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肝脏作为一个天然免疫器官,一方面可以识别病原微生物和毒素,启动免疫应答以清除外来有害异物;另一方面,从小肠中吸收来的大量食物性外来的抗原从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常诱导机体对此类抗原的耐受,出现“门脉耐受”现象。因此,肝脏局部的免疫状态需要非常精细的调节,才能保证在特定的情况下正确选择是启动免疫应答还是诱导免疫耐受。目前发现一种抑制性细胞亚群——髓系衍生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数量的变化与重症肝炎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与正常小鼠相比,在重症肝炎小鼠脾脏、淋巴结和其它多种外周器官包括肝脏和肺中MDSC的数目增多。虽然在感染、创伤、肿瘤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MDSC被证明均参与其中并显著地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但其在重症肝炎小鼠中免疫抑制功能未显示明显增强。值得注意的是肝脏中包含了众多的固有性天然免疫细胞,其中NKT细胞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免疫器官。而且相对于传统的T细胞,NKT细胞能在活化后1-2h内迅速的产生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IL-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有研究发现NKT细胞能通过分泌IL-13来增强MDSC的抑制性活性,同时又发现活化的NKT细胞能促进具有免疫抑制性的MDSC分化成为具有免疫活性的APC。本研究通过给小鼠同时腹腔注射LPS和D-GalN,建立了小鼠重型肝炎模型,从而来探讨MDSC在重症肝炎的发生发展中是否参与重症肝炎的负向免疫调控作用,并研究NKT细胞是否对MDSC具有调节作用及其机制,以及MDSC对NKT细胞调节作用。 小鼠在腹腔注射LPS/D-GalN后出现严重的肝脏损伤,血清中的AST和ALT水平的急剧上升,在6.5h时小鼠开始死亡,7-8h时大量小鼠死亡,到达9h时小鼠的死亡率达到100%。随着暴发性肝炎的进行性发展,MDSC在不同组织,包括了骨髓、脾脏、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逐渐出现积累。同时观察不同亚群MDSC在正常或肝炎小鼠骨髓、脾脏和肝脏中的分布情况,发现单核系MDSC(Ly6G~-Ly6C~(high))在骨髓、脾脏和肝脏中逐渐积累,而粒系MDSC(Ly6G~+Ly6C~(low))在骨髓中减少,但在脾脏和肝脏中出现了积累。 在脾脏和肝脏中出现了积累在炎症部位(脾脏、肝脏)中积累的MDSC较骨髓中的MDSC表达更高水平的炎症性趋化因子如CCR2,CX_3CR1,CXCR2,CD62L等。而且CXCR2的表达与粒系细胞相关,而CCR2和CX_3CR1的表达与单核系细胞相关,所以这些趋化因子受体能诱导骨髓来源的MDSC向炎症部位趋化,并引起不同的MDSC亚群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积累。而且,在炎症部位(脾脏、肝脏)的MDSC较骨髓来源的MDSC表达更高水平的F4/80,MHCⅡ,CD86,CD40和CD11c,以及更低水平的CD31和抑制性作用酶iNOS和Argl,并且其在抑制T细胞增殖和诱导Treg细胞的能力上较骨髓来源的MDSC有所减弱;与此相反的,脾脏和肝脏来源的MDSC产生更高水平的促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IL-12p40和IFN-γ),说明当MDSC在向炎症部位趋化并表现出向成熟髓系细胞分化趋势的同时,其免疫抑制作用降低,并出现促炎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NKT细胞中细胞因子的产生与MDSC中STAT1和STAT6的活化相一致。并且相应的在6h,MDSC在骨髓中分化程度低并维持较高免疫抑制功能;而与此对应的是炎症部位MDSC出现向成熟髓系细胞分化趋势,并且其免疫抑制能力减弱,并出现促炎效应。根据以上结果我们推测炎症部位中出现的具有成熟分化趋势且免疫抑制功能降低的MDSC可能与NKT细胞的活性相关。体外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在炎症部位中具有成熟分化趋势和促炎功能的MDSC的出现与NKT细胞的活化相关:与正常来源的NKT细胞比较,肝炎小鼠骨髓来源的NKT细胞能诱导MDSC产生大量的Argl和iNOS,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MDSC的分化;而肝炎小鼠脾脏和肝脏来源的NKT与正常来源的NKT细胞比较,能抑制MDSC中Argl的产生,并诱导MDSC分泌一些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如IL-12p40;而且相对于无NKT细胞共培养组,与炎症部位来源的NKT共培养的MDSC其抑制T细胞增殖的能力减弱。通过Transwell实验发现NKT细胞促进MDSC的分化成熟主要是通过细胞-细胞间直接接触来发挥作用的。 为了研究炎症部位(如脾脏和肝脏)积累的出现成熟分化趋势和促炎作用的MDSC对于NKT细胞的作用,我们检测了肝炎小鼠中肝脏和脾脏NKT细胞的数量,发现NKT细胞比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且通过线性回归分析NKT细胞比例的减少与MDSC的增加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并通过体外实验证明MDSC能活化NKT细胞,并进一步诱导NKT细胞的凋亡,而且这个作用是细胞接触依赖的,主要通过Fas-FasL途径实现。 综上所述,MDSC在急性重症肝炎小鼠不同器官中出现积累,其中一些趋化因子受体(如CCR2,CX_3CR1,CXCR2,CD62L)能诱导骨髓来源的MDSC向炎症部位趋化,并引起不同的MDSC亚群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积累。在炎症部位,活化的NKT细胞能诱导MDSC出现分化和成熟,从而导致其免疫抑制功能的降低并出现促炎症的作用,而这些MDSC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又能进一步活化NKT细胞,并诱导这些活化的NKT细胞的凋亡。这些发现对于研究天然免疫细胞如NKT细胞和调节性细胞如MDSC在肝脏损伤中的作用有一定的提示,对于控制、治疗天然免疫细胞参与的肝脏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图文】: oh1.5h3h了ime:afterLps/卜‘alNco·inj州sonTimesafferLPsl卜。aINeo·inj鱿t落on图5在肝炎小鼠中积累的MDSCs的细胞因子表达情况Fig·5.TheeytokineProduetionofMDSCsaeeumulatedinliverinjuryIulee.MDSCswerePurifiedato,1.5,,3and6hafterhePatitisinduced.TheexPressionof
在炎症部位,NKT细胞能减弱MDSCs的抑制性功能33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3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左衍海;施鑫;;恶性肿瘤转移机制研究新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03期
2 郑燕妮;于化鹏;陈新;龚雨新;;LPS诱导CD11b~+Gr-1~+髓源抑制性细胞在小鼠脾脏募集的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12年02期
3 潘新亭;王新生;王正滨;朱青云;韩燕;;Smad2与TGF-β1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英文)[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年06期
4 ;Contribution of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to tumor-induced immune suppression,angiogenesis,invasion and metastasis[J];遗传学报;2010年07期
5 王一;黎燕;;髓样来源抑制性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1年04期
6 万琳;胡鑫;赵贤贤;李晓燕;李卓娅;尹丙姣;;髓样抑制细胞免疫抑制机理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0年01期
7 Olga V Smirnova;Tatiana Yu Ostroukhova;Roman L Bogorad;;JAK-STAT pathway in carcinogenesis:Is it relevant to cholangiocarcinoma progression?[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7年4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恩德;人记忆性T细胞的调控及调节性T细胞在骨髓微环境中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张永亮;Fas信号促进肺癌生长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马云龙;胸腺肽α1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机制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4 李琳;FOXC1抑制乳腺癌转移及p18~(INK4C)参与K562分化的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郭俊;Gr-1~+/CD11b~+细胞通过PD-L1调节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研究和EAE对神经发生影响的初步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6 王玉;小檗碱对前列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庆明;T细胞分泌的γ干扰素促进了环磷酰胺(CTX)化疗引起的髓系抑制性细胞(MDSCs)比例升高[D];浙江大学;2011年
2 昂冰;OXA/5Fu诱导结肠癌细胞释放DAMPs及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效应[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任懂平;骨髓初始髓源抑制细胞亚群表型鉴定及对T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4 李晓燕;阻断TNF-α受体信号能减少MDSC向肿瘤组织募集与迁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广斌;髓源性抑制细胞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特征及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訾富明;抗原冲击树突状细胞介导CTL特异性抗白血病作用的体外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张凯;磷酸肌酸钠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8 康波;胶质瘤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和向神经元分化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9 林浩;TLR4配体脂多糖和紫杉醇对Lewis肺癌小鼠脾脏来源CD11b~+Gr-1~+MDSCs的作用[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张勇;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恶黑患者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影响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
2563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563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