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野百合碱致肺动脉高压大鼠的TRPC1介导肺动脉收缩的时间曲线和TRPV4介导效应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08 05:27
【摘要】: 目的:研究规范性瞬时感受器电位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nonical subfamily member 1,TRPC1)和香草酸相关的瞬时感受器电位亚型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vanilloid related subfamily member 4,TRPV4)在野百合碱诱发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上对肺动脉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 方法:SD大鼠以2 %MCT按照60 mg/kg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MCT诱导的大鼠慢性肺动脉高压模型,测定以下指标:①平均右心室内压(mean right ventricular pressure,mRVP);②右心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 RVSP)③体循环动脉压(systemic arterial pressure,SAP)④右心室重量指数(RVMI=左心室右重心量室(重LV量) +(室RV间)隔(S)×100%);⑤HE染色观察肺动脉结构重建,分别计算直径为50~100μm和101~150μm的肺内小动脉管腔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A)与动脉总面积(total area,TA)的比值,以及肺内小动脉管壁厚度(wall,W)与动脉半径(radius,R)的比值;⑥环匹阿尼酸(cyclopiazonic acid, CPA)诱导离体肺动脉环(PAs)收缩效应的时间曲线;⑦TRPV4激动剂4α-佛波醇-12,13-二癸酸(4α-phorbol 12, 13-didecanoate,4α-PDD)诱导离体肺动脉环张力的量效曲线;⑧4α-PDD诱导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 PASMCs)胞浆游离Ca2+浓度([Ca2+]i)反应。 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CON组)相比,MCT组的mRVP、RVSP和RVMI均明显增高(P0.01);②MCT组HE染色可见肺小动脉平滑肌层明显增厚,管腔减小。不同直径的肺内小动脉管腔面积与动脉总面积的比值,以及肺内小动脉管壁厚度与动脉半径的比值与CON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MCT组,环匹阿尼酸(CPA)引起的肺动脉环收缩效应也显著增强(P0.01),其时间曲线表现为MCT预处理第3d时,肺动脉环的收缩效应即较CON组增强了约1.5倍(P0.01),至第5d时的收缩效应继续升高至CON组的5倍(P0.01),随后维持在较高水平,至MCT组第14d时达最大值约为CON组的7倍(P0.01),第21d时仍维持约为CON组的7.5倍水平(P0.01)。④MCT组,4α-PDD可引起肺动脉环呈剂量依赖性舒张作用(1 nmol/L~3μmol/L),且在浓度为1μmol/L和3μmol/L时,舒张作用分别为-9.12%±1.58% (P0.01)和-10.08%±1.61%(P0.01)。⑤1μmol/L的4α-PDD可引起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Fluo-3荧光信号比值(ratio)则由CON组0.53±0.21显著升高至MCT组的1.69±0.96(P0.05)。 结论:①MCT预处理3w,可诱导SD大鼠产生肺动脉高压,并诱发肺血管及右心室重构。且在肺动脉高压的病理情况下,不同管径动脉的中膜平滑肌细胞是呈均匀增生、增厚的;②在MCT预处理1w内,即显著增强了TRPC1/SOCC所介导的血管收缩功能;③MCT预处理3w,可增强4α-PDD/TRPV4诱发肺动脉环呈剂量依赖性舒张作用,但4α-PDD/TRPV4引起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Ca2+]i显著升高。 本研究为TRPC1/TRPV4做为将来治疗肺动脉高压相关疾病的靶目标提供病理生理学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3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程;;波生坦可用于治疗早期肺动脉高压[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8年08期

2 常菁;;希爱力可治疗肺动脉高压[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9年03期

3 荆志成;;攻克“肺动脉高压”的长征之路[J];前进论坛;2011年09期

4 王传博;李泽庚;彭波;童佳兵;杨程;;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研究概况[J];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10期

5 张玲玉;叶鹏;;微小RNA-204在人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年07期

6 张红梅;柳茵;;肺动脉高压与脑钠肽相关性的探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7 谢利剑;李锦康;沈捷;肖婷婷;李晓艳;黄敏;;打鼾 气促 发绀[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年07期

8 袁志敏;;C-反应蛋白与肺动脉高压间关系[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9 郭亚娟;张玉顺;马爱群;;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治进展[J];陕西医学杂志;2011年07期

10 孟晓敏;陈会娟;;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解卫平;崔文玉;龙超良;胡刚;汪海;;埃他卡林对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刘荣清;;系统性红斑狼疮肺动脉高压50例临床分析[A];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3 刘坤申;刘超;籍振国;刘刚;;肺动脉高压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4 于慧敏;初洁秋;;雷诺现象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王良兴;杨中卫;;PPAR-γ在COPD所致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表达变化[A];2008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何志旭;汪浩文;严虎;尚峰;;VEGF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实验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7 李慕洁;;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术后护理[A];2008年中国岭南护理学术讲坛论文集[C];2008年

8 吴卫华;胡长平;李元建;;MicroRNA-130a在肺动脉高压血管重构中的作用[A];传承与发展,创湖南省生理科学事业的新高——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9 姚允泰;李立环;;肺动脉高压患者行心脏手术的围术期处理[A];2008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刘斌;张洪峰;张一帅;张洁洁;李廷波;彭军;;BTM-0512抗肺动脉高压心血管重构的作用及机制[A];中南地区第八届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丽;西地那非可治疗肺动脉高压[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万艾可有望治疗肺动脉高压[N];医药经济报;2004年

3 许延庆 记者 韩雪;北方肺动脉高压峰会论坛举行[N];黑龙江日报;2010年

4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教授 陆慰萱 秦岭整理;肺动脉高压诊治五误区[N];健康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慕欣;《2010年中国肺动脉高压专家共识》将发布[N];医药经济报;2010年

6 麦容;安立生坦为肺动脉高压治疗提供新选择[N];中国医药报;2011年

7 伊遥 编译;肺动脉高压药物研发竞争激烈[N];中国医药报;2011年

8 伊遥;肺动脉高压药全球临床试验布局[N];医药经济报;2011年

9 ;首个口服肺动脉高压药获准[N];医药经济报;2001年

10 吴刘佳;通过调节信号通路可抑制低氧肺动脉高压[N];中国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洪亮;肺动脉高压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2 曾伟杰;肺动脉高压临床治疗与预后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3 卢献灵;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4 泮思林;三氧化二砷联合自体内皮前体细胞移植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5 孙云娟;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与预后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6 张雅娟;动脉调转术围术期危险因素分析及波生坦治疗术后肺动脉高压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7 徐雪峰;宫内不同环境诱导肺动脉高压内皮细胞的表观调控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何兵;药物治疗肺动脉高压随机对照实验的Meta分析[D];武汉大学;2011年

9 文宏;双氢青蒿素对肺动脉高压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赵科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模型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对ET-1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娜;野百合碱致肺动脉高压大鼠的TRPC1介导肺动脉收缩的时间曲线和TRPV4介导效应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2 任建立;体外循环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婴幼儿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蔡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核细胞Rho激酶水平测定[D];中南大学;2011年

4 苏梦亚;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疾病的诊疗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5 何_g;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探讨正常和肺动脉高压小儿肺动脉瓣环运动特征[D];浙江大学;2010年

6 关英霞;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7 周松林;左旋精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8 王黎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9 王海雄;血清内皮抑素水平与先心病肺动脉压关系的探讨[D];中南大学;2010年

10 真娟;西地那非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25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46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546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3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