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不同胎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2 11:10
【摘要】: 目的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和自我复制等特点的一类细胞,在体内或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骨、软骨、肌肉、脂肪、内皮等多种表型组织细胞,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衰老和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MSCs多取材于骨髓,属侵袭性取材,制约其应用于临床。脐带血(umbilical cord blood, UCB)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含有丰富的干细胞,临床常采集脐带血中造血干细胞用于治疗血液类疾病。最近几年来有研究表明,脐带血中也存在MSCs[2]。由于脐带血来源丰富,采集方便,排斥小,无伦理争议等优点,脐血来源MSCs作为移植用细胞越来越受到重视。 脐带血MSCs缺少特异性表面标志物,此类细胞表达CD29、CD44、CD73、CD90和HLA-ABC, CD 105和CD106,不表达CD14、CD34、CD45、CD133和HLA-DR,并可分化为成骨、软骨、成脂和成肌样细胞。有学者应用流式细胞学单管多色染色技术分析脐带血内MSCs的数量,每百万个有核细胞当中含有8.8±4.3个MSCs细胞,而骨髓样本当中每百万个有核细胞当中含有13.2±5.8个MSC细胞。分析了脐血MSCs表面抗原表达情况,建立了应用流式细胞学单管多色染色分析脐带血内MSCs数量的方法。有报道说脐带血中MSCs数量变化较大.脐带血中MSCs的数量能有多少,随着胎儿成熟,其数量是否发生变化,]MSCs体外培养其生长速度如何,培养的成功率如何,脐带血中MSCs在胎儿发育中是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实验应用单管多色荧光染色技术分析了不同胎龄脐带血中CD44、CD105阳性而CD34、CD45阴性细胞的数量,以比较不同胎龄脐带血中MSCs数量的差别,并分析脐带血成功培养出MSCs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胎龄脐带血获得的MSCs的生长特性,为进一步探讨脐带血MSCs生物学特性打下基础。 方法 1、单管多色染色行流式细胞学分析脐带血中MSCs的数量 (1)无菌条件下取正常脐带血52份,胎龄从28周~42周,产妇及胎儿无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影响造血功能的病变, (2)每份各取适量血进行单管多色染色行流式细胞学分析, (3)比较不同胎龄脐带血中MSCs的数量。 2、培养 (1)无菌条件下取37周~40周脐带血12份,28周~36周脐带血12例,用含抗凝保护液的采血袋抽取,分别作为足月组和非足月组。 (2)每组各例分别取适量血进行单管多色染色行流式细胞学分析 (3)将脐血稀释后,直接用Ficoll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含10%血清浓度的L-DMEM常规间充质干细胞贴壁培养; (4)对贴壁细胞类型、生长速度进行观察记录; (5)对各组成功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的例数进行统计分析; (6)对分离出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鉴定。 3、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流式细胞学结果:52例脐带血中CD44(+)、CD105(+)/CD34(-)、CD45(-)细胞在10例28周~30周脐带血中的数量为15±0.2个/百万有核细胞;在12例31周~33周脐带血中为11±0.3个/百万有核细胞;在10例34周~36周脐带血中为10±0.1个/百万有核细胞;在10例37周~39周脐带血中为6±0.5个/百万有核细胞;在10例40周~42周脐带血中,为2±0.3个/百万有核细胞。可见随胎龄增加,检测到的MSC数量减少。 在用来培养的脐带血足月组中CD44(+)、CD105(+),而CD34(-)、CD45(-)的细胞数量为6.2±0.2个/百万有核细胞,非足月组为10.3±0.2个/百万有核细胞,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2、足月组与非足月组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特性比较 足月组单个核细胞培养96小时后贴壁细胞均出现梭形纤维状的细胞和圆形细胞两种形态细胞,传代后有1/12份脐血出现旋涡状排列的间充质样的细胞,其余11/12份传代后只有少量梭形细胞混杂,胰酶难以消化下来,最终老化死亡。非足月组单个核细胞培养72小时后,贴壁细胞多为纤维状的间充质样细胞,传代后3/12份脐带血分离出了间充质样梭形细胞,且生长速度明显快于足月组。 3、脐血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成功率 足月组分离培养间充质千细胞总的成功率为8.3%,非足月组为25.0%。 4、对分离出的脐血MSCs进行鉴定 两组培养所获得梭形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MSCs标志物表达:CD45(-),CD90(+)。 结论 1、脐带血中含有MSCs,随胎龄增加数量减少; 2、非足月产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接种成功率高于足月产脐带血的接种成功率; 3、非足月产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生长速度快于足月产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生长速度。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3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英华;谢扬虎;魏晓巍;李玉云;;脐带源性和脐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1年09期

2 王燕茹;张育;;间充质干细胞与类风湿关节炎[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6期

3 ;本期专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32期

4 冯德鹏;李雪莉;范炎;;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5 吴玉卓;陈红;;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成肝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08年02期

6 李晓玲;朱旅云;赵芳;;脐带Wharton'sJelly中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32期

7 隆玄;吴晓丹;施劲东;李善群;;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肺损伤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2011年03期

8 杨光忠;陈文明;;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31期

9 程庆;白志明;;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10 傅强;;他达拉非可对干细胞产生持久而稳定的保护作用[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宏涛;刘毅;;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近况及其在脂肪组织工程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云涛;徐燕;葛薇;孟恒星;于珍;李长虹;万长春;李茜;韩俊领;邱录贵;;低血清条件下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孙海梅;季凤清;王丹妮;曾晓蓓;杨慧;;优化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新方法[A];中国解剖学会第八届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与科研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C];2008年

4 马兰兰;施萍;庞希宁;;不同胎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研究[A];“细胞活动 生命活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张颢;陶艳玲;邱林;张伯龙;马军;陈志哲;刘拥军;韩忠朝;;一种具有免疫负调节功能的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6 罗高兴;程文广;黄正根;贺伟峰;袁顺宗;陈希炜;吴军;;应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小鼠皮肤缺损创面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王巧稚;韩艺;赵宏贤;余鸿;刘广益;;当归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和毒性检测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王玉红;陈光辉;;地黄低聚糖对人脂肪组织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程文广;罗高兴;黄正根;贺伟峰;袁顺宗;陈希炜;吴军;;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杜凤移;王皓;杨树龙;赵绘存;杨英;杨军;;纳米纤维支架对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影响[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其峰;揭开脐带血的神秘面纱[N];光明日报;2009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卫一鸣;脐带血留还是不留?[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程国媛;脐带血,这种“保险”需要否?[N];山西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吴玲娟;你为孩子存脐带血吗?[N];保健时报;2009年

5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徐滔 记者 胡念飞 通讯员 卢松龄;脐带血储存:生命银行还是空头支票[N];南方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聂国春 整理;脐带血,存还是捐?[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胡冰心;脐带血,存还是不存?[N];镇江日报;2010年

8 沈敏;收集捐献宝宝脐带血,或可救人一命[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实习生 吴旖旎;脐带血存储能否成为“生命保险”?[N];科技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张灿灿;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管理加强[N];健康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飞;620nm非相干红光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光生物调节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于美娇;系统归巢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牙周组织修复再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李东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及体外诱导分化为表皮样细胞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4 李宝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及复合PLGA体内异位成软骨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朱雅姝;Flk-1~+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6 吴桂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7 熊卉;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体外转染兔颞下颌关节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纤维软骨转化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田X;P38 MAPK参与调节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人白血病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张颢;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学特性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初步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10 苗宗宁;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材料在骨创伤修复中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兰兰;不同胎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陈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化疗所致卵巢颗粒细胞损伤的体外实验[D];暨南大学;2010年

3 高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癌转移的影响及机制的探讨[D];昆明医学院;2011年

4 高志买;间充质干细胞高分子量分泌成分对辐射性肠损伤的修复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刘志鹏;大鼠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D];暨南大学;2011年

6 章守琴;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支持造血的体外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7 陈嘉;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转分化内皮细胞及褪黑素调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8 张茜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干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诱导其重编程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卫佳;干细胞因子修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造血干细胞的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10 陈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及体外重建角膜后板层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26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326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