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基于日本脑炎病毒复制子载体系统的疫苗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2 09:25
【摘要】: 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主要在亚洲流行,可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感染后致死率高达30%左右,并有50%的存活者会留下永久性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国际通用的灭活疫苗存在着副作用较大且费用较高的问题,而我国应用的减毒活疫苗未通过国际认证且存在着一定的回复风险,因此对于乙型脑炎疫苗的研究工作依然十分重要。 复制子表达系统是在RNA病毒感染性克隆的基础上删除病毒的结构基因,亚克隆其它外源基因,利用(+)RNA病毒的自主复制特性,转染细胞后表达自身非结构蛋白以及外源蛋白。如果辅以表达病毒结构蛋白的辅助载体共转染细胞,可以重新包装成新的假病毒颗粒。理论上讲,复制子RNA在细胞胞浆内大量扩增,使得外源基因也随之高水平表达,是表达异源基因的良好载体。假病毒颗粒只具有“一次感染能力”,因为其包装的RNA是去除了结构基因的复制子,感染细胞后由于缺乏病毒的结构蛋白,不能够重新包装成为病毒颗粒,不会感染周围细胞,作为疫苗是安全的。近年来,KUNV、TBEV和YFV复制子载体系统已经被报道可以作为发展新型疫苗的潜在的有用的工具。我们希望构建JEV复制子载体系统,并将其开发成为疫苗研究的新平台。 我们在JEV疫苗株SA14-14-2基础上,经过优化构建了一系列复制子载体。分别将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LacZ报告基因插入复制子载体pCMW-2M、pCMW-G2R中。pCMW-2MEG转染BHK-21细胞,24小时后可以观察到EGFP的表达,在转染72小时后更为明显,在转染7天后也能观察到。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EGFP复制子转染BHK-21细胞后有10%左右的阳性率。同样,含Lac Z的复制子转染细胞后也可获得报告基因的表达。进一步为检测复制子的体内功能活性,我们将含Lac Z报告基因的复制子载体直接进行乳鼠脑内注射,结果显示在小鼠脑组织广泛表达Lac Z,阳性信号强,覆盖面积广。这些结果表明了JEV复制子pCMW-2M能够有效地复制并高效表达外源蛋白,为建立JEV复制子载体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建立稳定表达结构蛋白的细胞系是复制子系统用于获得假病毒颗粒的重要环节,细胞系的成功建立能够使收获假病毒颗粒的实验步骤简化,并且获得的病毒量较多,进一步放大培养也成为现实。我们通过实验克服了E蛋白对宿主细胞的毒性,建立了稳定表达JEV结构蛋白的细胞系,可包装复制子产生假病毒颗粒,这是国内外首次关于JEV包装细胞系的报道。 在先期实验中,我们尝试构建表达prM-E蛋白的细胞系,但是由于E蛋白对宿主细胞的毒性大,挑选不到有效表达prM-E蛋白的细胞克隆。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先后进行了真核表达载体的改造、更换表达效率低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在表达基因前添加信号肽序列的载体、构建了改变prM-E基因FURIN切割位点的真核表达载体等工作,但是都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由于整体结构蛋白的完整性对于结构蛋白的翻译后加工有促进作用,添加JEV C基因可能对结构蛋白的表达起稳定作用,并且能进一步促进病毒的包装。因此我们构建了含有完整JEV结构基因的质粒pcJECME,转染BHK-21细胞后挑取细胞克隆,经过ELISA、Westren Blot、IFA的鉴定,最终获得了稳定表达JEV结构蛋白的细胞系,经过100代次以上的培养,仍有50%以上的细胞表达目的蛋白。用复制子载体pCMW-2MLac转染该细胞克隆,Lac Z的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利用复制子系统获得假病毒颗粒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复制子载体和表达结构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敏感细胞;另一种是复制子载体转染稳定表达结构蛋白的细胞系。由于前者操作较为复杂且获得的假病毒滴度较低,我们利用已经构建好的JEV结构蛋白细胞系,包装JEV复制子载体以获得只具有一次感染能力的JEV假病毒颗粒。通过电镜及RT-PCR的方法鉴定了复制子转染包装细胞系后可产生假病毒颗粒,滴度可达到1.6×105 U/ml。将其免疫小鼠后,血清特异性抗E蛋白抗体滴度可达到1:2560,中和抗体滴度可达1:128。可对73%的小鼠保护免受病毒攻击。以上实验结果均表明JEV假病毒颗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由于假病毒颗粒疫苗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我们首次将JEV复制子载体系统用于炭疽疫苗的研究。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是一种能形成芽胞的革兰氏阳性菌,由它感染引起的炭疽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的一种致死性的重大传染病,同时它又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战剂,炭疽疫苗的研究对于生物反恐具有重要的意义。PA是炭疽毒素的三大组分之一,是引起机体免疫应答的最有效的免疫原,单独应用没有毒性,当前应用的疫苗主要成分是PA。将构建好的含炭疽PA4基因的JEV复制子转染包装细胞系,经过制备和纯化可得到病毒滴度为5×105U/ml的假病毒颗粒,免疫小鼠后能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在免疫二次后的抗体滴度为1:1280,进一步验证了JEV复制子载体系统开发研究新型疫苗是可行的。 由于JEV E蛋白可诱导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并对病毒毒力起重要作用,是重要的抗原成份。我们还表达纯化了JEV E蛋白结构域Ⅲ,研究其作为亚单位疫苗预防JEV感染的可能。高效可溶性表达了融合蛋白Trx-JEDⅢ,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的75%。利用纯化的JEDⅢ蛋白免疫新西兰兔,获得了高达1:4×105滴度的抗JEV抗体;免疫BALB/C鼠,获得了1:8×104滴度的抗JEV抗体和1:2×103滴度的抗YFV抗体。免疫小鼠血清的中和抗体可达1:256。实验表明JE DIII蛋白的抗原性及免疫原性较好,有开发研制成亚单位疫苗的潜能。 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稳定的JEV复制子载体系统,可在体内外高效表达EGFP、LacZ报告基因。构建了高效稳定表达结构蛋白的细胞系,包装复制子后可产生1.6×105 U/ml的假病毒颗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并获得了PA-JEV假病毒颗粒,免疫小鼠后可获得特异性抗体。总的来说,我们首次建立了JEV复制子载体系统的技术平台,为今后开发研究多种新型疫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文】:

示意图,日本脑炎病毒,基因组结构,示意图


前 言1 日本脑炎病毒概况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属于黄病毒科(Flaviridae)(flavivirus),与黄热病毒、西尼罗病毒、圣路易斯病毒、默里谷病毒、昆津病一个血清型。可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主要在亚洲流行,感染后致%左右;并有50 %的存活者会留下永久性的神经系统后遗症[1,2]。日本脑炎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10976 bp,病毒基因组R个长的开放读码框架(ORF)[3]。5’端有I 型帽子结构,3’端无多聚腺苷酸(pol病毒颗粒为球形,直径约40nm,有包膜,呈20面体对称结构。病毒颗粒有3 种结M、C)和7种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4-6],为包膜糖蛋白,C为核心蛋白,E蛋白可凝集红细胞,,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粘附NS3蛋白可引发中和抗体。

复制子,载体,甲病毒,方式


不能被包装,故制备的假病毒颗粒感染细胞后,仅能进行一轮复制,而不能繁殖子代,见图 2c。图2 复制子载体及其三种递送方式a 基于RNA的甲病毒复制子载体,b 基于DNA的甲病毒复制子载体,c 共转染制备重组病毒颗粒(RVP)及其感染递送复制子载体。acb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3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亮;阎瑾琦;王越;肖毅;高昆;董金凯;王博;于继云;;可复制型抗肿瘤DNA疫苗PSCK-2PFcGB的构建及体内外表达[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文献推荐[J];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1年02期

3 付钰广;任巧云;罗建勋;殷宏;;西尼罗病毒诊断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年08期

4 高博;贾帅争;彭剑淳;王怡;詹林盛;许金波;;DMRIE-C、Lipofectamine2000和TransMessenger转染HCV RNA效率比较[J];军事医学;2011年07期

5 王会;吴青;施惠娟;;无精子因子AZFc微缺失的相关研究进展[J];生殖与避孕;2011年06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其升;周斌;曹瑞兵;陈溥言;;SPA协同凝集试验检测日本脑炎病毒抗体水平的研究[A];第一届中国养猪生产和疾病控制技术大会——2005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郑其升;杨松;徐学清;张晓勇;曹瑞兵;陈德胜;陈溥言;;日本脑炎病毒SA14-14-2株E基因抗原域Ⅲ的克隆及高效表达[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3 覃重军;;放线菌线型复制子新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A];首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杨仕贵;沃健儿;李敏伟;喻成波;吕国良;曹红翠;鲁海峰;王保红;朱函平;李兰娟;;基于VP22转导蛋白的人禽流感复制子疫苗构建与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研究[A];第二届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仇华吉;金吉东;田志军;周艳君;王云峰;童光志;;NS 2A序列不利于日本脑炎病毒NS1基因的体外表达[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徐丽;张永亮;刘松财;李莉;张英;;GHRP温敏缓释系统及RNA复制子GRF和SS表达载体对动物生长的影响[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贾因棠;魏来;蒋栋;丛旭;费然;;γ-干扰素对HCV复制子的抑制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李莉;杨冬;逄大欣;欧阳松应;欧阳红生;;乙肝病毒RNA复制子疫苗、DNA疫苗的构建及对小鼠免疫效果的比较[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魏建超;宋大伟;郑其升;周斌;曹瑞兵;陈溥言;;日本脑炎病毒E基因抗原域Ⅲ和猪IgGCH3融合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任晓慧;张永亮;刘松财;戴建威;郝林琳;侯峰;章倩倩;吕铁钢;周立光;吴琼;卢可;齐建英;;基于RNA复制子的GHRH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廷兆;地球“发烧”瘟神肆虐(中)[N];中国医药报;2001年

2 畅小琴;无形杀手——电磁污染[N];健康报;2004年

3 大友 编译;日本脑炎流行 台湾猪携有抗体[N];大众科技报;2002年

4 冯彬;运行高效 安全可靠[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5 小雪;蚊子传播的乙脑病毒[N];中国医药报;2004年

6 记者 许琦敏;上海科研“国家队”联手抗击新流感[N];文汇报;2009年

7 岳阳;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 积极开展甲型H1N1流感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9年

8 黄晓燕 译;硝唑尼特可改善慢性丙肝的病毒学应答[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记者 谈琳;国际最新宫颈癌治疗疫苗完成基础研究[N];科技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吴若琪;我国宫颈癌治疗疫苗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医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珊;基于日本脑炎病毒复制子载体系统的疫苗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2 杨仕贵;基于蛋白转导域的人禽流感复制子疫苗的构建和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黄军艳;苏云金芽胞杆菌拟步行甲亚种菌株YBT-1765的质粒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4 赵慧;重要蚊媒黄病毒在IFN-α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5 于学东;登革4型病毒基因组5’端SLB和cHP二级结构对复制和翻译的调控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6 刘忠钰;登革病毒C基因RNA二级结构及编码蛋白在病毒复制中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7 孙玉兰;未知病原和病毒性出血热检测方法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8 任君萍;日本脑炎病毒受体候选分子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9 潘婷婷;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3'末端非编码区结合蛋白调控HCV复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曹明媚;庚型肝炎病毒作为复制型基因治疗载体及小干扰RNA对病毒表达复制抑制作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鹏;新型JEV复制子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炭疽PA的JEV复制型DNA载体的免疫原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2 岳磊;登革病毒复制子反式包装系统的建立[D];暨南大学;2010年

3 苏秀婵;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性克隆及复制子的构建[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唐丽;XJ-160病毒质粒型复制子载体系统的建立及其功能鉴定[D];山东大学;2010年

5 金吉东;日本脑炎病毒NS1基因的分子克隆与高效表达[D];延边大学;2002年

6 李焱;Vero细胞膜上与日本脑炎病毒结合分子的初步筛选[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7 高香翠;构建含有小IRES和报告基因的新型HCV亚基因复制子细胞系[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8 任君萍;噬菌体表达短肽模拟日本脑炎病毒糖蛋白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9 郭艳;HCV 1b型全基因组扩增及序列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10 李世华;乙型脑炎病毒反向遗传学系统的建立及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554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554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a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