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是一种好发于成年女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病因不明且发病率逐年上升。PBC患者的免疫系统对部分线粒体及细胞核抗原的免疫耐受遭到破坏,致使大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出现抗线粒体抗体和抗核抗体,其中95%的患者血清中存在抗线粒体内膜PDC-E2的自身抗体。此外,多数患者外周血存在PDC-E2自身反应性T细胞,而正常人外周血无此类细胞。然而,什么原因导致PBC的免疫耐受平衡破坏及T细胞的免疫耐受调节机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目前尚不清楚。 被自身抗原活化的T细胞通常经由凋亡途径被机体清除。在众多的凋亡机制中,活化诱导细胞凋亡(Activation induced cell death, AICD)是机体维持外周免疫耐受的重要机制,外周免疫系统通过诱导自身反应性T细胞活化后凋亡可有效的控制其对人体的器官、组织等造成免疫损伤,阻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是由逃逸于外周耐受清除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异常。PBC的病变特征即是肝内汇管区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自身反应性T细胞不断破坏小胆管上皮细胞,导致胆管逐渐减少,胆汁淤积并最终引起进行性的肝脏损伤。 研究表明在PBC汇管区浸润的T细胞中以CD4+T细胞居多,大约是CD8+T细胞的2.5倍,由此推断CD4+T细胞可能在免疫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原位杂交分析发现PBC患者汇管区表达IFN-γmRNA的细胞明显增加,说明Th1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在致PBC肝脏病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inosinic polycytidylic acid, polyI:C)是Toll样受体3(TLR3)的配体,可以诱导I型干扰素(IFN-α)的分泌。研究表明polyI:C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进展具有相关性。而IFN-α能够刺激体内的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同时还可以刺激机体分泌抗核抗体、抗甲状腺抗体、抗胰岛细胞等多种自身抗体。1995年D'Amico等报道一例慢性丙肝(chronic hepatitis C, CHC)患者在接受IFN-α治疗的过程中出现PBC样病变,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达到正常人的3倍以上,且出现抗线粒体抗体,同时汇管区出现单个核细胞浸润。另外,Takii等通过免疫组化研究发现PBC患者汇管区单个核细胞中IFN-α表达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和CHC患者显著升高。 在临床治疗方面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缓解病人的瘙痒、骨质疏松、门脉高压等并发症,但无法延长患者的生存年限,更不可能从根本上治愈该病。因此有必要从免疫耐受的角度出发,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从而在根本上治疗PBC。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我们拟通过注射M2蛋白及polyI:C诱导建立PBC小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外周血、脾脏、肝组织的CD4+T细胞活化诱导细胞凋亡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外周免疫耐受机制,最后将PBC自身抗原M2与交联剂ECDI及脾脏淋巴细胞共同作用,经尾静脉注射PBC小鼠诱导重建外周免疫耐受,观察PBC小鼠的疾病进展情况。旨在为进一步研究PBC的免疫耐受机制及其免疫治疗的探索提供思路。 第一部分M2三联体抗原的基因工程生产 PBC的主要自身抗原是位于线粒体内膜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侧链二氧酸脱氢酶复合体(BCOADC)、2-氧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OGDC)的E2亚基。本科室将以上三种主要自身抗原免疫优势表位基因重组后经克隆表达出三联体抗原。为了建立PBC小鼠模型并进行免疫耐受研究,我们通过大量发酵生产获得该抗原。首先以IPTG在试管及烧瓶中进行小量诱导表达,条件成熟后进行发酵罐大量发酵,最后以安玛西亚蛋白纯化仪纯化获得的蛋白。 结果表明,小量诱导时IPTG 1mg/ml诱导4小时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之后以3.5L发酵罐大量发酵,2.5小时后溶氧量下降,此时开始添加补料。我们分别以葡萄糖和甘油作为补料提供碳源,结果发现以甘油作为碳源时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葡萄糖碳源。发酵罐IPTG诱导6小时菌体密度最高,此后不再有明显变化,溶氧控制在30%以上,最大转速达到500rpm/min,pH为6.8-7.4,最终菌体密度OD600达到12.7,湿菌重约30g。经蛋白纯化仪纯化后得到的蛋白浓度为1.5mg/ml。 第二部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PBC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病程很长,且患者往往伴有病毒感染等其他病变,更为重要的是病变组织局限于肝脏,很难获得足够的组织用于研究。因此,短期内建立一个有效的动物模型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 我们分别以M2抗原50μg和polyI:C 5mg/kg、10mg/kg剂量免疫C57BL/6雌性小鼠,在不同时间段处死分离血清、肝、肾、脑、小肠、胃等组织进行抗线粒体抗体、抗核抗体、碱性磷酸酶(AKP)、病理分析,观察小鼠病变情况。同时对小鼠外周血细胞进行流式分析,了解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发现,蛋白免疫组ANA阳性率为30%,AMA阳性率则高达80%,且滴度均1:100,对照组未见阳性结果;PolyI:C免疫后,阴性对照组、5mg/kg、10mg/kg组ANA分别在第12、8、4周时阳性率达到100%;对照组及5mg/kg组小鼠从注射第8周开始出现滴度1:100的ANA,10mg/kg组小鼠则从第4周开始出现1:100的ANA,而且polyI:C组小鼠均从注射第8周开始出现滴度为1:10000的高滴度ANA;血清AMA检测发现,对照组AMA均为阴性,5mg/kg组随着注射时间延长阳性率逐渐增加,16周达到80%并保持不变,10mg/kg组小鼠在注射后的第4周AMA阳性率即达到80%,但是随着注射时间延长AMA阳性率却出现下降,第12周降至20%并保持不变。AMA抗体滴度:5mg/kg组高滴度抗体的小鼠数量随药物注射逐渐增加,而10mg/kg组则呈现下降趋势。 肝组织H.E染色并对浸润细胞数大于50的汇管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百分率表示,发现5mg/kg组小鼠浸润的汇管区数量逐渐增加至第16周,16周与20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0mg/kg组第12周即达到稳定水平,与16周和20周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阴性对照组小鼠肝脏汇管区均未发现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对肾脏、胃、大脑、小肠和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显微镜观察均未发现炎症反应;polyI:C组小鼠的血清ALP水平随着药物注射逐渐增加,5mg/kg组和10mg/kg组ALP水平均60U/L,而阴性对照组则在60U/L以下,且随着时间的变化无明显改变,5mg/kg组和10mg/kg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2免疫组小鼠未出现汇管区炎症改变及血清AKP变化。各组小鼠的外周血CD4+、CD8+ T细胞分布比例各组之间没有出现显著差异(P0.05),同时各组内也没有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polyI:C 5mg/kg剂量注射得到的模型符合PBC实验室诊断指标,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可用于后续研究。 第三部分PBC模型中细胞增殖及活化诱导凋亡研究体内T细胞活化诱导凋亡(activation induced cell death, AICD)是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维持外周免疫耐受的重要机制,效应性T细胞AICD缺陷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研究表明在PBC患者的汇管区存在着大量的Th细胞,尤以Th1细胞为主。 本部分我们以polyI:C 5mg/kg剂量注射C57小鼠重新建立PBC小鼠模型,16周后分离淋巴细胞并以磁珠纯化获得肝脏、脾脏CD4+T细胞,以M2蛋白及ConA结合anti-CD3刺激细胞增殖及活化后凋亡实验,并对凋亡相关基因及信号蛋白FLIP、caspase-8进行检测。此外,为了了解M2蛋白是否对T细胞功能产生影响,我们按照第二部分的方法同时注射M2抗原。结果发现:1)M2蛋白刺激后,空白对照组、PBS组、M2蛋白组之间的细胞增殖能力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PBC组小鼠细胞增殖能力与以上三组相比显著增强,且PBC小鼠肝内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强于脾淋巴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空白组、PBS组、M2蛋白组AIC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这三组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高于PBC组的脾脏和肝脏CD4+T细胞(p0.001)。比较PBC组小鼠的肝脏和脾脏CD4+ T细胞凋亡结果表明,肝脏CD4+ T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低于脾脏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模型组小鼠肝脾淋巴细胞FasL基因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而两组小鼠淋巴细胞Fas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TRAIL在模型组小鼠肝脾淋巴细胞中的表达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P0.01);4)模型组caspase-8表达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而FLIPL表达则明显升高,大部分在升高5倍以上,且肝脏中CD4+ T淋巴细胞FLIPL表达高于脾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以上结果说明,PBC组小鼠体内存在大量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且肝内居多;CD4+T淋巴细胞的抗凋亡能力增强使得PBC小鼠模型淋巴细胞AICD明显降低,最终导致外周免疫耐受平衡被破坏;FLIPL的表达增高可能是AICD受到抑制的重要原因并参与汇管区炎症反应,同时FasL和TRAIL mRNA表达降低可能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四部分重建外周免疫耐受抑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根治手段,只能针对患者出现瘙痒、骨质疏松、高脂血症、门脉高压等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而对于晚期患者肝脏移植则是最佳治疗措施。因此,从免疫学角度出发寻找更为有效的根治手段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将M2蛋白与新生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及交联剂ECDI共培养,形成抗原负载的淋巴细胞,随后通过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诱导免疫系统对PBC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同时注射polyI:C诱导PBC病变,对照组注射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共培养的脾细胞,16周后观察小鼠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分析重建PBC小鼠外周免疫耐受是否能够有效的阻止病变产生或缓解病程。 结果发现:1)AMA:免疫耐受组与BSA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相比阳性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 P=0.003);BSA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74);2)免疫耐受组、BSA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的AKP水平分别为80.5±9.8U/L、93.8±15.7U/L、92.5±17.7U/L;其中BSA组和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而免疫耐受组低于BSA组(P=0.0095)和模型对照组(P=0.029);3)免疫耐受组、BSA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的胆管阳性浸润率分别为:42.67±12.3%、57.07±11.35%、51.53±9.96%;其中免疫耐受组阳性浸润率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同时显著低于BSA对照组(P=0.0024),而且BSA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 综上,本研究以M2抗原在体外与初始状淋巴细胞相互作用后,经尾静脉注射小鼠诱导外周免疫耐受,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PBC小鼠的病变程度,为今后进一步研究PBC的免疫治疗提供思路。
【图文】: 时的菌体总蛋白;b:IPTG 诱导 4 小时后菌体总培养基的确定时溶氧开始下降,表明起始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消原可用葡萄糖或甘油,但在我们的发酵过程中电达量明显低于以甘油为碳原时(图 2)。补料方又有恒速补料和指数补料两种,我们使用蠕动泵料尤其是糖已经消耗完毕,所以开始补料速度应之后速度降为 1.5ml/min 直到补料结束。
的菌体总蛋白;b:IPTG 诱导 4 小时后菌体总养基的确定时溶氧开始下降,表明起始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消原可用葡萄糖或甘油,但在我们的发酵过程中电达量明显低于以甘油为碳原时(图 2)。补料方又有恒速补料和指数补料两种,我们使用蠕动泵料尤其是糖已经消耗完毕,所以开始补料速度应后速度降为 1.5ml/min 直到补料结束。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光弼;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前瞻性研究[J];肝脏;2002年03期
2 段雪飞,周丽雅,刘庄,赫嵘;7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治经验[J];医师进修杂志;2005年05期
3 史旭华,张奉春;抗线粒体抗体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年08期
4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IgG_3[J];广东医学;1983年10期
5 廖国祥;用蛋白质抗原检测肝硬化病人的自身抗体[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1990年05期
6 刘秋香;朴云峰;;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8年02期
7 陈俊飞;衣展华;曹济生;;3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年05期
8 冯秀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6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01期
9 屠小卿,朱烨,徐玲玲,耿红莲,周琳,刘海英,顾鹏飞,范列英,仲人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85例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分析[J];检验医学;2005年06期
10 邹国辉;俞力军;左新年;程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1例临床病例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廷旺;邓安梅;朱烨;吴传勇;周晔;陈燕;陈波;谷明莉;仲人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2 周淑芬;刘树业;;13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自身抗体特征及临床分析[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郭新会;陈义森;张天舸;;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与实验室研究[A];2002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4 贾继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A];2002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冯雪;李永哲;张洋;包书萌;佟大伟;张蜀澜;胡朝军;;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抗线粒体抗体亚型检测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6 赵臣;李永哲;夏薇;胡朝军;刘定华;佟大伟;张蜀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共刺激分子B7-H4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7 蒋健;何淼;;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A];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8 李沛秋;王宣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溃疡结肠炎一例[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陈军;陈燕;陈波;周晔;谷明莉;林艳;邓安梅;仲人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补体水平相关性分析[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10 王静;陆伟;胡东胜;岳晓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特点分析[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 主任医师 王振坤;莫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误为肝炎[N];家庭医生报;2003年
2 王 星;中西医结合诊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中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满意[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程云;特殊肝病———PBC[N];大众卫生报;2004年
5 程云;诊治这种肝病贵在早[N];健康报;2003年
6 消化科副主任医师 熊锋宝整理;淤胆性肝炎是怎么加回事[N];家庭医生报;2004年
7 程树元;谁在左右你的免疫力[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 教授 罗学宏;莫把AIH误当病毒性肝炎[N];医药经济报;2009年
9 徐蜀远;熊去氧胆酸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上)[N];中国医药报;2001年
10 刘文山;环孢素A治疗非血液病[N];中国医药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小华;人源M2三联体靶抗原的克隆表达及其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2 蒋廷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免疫耐受相关机制探讨[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3 刘海英;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4 周运恒;SOCS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5 唐敏;TAK1/JNK和TAK1/p38信号通路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意义及姜黄对其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6 张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CD4~+CD25~+免疫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7 赵素贤;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临床病理特点及LPS在其发病中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8 赵鹏;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比较蛋白质组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9 杨再兴;TLR4介导线粒体M2蛋白致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10 潘盈;PBC小鼠模型中调节T细胞相关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慧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2 任慧琼;7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3 丘灿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7例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4 陈芳;4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5 刘秋香;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8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6 柳婧美;中国人群PBC家系成员的发病情况及机制初探[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7 赵军;PDC-E2的纯化、活性鉴定及中国北方人群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HLA易感基因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8 季慧范;PBC患者临床观察及UDCA治疗随访[D];吉林大学;2006年
9 朱丽;4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10 邓垂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抗线粒体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间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
本文编号:
253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