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用第2代细胞进行实验。以20mM的右旋葡萄糖(D-glucose)分别处理细胞24h和7d,观察各不同处理组细胞的氧化应激指标及窖蛋白-1(Caveolin-1, Cav-1)、蛋白激酶Cα(PKCα)、硒蛋白S(SelS)在1n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差异,研究高糖对HUVEC的损伤作用是否通过PKC通路发挥作用,及此通路与Cav-1、SelS的关系,为研究内皮保护策略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方法: 1. HUVEC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2.细胞分别在含D-glucose为5.5mM(正常组)、10mM(HG10组)、20mM(HG20组)、30mM(HG30组)的培养液及含5.5mM D-glucose和14.5mM甘露醇(甘露醇组)的培养液中干预24h和48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不同浓度D-glucose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取各组细胞上清液,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活力。 3.依据MTT结果,以HG20组作为高糖组,以甘露醇组作为渗透压对照,与正常组共同处理24小时后提取各组细胞总RNA及总蛋白。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Cav-1、SelS及PKCa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v-1、SelS及PKCa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 4.以含5.5mM和20mM的D-glucose隔日波动干预为波动组,与高糖组、正常组及甘露醇组共同处理7天后提取各组细胞总RNA及总蛋白,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各组细胞Cav-1、SelS及PKCa在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Cav-1、SelS及PKCa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 结果: 1.成功培养了原代HUVEC,经鉴定第2代细胞HUVEC的阳性率为98.46。 2.细胞生存率(%):处理24h后,HG20组及HG30组细胞生存率与正常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分别为71±1.5、60±0.5和93±1.5;不同条件培养48h后,HG20组及HG30组细胞生存率与正常组相比进一步降低(P0.01),分别为65±2.0、53±1.5及92±3.0。处理24h和48h,HG10组、甘露醇组细胞生存率与正常组相比均差异(P0.05),分别为89±1.5、91±1.2、93±1.5以及85±2.6、88±2.9、92±3.0。 3.MDA含量(nmol/ml):各组细胞上清中MDA含量随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处理24h后,HG20组及HG30组细胞上清MDA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明显著升高(P0.01),分别为6.28±0.29、11.28±0.40及0.93±0.66;处理48h后,HG20组及HG30组细胞上清MDA含量进一步升高(P0.01),分别为8.99±0.19和15.93±0.57。无论是处理24h还是处理48h,HG10组、甘露醇组与正常组细胞上清中MDA含量相比均无差异(P0.05),分别为1.17±0.21、1.03±0.46、0.93±0.66以及1.22±0.33、1.07±0.21、0.97±0.36。 4.SOD活力(U/ml):各组细胞上清液中SOD的活力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减弱。处理24h后,HG20组及HG30组细胞上清SOD活力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减弱(P0.01),分别为6.82±0.23、5.70±0.22及8.62±0.09。处理48h后,HG20组及HG30组细胞上清SOD活力进一步减弱(P0.01),分别为6.044±0.16和5.08±0.87。处理24h和48h后,HG10组、甘露醇组细胞上清中SOD活力与正常组相比均无差异(P0.05),分别为:8.10±0.80、8.32±2.33、8.62±0.09及7.74±0.12、7.80±1.58、8.23±0.46。 5.Cav-1的表达:处理24h和7d后,高糖组Cav-1 mRNA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分别为1.12±0.21、0.76±0.04及1.48±0.35、0.74±0.13;波动组进一步升高,为2.16±0.02,且波动组Cav-1 mRNA表达亦高于高糖组(P0.01);无论是24h还是7d,甘露醇组Cav-1 mRNA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无差异(P0.05),分别为0.79±0.05、0.76±0.04及0.75±0.02、0.74±0.13。同样的,处理24h和7d后高糖组Cav-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P0.01),分别为1.62±0.07、1.21±0.01及0.69±0.02、0.32±0.01。波动组Cav-1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升高,为1.14±0.02,且波动组Cav-1蛋白表达水平亦高于高糖组(P0.01);无论处理24h还是7d,甘露醇组Cav-1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无差异(P0.05),分别为1.21±0.02、1.21±0.01及0.34±0.02、0.32±0.01。 6. SelS的表达:不同条件处理24h及7d后,高糖组SelS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无差异(P0.05),分别为:1.32±0.12、1.28±0.03、及1.33±0.01、1.27±0.02;处理7d后,波动组SelS mRNA表达与高糖组及正常组相比无差异(P0.05),为1.33±0.01;无论处理24h还是7d,甘露醇组与正常组SelS mRNA表达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1.27±0.08及1.31±0.01。同样的,处理24h和7d后,SelS蛋白的表达水平在正常糖组及高糖组分别为:0.38±0.02、0.43±0.08及0.68±0.04、0.69±0.04,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7d后,波动组SelS蛋白表达与高糖组及正常组相比无差异(P0.05),为0.70±0.01;无论处理24h还是处理7d,甘露醇组SelS的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0.42±0.02和0.69±0.01。 7.PKCα的表达:不同浓度葡萄糖处理24h及7天后,高糖组PKCα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无差异(P0.05)分别为:1.38±0.14、1.36±0.33和1.38±0.28、1.35±0.46;处理7d后,波动组PKCa mRNA表达水平与高糖组及正常组相比均无差异(P0.05),为1.39±0.03;无论处理24h还是7d,甘露醇组与正常组PKCa mRNA表达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1.40±0.06和1.42±0.01。同样的,不同处理24h及7d后,高糖组PKCa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无差异(P0.05),分别为:0.83±0.02、0.84±0.02及1.03±0.02、0.98±0.04;处理7d后,波动组PKCa蛋白表达水平与高糖组及正常组相比亦无差异(P0.05)为:0.99±0.02;无论处理24h还是7d,PKCa蛋白表达水平在甘露醇组与正常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0.82±0.02和0.96±0.03。 结论: 1.高糖对内皮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高糖损伤后细胞MDA的生成增加,SOD活力降低,具有降低内皮细胞生存率的作用。 2.恒定高糖及波动高糖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可能与Cav-1相关,而不同浓度葡萄糖及波动高糖处理后PKCα和SelS的表达无论在m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均无差异。
【图文】: 注:A:B:图4流式细胞术鉴定HUVEC第一代HuVEC阴性对照(阴性率为0.96%)第一代样品阳性率(阳性率为90.33%)第二代阴性对照(阴性率为0.82%)第二代样品阳性率(阳性率为98.46%)DC
各组Cav一1实时定量PCR扩增曲线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36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唐威,王秋雁,伍伟锋;内质网伴侣蛋白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崔玉英,唐朝枢;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J];临床内科杂志;2005年01期
3 吴涛;季光;郑培永;柳涛;;内质网应激与肝细胞凋亡[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于山平;;Critical Roles of Ca~(2+) and K~+ Homeostasis in Apoptosis[A];神经科学进展(三)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况二胜;两个内质网定位蛋白的细胞内功能和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赵黔鲁;鱼藤酮损伤PC12细胞的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3 孙建英;海人酸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机制及托吡酯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曲春媚;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抗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李惠玲;大鼠视网膜再灌注损伤致细胞凋亡的内质网应激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黄海艳;C/EBPβ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节[D];复旦大学;2005年
7 曾悦;内质网应激通路在高甘油三酯血症合并急性胰腺炎大鼠发病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7年
8 牟波;链脲佐菌素致胰岛β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D];复旦大学;2006年
9 傅正;酪丝亮肽对肝癌的治疗作用及影响肿瘤细胞信号传导的机理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10 申向民;鼠脑缺血再灌后神经元凋亡的内质网应激机制及依达拉奉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修梅红;SfaMNPV诱导斜纹夜蛾细胞SL-1凋亡时线粒体和钙离子的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曹阳;丹皮酚胂化合物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及分子机制探讨[D];重庆大学;2004年
3 董毅龙;1,25-二羟维生素D_3对链脲菌素所致胰岛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4 赵泽燕;2DG对宫内窘迫胎鼠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9,-12蛋白表达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5 赵燕平;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肾上腺髓质素等浓度的测定及意义[D];青岛大学;2006年
6 廖远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MTHFR基因C677T突变与再发脑梗死的关系[D];南华大学;2006年
7 任韵清;毛囊角化病致病基因新突变的发现[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8 梁海静;热休克蛋白70对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9 刘海洋;内质网应激参与视网膜脱离后细胞凋亡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程亮;FACL4抑制剂Triacsin C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
本文编号:
2565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565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