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可复制型甲病毒颗粒疫苗的制备及其DC靶向化初步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2 12:08
【摘要】: 近年来,国际上逐步发展起了一种新的基因疫苗载体系统,称为复制型DNA疫苗,克服了常规DNA疫苗免疫力低下、安全方面不能保障的缺陷,同时又保留了DNA疫苗稳定、低成本的优点,因而成为开发治疗性疫苗最好的技术途径之一。 本研究室前期自主开发了基于塞姆利基森林病毒SFV的复制子DNA疫苗载体系统(可复制型DNA疫苗),并用于肿瘤疫苗及乙肝疫苗等新型治疗性基因疫苗的研究。所谓可复制型DNA疫苗,是在RNA复制子疫苗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一种新型DNA疫苗系统。与常规DNA疫苗相比,可复制型DNA疫苗利用RNA复制酶,在细胞中具有自我复制能力,介导RNA复制子在细胞质中进行大量自我复制,因此外源基因可以得到高效表达。同时RNA大量自我复制过程中,产生的双链RNA是强效天然免疫佐剂,使可复制型DNA疫苗免疫效力远远高于常规DNA疫苗,用量可降低到传统DNA疫苗的100倍以下。再有,该疫苗的自我复制、转录表达均发生于细胞质中,最终会诱导被转染细胞凋亡,从而消除了与宿主细胞基因组整合的危险性,大大提高了基因疫苗的安全性。而且,这种疫苗以类似脉冲的形式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能够有效克服免疫耐受。 为了进一步提高复制子DNA疫苗抗原的递送效率和免疫效果,本研究将复制子载体包装成为甲病毒颗粒样疫苗,同时还对所制备颗粒进行DC靶向化改造。病毒颗粒这种疫苗形式,除了具备复制子疫苗的全部优点外,还可以使其包装的复制子DNA免受核酸酶的降解,增强抗原进入细胞的效率,充分发挥病毒样颗粒本身的免疫学特性。同时,通过对这种重组的甲病毒颗粒疫苗进行DC靶向化改造,在体内选择性感染DC细胞,进一步增强DC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加工和递呈功能,从而提高疫苗激发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效果,最终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力。 首先,本研究以基于SFV的含有红绿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复制子DNA表达载体pSCK-EGFP-IRES-dsRED为基础,通过与辅助载体pSHCAR共转染,由pSHCAR提供结构蛋白,制备表达红绿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重组病毒颗粒,并验证其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比较单独pSCK-EGFP-IRES-dsRED质粒和所制备的含有红绿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重组病毒颗粒的表达能力。通过调整共转染时复制子表达载体和辅助载体的比例,并计算病毒滴度,初步摸索甲病毒包装的优化实验条件。通过检测报告基因的表达情况初步可以看出重组病毒颗粒表达效率比单独转染pSCK-EGFP-IRES-dsRED质粒要高,所制备的重组病毒滴度能够达到6.5×105IU/mL。通过对比在共转染时复制子DNA表达载体和辅助载体的摩尔比为1:1或者是质量比为1:1,经过检测红绿荧光蛋白报告基因,得出的实验结果是:共转染时可复制型DNA表达载体和辅助载体的质量比为1:1时,能得到更高滴度的病毒颗粒。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本室前期构建的HBV复制子DNA疫苗pSCK-HBV-Fc-GPI-IRES-GM/B7进行病毒样颗粒化包装研究。将pSCK-HBV-Fc-GPI-IRES-GM/B7质粒与辅助载体共转染BHK21细胞,收集细胞培养上清,制备HBV复制子病毒颗粒疫苗,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检测HBV复制子病毒颗粒疫苗的表达能力。初步结果可以看出,HBV复制子病毒颗粒疫苗能够在细胞中表达,经病毒滴度测定,制备的重组病毒滴度达到1.5×105 IU /mL。 然后,我们借鉴国外的最新研究,以基于SFV(塞姆利基森林病毒)的可复制型病毒颗粒疫苗为基础,对其进行DCs靶向化研究。主要工作就是对基于SFV的辅助载体pSHCAR进行DC靶向化改造,使其辅助包装的病毒颗粒能特异性地结合DC表面分子DC-SIGN,从而实现病毒颗粒疫苗对DC细胞的特异性感染,进一步提高抗原递呈效率。最后对改造后的辅助载体进行表达和包装能力的初步验证。初步结果证实:改造后的辅助载体pSHCART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通过RT-PCR检测手段证明改造后的辅助载体具有包装并形成病毒的能力,并且通过与复制子表达载体共转染能提高复制子表达载体的表达率。 为了进行重组甲病毒颗粒体外DC靶向化实验研究,本实验还构建了能够稳定表达DC-SIGN分子的BHK21细胞系。通过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neo-DC-SIGN,将重组质粒转染BHK21细胞,以G418进行阳性克隆的筛选,通过有限稀释法筛选出稳定表达DC-SIGN分子的BHK21细胞系,利用流式细胞仪、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法检测DC-SIGN分子的表达,最终成功构建了能稳定表达人DC-SIGN分子的BHK21细胞系,为接下来DC靶向化重组甲病毒颗粒体外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该DC靶向可复制型甲病毒颗粒疫苗载体系统的最终研究成功,将在“颗粒化、内源化、高效化、靶向化”递呈抗原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其应用价值和潜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图文】:

重组病毒,流式细胞仪,甲病毒,细胞


第一部分 基于可复制型甲病毒颗粒的 HBV 疫苗制备2 含有报告基因的重组病毒感染细胞后的流式细胞仪及免疫荧光分析结果重组病毒感染 24h 后的 BHK21 细胞,pSCK-EGFP-IRES-dsRED 表达红绿荧光蛋白报告基因,收集细胞直接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流式检测后将细胞滴片进行免疫荧光检测,重组病毒的表达效率为 28.03%,参见图 1.2 所示。

重组病毒,滴度


一部分 基于可复制型甲病毒颗粒的 HBV 疫苗重组病毒滴度的初步确定和重组病毒不同条件下生产的效率1 重组病毒滴度的测定结果为了测得所制备的重组病毒的滴度,根据红绿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计数法进度测定,初步确定制备的重组病毒的滴度。经过计算不同比例稀释的重组病清感染细胞后的表达效率,重组病毒共表达红绿荧光蛋白的效率分别.03%、11.42%和 1.19%,,分别计算病毒的滴度,然后取其平均值,计算出所的表达红绿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病毒滴度为 6.5×105IU/mL。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昌祥,吕群,项维;中华大蟾蜍染色体分带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研究[J];遗传学报;1983年04期

2 王松;唐红;何芳;刘丽;黄飞骏;周陶友;赵连三;;肝富集转录因子在HBV基因转录与复制中的作用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1期

3 孔祥平;吴庆洲;罗显荣;胡莲美;李秀梅;易学瑞;佟明华;周军辉;刘光泽;;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遗传稳定性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8年05期

4 侯全玲;唐红;何芳;刘丽;刘凤君;程星;何小燕;韩红霞;黄飞骏;;乙肝病毒X蛋白增强小鼠体内HBV的转录及复制[J];四川医学;2008年06期

5 阴晴,邵启祥,王金湖;DC的分化和Th1、Th2细胞的诱导[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1期

6 左建民,徐葛林;用自身复制型RNA疫苗治疗癌症[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0年06期

7 刘广贤,宋三泰,胡小电,江泽飞,艾辉胜,张婧,林丽,余长林;自身肿瘤抗原冲击的树突状细胞对肿瘤患者细胞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9年03期

8 ;复制型HBV(adr)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J];肿瘤;1994年03期

9 ;复制型HBV(adr)转基因小鼠G_2、G_3代血清中HBV的表达──电镜检测[J];肿瘤;1995年05期

10 李浩威,段连宁;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机理[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萍;朱家鸿;阮力;;以非复制型痘苗病毒为载体构建基因工程狂犬病疫苗的实验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刘芳;李婕;胡振林;张俊平;;苦参碱类生物碱对DC成熟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抗炎免疫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王强;彭毅志;;小鼠骨髓不成熟DC的体外扩增及鉴定[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汤正好;余永胜;江红;奚敏;臧国庆;;非复制型腺病毒介导抗HBc ScFv细胞内表达和鉴定[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汤正好;余永胜;江红;奚敏;臧国庆;;非复制型腺病毒介导抗HBc ScFv细胞内表达和鉴定[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宋淑霞;常立甲;魏林;;顺铂联合DC疫苗对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观察[A];河北省免疫学会第六次免疫学大会资料汇编[C];2010年

7 杨莉;侯军良;刘玉珍;高会霞;戴二黑;;DC疫苗调节慢乙肝患者CIK细胞相关[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程茜;聂晶;;双歧杆菌及其WPG对脐血来源DC分化成熟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儿科微生态学学术会议暨儿科微生态学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9 尤长宣;苏瑾;石敏;吕成伟;刘勇;Paul L Hermonat;罗荣城;;rAAV/HCV核心抗原基因转染DC的免疫功能研究[A];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10 王莹;综述;雷霆;牛洪泉;万峰;审校;;脑胶质瘤干细胞与DC介导的抗胶质瘤免疫治疗[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首席记者 胡军;可更换镜头DC提升摄影乐趣[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2 朱堂全;复制型经济[N];计算机世界;2002年

3 记者李明德;青海焙烤业由复制型走向开发型[N];中国食品报;2011年

4 本报首席记者 胡军;2009年DC市场:拿什么温暖消费者信心[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5 雪儿;六大维度 构建新一代金融DC[N];亚太经济时报;2009年

6 新华;DC入门单反市场再掀风暴[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7 本报首席记者 胡军;2009年DC市场看点多[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8 电脑商报记者 祁萌;海南DC:卖场也要走出去[N];电脑商报;2008年

9 记者 张银炎;国产DC-Ⅲ型数控自动操舵仪问世[N];中国船舶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岳纲举;DC像素数字游戏或将终结[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绍武;DC优化的凸近似方法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张亮;新型可复制型抗肿瘤DNA疫苗PSCK-2PFcGB的抑瘤活性及免疫学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3 王群;乏氧及CD137通路对DC功能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9年

4 易拓;肿瘤细胞/糖脂类复合物联合TLR配体对小鼠NKT细胞和DC功能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2年

5 赵飞兰;肝癌相关抗原KINECTIN基因的重组、表达及其致敏DC抗肝癌活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6 童静;微环境酸化通过ASICs调控DC功能[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屈朔瑶;Der p2重组BCG疫苗调控哮喘小鼠DC表型及功能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8 王华;HSP65-HBV多表位融合蛋白乙肝治疗性疫苗的研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卫积书;MUC4多表位嵌合疫苗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体外杀伤功能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10 钟继新;Jak2信号缺陷可选择性抑制DC而对LPS所致内毒素性休克产生保护[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宇;可复制型甲病毒颗粒疫苗的制备及其DC靶向化初步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2 熊先锋;DC级木糖醇制备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年

3 苏再文;县级综合性公立DC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曲海霞;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aries(DC.)Tul.检疫除害处理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t$;基于展望理论的DC型企业年金参与人投资决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梁兰凌;DC房地产集团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李向英;基于DC疫苗的抗原提呈探讨加减理冲汤治疗宫颈癌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李贵苹;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中过继性输注无关第三方耐受型DC对急性GVHD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常立甲;放射治疗联合DC疫苗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10 唐亮;miRNA干扰降低信号调节蛋白α表达提高DC疫苗抗肿瘤活性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48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548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f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