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体系概论Ⅲ:呼吸循环代谢一体化调控环路中神经体液作用模式

发布时间:2018-11-02 10:56
【摘要】:目的:在系统生理学中,通过神经体液对有机功能整体的人所有其他系统功能进行调控各自分别描述是片面与局限的。方法:运用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理论体系对生命功能的神经体液调控机制进行探讨。结果:以氧化能量物质为特征的新陈代谢是生命体功能活动的核心,而其中呼吸循环神经等组成主要是为细胞新陈代谢运送氧、二氧化碳等物质为核心轴;胃肠道消化吸收循环神经等组成主要是为细胞新陈代谢运送能量物质和代谢产物为主轴。血液循环神经体液和组织细胞等上述两轴的共同部分。神经体液对人体功能产生一体化调控作用。结论:本文就围绕以满足新陈代谢的状态为目的的呼吸循环两大功能系统的改变,简单描述神经体液如何实现对呼吸循环的调控使之适应代谢的需求。
[Abstract]:Aim: in systemic physiology, it is unilateral and limited to regulate all other systemic functions of human beings by nerve and body fluids. Methods: the neurohumoral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life function was studied by integrated physiological medicine theory system. Results: metabolism, characterized by oxidized energy substances, was the core of the functional activities of organisms, and the respiratory and circulatory nerves were mainly used to transport oxygen and carbon dioxide for the metabolism of cells. Gastrointestinal tract digestion, absorption and circulatory nerves are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transport of energy and metabolites for cell metabolism. The common parts of the above two axes, such as blood circulation, nerve, body fluid, and histocytes. The nerve body fluid produces the integrative regulation function to the human body function.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changes of two major functional systems of respiration and circulation which are designed to satisfy the metabolic state,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how the nervous and body fluids can regulate the respiration and circula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metabolism.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部面上项目(81470204) 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2012AA021009)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科研开发启动基金(2012-YJR02)
【分类号】:R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代明;;整合医学初探[J];医学争鸣;2012年02期

2 樊代明;;医学与科学[J];医学争鸣;2015年02期

3 杨生岳;化学感受器对呼吸调节的研究进展[J];青海医药杂志;1997年03期

4 姚泰;心血管中枢及心血管活动的整合型式[J];生理科学进展;1984年04期

5 姚泰;;中枢神经系统对血压的调节[J];生理科学进展;1989年03期

6 陈忠科,郑宝灿;电刺激兔大脑皮层对呼吸频率和幅度的影响[J];生理学报;1995年01期

7 刘蓉蓉;;呼吸节律形成的探讨[J];生物学通报;1990年10期

8 范伟;;心血管反射的相互影响及心血管中枢的整合作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9 丁东杰;呼吸中枢与呼吸调节[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年09期

10 胡大一;;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障碍的综合管理——“双心医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临床医生;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彦荣,高潮,曾怀文;颅内血肿术前呼吸停止成功救治5例报告[J];安徽医学;2005年05期

2 游思隽,范谨之,林树新,王正洪;下丘脑前区的脑啡肽参与急性心肌缺血减弱颈动脉窦升压反射的效应[J];动物学报;1988年04期

3 赵华,王绍, 王晓明,岳海涛, 马秀俐;兴奋缰核引起心血管反应形式的研究[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4 朴哲范,黄民,王绍;神经肽Y拮抗去甲肾上腺素在杏仁核的心血管效应[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5 高雅;颜红;;初探中医在双心医学领域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2年06期

6 吴月清;冯靖;郭美南;陈宝元;;老年哮喘患者呼吸驱动和气道阻力的研究[J];国际呼吸杂志;2006年08期

7 张玉传;李宗清;;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障碍的识别与治疗[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徐礼鲜;罗辉;;走向整合医学[J];医学争鸣;2012年04期

9 赵钢;;君子动口又动手——从整合医学角度谈神经内科医生的动手能力[J];医学争鸣;2012年04期

10 赵保民;;临床医生与整合医学——浅谈对整合医学的认识[J];医学争鸣;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焕林;;薄氏腹针疗法治疗心病的临床体会[A];首届全国腹针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林华亮;Yonghul Zhang;Yanjun Xu;Tao Liu;Jianpeng Xiao;Yuan Luo;Xiaojun Xu;Yanhui He;Wenjun Ma;;Large Daily Stock Vari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Two Cities of Guangdong,China[A];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优秀论文集[C];2014年

3 赵星辉;张新岭;李强;霍倩倩;邢冰;孙伟;武宗寅;;抑郁情绪对心肌桥患者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A];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讨会论文综合刊[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漫松;PGN在大鼠应激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及中枢机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吴海云;心房超速起搏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3 宿长军;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在正常或模拟失重状态下对血压变化的反应及其相互关系的形态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4 顾桂宝;大鼠结合臂旁核的形态学及电生理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0年

5 段晓勤;大鼠下丘脑大细胞神经分泌系统传入控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1年

6 吴广亮;协同动作训练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7 史良铭;电针夹脊穴结合康复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王基野;低温低氧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及药物防护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9 姚娜;西藏班戈绒山羊高海拔环境适应性的遗传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10 姚优修;微小RNA对心肌损伤的动态评价及围术期心梗的早期预警&通气有效性预测心衰存活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彬;丹蒌片治疗心内科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海东;新疆和田地区扎瓦尔乡维吾尔族老年人慢性疾病相关抑郁情绪调查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3 刘智;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特征研究和生活质量评价[D];山东大学;2011年

4 朱传兵;持续气道正压水平对动态肺过度充气时呼吸力学及中枢驱动的影响[D];广州医学院;2011年

5 许东元;脑室注射血管升压素受体Ⅰ阻断剂OPC-21268对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1年

6 冯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界呼吸衰竭”状态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7 田艳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前后吸气肺功能变化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8 苏全德;电针内关、郄门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效应的对比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魏雪梅;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驱动及肌力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10 杜蕊;杨关林教授运用心肝同治法治疗冠心病的经验[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生岳,冯恩志,,马子琪;高原世、移居者对低、高氧通气反应的研究[J];高原医学杂志;1994年03期

2 樊代明;;整合医学初探[J];医学争鸣;2012年02期

3 王捷,何瑞荣;动脉压力感受器重调的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1986年02期

4 孙祥莺,於峻,姚泰;刺激清醒大鼠躯体神经对失血性低血压的升压效应[J];生理学报;1983年03期

5 孙祥莺,姚泰;在清醒家兔中电针对刺激下丘脑引起的防御反应的抑制作用[J];生理学报;1985年01期

6 胡大一;;现代医学发展探寻多学科整合之路[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潘学文;邵益萍;熊照东;梁敏运;;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对呼吸循环的影响[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8年



本文编号:2305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305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9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