予辉;杨媛华;;肺癌组织中凝血、纤溶成分过度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8 顾爱琴;韩宝惠;李榕;熊丽纹;王慧敏;施春雷;高志强;张雪艳;;厄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38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谢成英;金炜;徐永平;楼丽广;;洛铂对非小细胞肺癌作用的临床前药效学研究[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严丹芳;严森祥;杨劲松;孙晓丽;刘俊青;;口服易瑞莎致非小细胞肺癌颅内出血事件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A];2009年浙江省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白;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获重大进展[N];人民日报;2008年
2 记者 张文天;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药综合医疗方案研究进展顺利[N];科技日报;2009年
3 白京丽;非小细胞肺癌最佳治疗方案[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N];医药经济报;2005年
5 郑颖t,
本文编号:2110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110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