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6 22:44
【摘要】:目的:探讨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过程。方法:采用原代组织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h UC-MSC,流式细胞术鉴定h UC-MSC表面标志物。不同剂量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诱导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3型β微管蛋白(β-tubulin-Ⅲ)、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孤束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β-tubulin-Ⅲ的蛋白表达。结果:h UC-MSC高表达CD29、CD44、CD105,极低表达CD14、CD34、CD45、HLA-DR。诱导后部分h UC-MSC分化为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并且β-tubulin-Ⅲ、MAP2基因表达经诱导后显著上调。Nurr1 m RNA仅在高剂量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组显著上调。不同剂量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组均有部分细胞表达β-tubulin-Ⅲ,对照组几乎不表达。结论:虎杖苷能够诱导h UC-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且存在剂量依赖性,为h UC-MSC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图文】:

虎杖苷,生长因子,低剂量,细胞


286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5年1月第30卷第1期CJTCMP,January2015,Vol.30,No.1(4.79%),见图2。其中CD29、CD44、CD105是基质细胞相关表面标记,HLA-DR是人类白细胞抗原,CD34和CD45是造空干细胞标志物。AAB图1hUC-MSC细胞形态观察(×100)注:A.原代培养4周的hUC-MSC;B.培养的第3代hUC-MSC。图2hUC-MSC表面标志物鉴定3.hUC-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诱导分化3.1形态学观察诱导14d,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诱导组可见大部分细胞呈现神经元样细胞形态改变,胞质向核收缩,胞体变圆变亮,折光性增强,突起变细增多,末端出现分叉(图3A-图3B)。生长因子诱导组仅见少量细胞立体感增强的细胞,呈简单的双极,细胞密度高于加入虎杖苷诱导的两组细胞(图3C),对照组形态学未见明显改变(图3D)。图3hUC-MSC诱导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200)注:A.低剂量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诱导组;B.高剂量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诱导组;C.生长因子诱导组;D.对照组。CDAB3.2定量PCR鉴定分化细胞见图4。与对照组比较,hUC-MSC经诱导后,β-tubulin-ⅢmRNA的表达在高剂量和低剂量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组分别上调了7.44倍和7.98倍(P<0.05),在单纯生长因子诱导组上调了2.22倍(P<0.05),且联合使用虎杖苷后β-tubulin-Ⅲ的表达较单纯生长因子诱导显著增加(P<0.05)。MAP2基因表达在高剂量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组增加了18.14倍(P<0.05),在低剂量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组增加了6.68倍(P<0.05),在单纯生长因子诱导组增加了6.20倍(P<0.05)。与生长因子诱导组比较,Nurr1mRNA在高剂量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组显著上调,为对照组的2.37倍(P<0.05)。3.3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分化细胞β-tubulin-Ⅲ主要定位于胞浆。低剂量和高剂量虎杖苷联合生长

定向诱导分化,向神经,表面标志,虎杖苷


286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5年1月第30卷第1期CJTCMP,January2015,Vol.30,No.1(4.79%),见图2。其中CD29、CD44、CD105是基质细胞相关表面标记,HLA-DR是人类白细胞抗原,CD34和CD45是造空干细胞标志物。AAB图1hUC-MSC细胞形态观察(×100)注:A.原代培养4周的hUC-MSC;B.培养的第3代hUC-MSC。图2hUC-MSC表面标志物鉴定3.hUC-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诱导分化3.1形态学观察诱导14d,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诱导组可见大部分细胞呈现神经元样细胞形态改变,胞质向核收缩,胞体变圆变亮,折光性增强,突起变细增多,末端出现分叉(图3A-图3B)。生长因子诱导组仅见少量细胞立体感增强的细胞,呈简单的双极,细胞密度高于加入虎杖苷诱导的两组细胞(图3C),对照组形态学未见明显改变(图3D)。图3hUC-MSC诱导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200)注:A.低剂量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诱导组;B.高剂量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诱导组;C.生长因子诱导组;D.对照组。CDAB3.2定量PCR鉴定分化细胞见图4。与对照组比较,hUC-MSC经诱导后,β-tubulin-ⅢmRNA的表达在高剂量和低剂量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组分别上调了7.44倍和7.98倍(P<0.05),在单纯生长因子诱导组上调了2.22倍(P<0.05),且联合使用虎杖苷后β-tubulin-Ⅲ的表达较单纯生长因子诱导显著增加(P<0.05)。MAP2基因表达在高剂量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组增加了18.14倍(P<0.05),在低剂量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组增加了6.68倍(P<0.05),,在单纯生长因子诱导组增加了6.20倍(P<0.05)。与生长因子诱导组比较,Nurr1mRNA在高剂量虎杖苷联合生长因子组显著上调,为对照组的2.37倍(P<0.05)。3.3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分化细胞β-tubulin-Ⅲ主要定位于胞浆。低剂量和高剂量虎杖苷联合生长
【作者单位】: 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省安吉县人民医院;
【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No.2011ZA104) 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811010707) 嘉兴科技局项目(No.2012AY1071-2)~~
【分类号】:R3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进;张进;徐志伟;;菟丝子含药血清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效应及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4期

2 项鹏,夏文杰,王连荣,陈振光,张丽蓉,张秀明,李艳,李树浓;丹参注射液诱导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德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和应用[J];安徽医学;2003年04期

2 侯艺鑫;杨志云;王宪波;;中医药对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10年12期

3 侯艺鑫;杨志云;王宪波;;解毒凉血方对肝卵圆细胞向成熟肝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和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8期

4 张林;康蓓蓓;李然;范颖;;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的方药研究思路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8期

5 鄂艳;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6 林治平;曾荣;胡资兵;林颢;;Wnt信号通路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分化[J];广东医学;2011年08期

7 马刘红;程欣;徐建兵;罗焕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年10期

8 钟敏,魏林林,叶兵;中风1号汤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影响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05年03期

9 张自强;张虎林;张晓刚;;骨碎补及其有效成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8年12期

10 李盛华;郭平德;;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与进展[J];甘肃中医;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盛华;郭平德;;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与进展[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夏文杰;付涌水;江朝富;汪传喜;罗广平;郑优荣;项鹏;;成人骨髓来源的间质干细胞基本生物学特性的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建生;刘敬霞;;干细胞移植存在的问题及中医药作用的优势[A];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神经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6年

4 袁肇凯;黄献平;简维雄;孙贵香;张月娟;孙安会;夏世靖;;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动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大鼠梗死心肌的实验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全国诊断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光感受器样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2 孙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3 陈彦;临床常用移植保存介质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与体内治疗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4 张晓文;参三七皂甙Rb_1、Rg_1预适应对AngⅡ致肥厚心肌细胞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Rg_1对5-AZ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细胞转化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5 赵宗茂;RANKL对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6 郭建文;急性脑出血治疗的时间窗及中风醒脑口服液干预的临床和细胞培养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陈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分化潜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陈润良;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工程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庞希宁;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10 尹明;地黄低聚糖对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效应和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留东;Caveolin-1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0年

2 胡博;混合培养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HIBD新生大鼠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杜盛阳;黄芪联合生长因子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刘云云;川芎嗪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信号转导机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5 郭超;组织诱导性神经导管的构建与功能评价[D];兰州大学;2010年

6 张伟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COPD大鼠肺泡壁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陈文超;大鼠脑组织匀浆对其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李玉冰;丹参酮Ⅱa、川芎嗪联合体外诱导B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周志刚;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成类神经元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嵇玲瑛;部位、年龄对hBMSCs活性的影响及倍半萜促hBMSCs成软骨分化的临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友新;郑良朴;陈智能;杨连梓;;糖尿病模型大鼠强骨宝方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IL-6、TNF-α及AGEs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10期

2 徐红;杨汝春;洪华;朱晓玲;王军;;中药含药血清对尿酸盐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11期

3 师晶丽;赵永华;吴伟康;;补肾壮骨胶囊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骨保护素mRNA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04期

4 张进;徐志伟;陈群;丁富平;;干细胞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先天之精学说(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7期

5 张进,徐志伟;补肾法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方向分化研究[J];现代医院;2004年09期

6 陈凯佳;刘小斌;邱仕君;周健洪;;强肌健力口服液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02期

7 王力;吴鑫;卢新政;季鹏;王俊宏;侯麦花;张晓文;;人参皂苷Rg1对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影响的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年11期

8 吴俊芳,王洁,张均田;总丹酚酸对小鼠脑缺氧的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1999年04期

9 项鹏,夏文杰,张丽蓉,陈振光,张秀明,李艳,李树浓;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05期

10 刘改珍;肖传实;;干细胞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龙涛;吴敏;张文高;郑广娟;殷镜海;刘美霞;王姗姗;;虎杖苷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干预研究[J];北京中医药;2009年03期

2 张建军;付建武;徐峻;;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虎杖提取工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年06期

3 冯雷;虎杖研究新进展[J];医药论坛杂志;2003年09期

4 林芸竹;龚涛;张志荣;;复方虎杖降脂胶囊中虎杖的鉴别和虎杖苷的含量测定[J];华西药学杂志;2005年06期

5 李世学;刘建利;张楠;崔哲;;处理方法对虎杖不同部位白藜芦醇和虎杖苷量的影响[J];中草药;2009年03期

6 李均;李莹莹;;虎杖及其有效成分虎杖苷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环球中医药;2010年04期

7 王萌;李志超;王剑波;;虎杖苷对低氧所致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西北药学杂志;2011年03期

8 廖文;李明;;虎杖效用古今比对及机理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2期

9 张文婷;黄琴伟;向智敏;程维明;;大鼠肠道菌对虎杖苷的生物转化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2年08期

10 张明;鞠楷;孙琴;范开华;于波涛;;西南5个产区虎杖中虎杖苷和白藜芦醇含量比较[J];中国药房;2012年3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梅芬;王秉钧;林晓凯;黄淑贤;张守尧;;微乳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虎杖中3种成分含量[A];广东省药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卞徽宁;宋瑞;赵克森;;虎杖苷对烧伤创面微循环改变的影响[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微循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邱光清;李美珠;陈小娟;许连好;陈丽娟;;虎杖苷注射液致溶血与变态反应及刺激性实验[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于树宏;查建蓬;张嫡群;;虎杖组织培养物中自藜芦醇和虎杖苷的代谢调控研究[A];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刘德茂;;HPLC法测定降酶片虎杖中白藜芦醇和虎杖苷的含量[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6 廖国平;贺帅;张忠义;;均匀设计法优化超高压提取虎杖中虎杖苷和白藜芦醇[A];2010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宋瑞;卞徽宁;黄绪亮;赵克森;;虎杖苷保护平滑肌线粒体损伤和防治休克低血管反应的可能性[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微循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金春兰;赵清;黄海潇;朱佐江;;内毒素抑制心肌细胞β受体功能及虎杖苷的治疗作用[A];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第五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刘华;刘铭;张国平;杨洁红;张宇燕;万海同;;虎杖苷对大鼠脑出血性损伤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动态变化的影响[A];庆祝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粹2011[C];2011年

10 王洛临;张素中;成冲;;舒心胶囊中虎杖提取工艺研究[A];全国中药标准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王世彪 何继红;虎杖擅疗传染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2 郑文;“虎杖苷注射液”获准进入临床试验[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张虹邋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虎杖在慢性骨髓炎中的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记者 黄炎;海王 四创新项目引起广泛关注[N];深圳商报;2006年

5 洪宾;海王自主研发实现重大突破[N];深圳商报;2006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陈妍妍;五个交易日涨逾50% 海王生物受益新药研发[N];证券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霖;虎杖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2 马云桐;虎杖的资源、品质与药效的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张玉松;虎杖苷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4 马培;虎杖生药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5 张文婷;虎杖质量控制方法与相关成分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6 于树宏;虎杖组织培养物中白藜芦醇和虎杖苷的代谢调控、生物转化及其提取液抗肿瘤活性筛选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7 王兴民;线粒体损伤在重症休克中作用及虎杖苷治疗[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8 邓建新;正常与疾病心脏兴奋—收缩偶联调节机制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9 朱立贤;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和蒽醌化合物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10 秦俭;ADMA致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障碍的机理及虎杖的干预[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衣洪福;虎杖的质量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2 黄珏;虎杖苷对脂多糖诱导的人单核细胞迁移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3 高守红;虎杖苷的体内分析及其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4 张煜;虎杖及其培养物中芪类和蒽醌类化合物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5 袁美春;虎杖苷抗过敏性哮喘的作用及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6 王君;虎杖苷对大鼠急性脑出血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俸灵林;虎杖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8 刘丹;虎杖有效部位及其片剂制备工艺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9 田天丽;微生物发酵转化虎杖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裴莲花;虎杖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36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536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0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