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中药单体MD3对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26 19:02
【摘要】: 免疫抑制剂是一类在肿瘤化疗、器官移植、免疫病理学和临床免疫学等多学科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药剂类别,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抑制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目前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此类药物已经历了将近百年发展,已经有很多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研发新的副作用轻、效果好的免疫抑制剂具有应用价值。 中药作为药物研发的宝库,其发挥疗效的主要途径是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其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很可能含有具有明确药理作用和开发应用前景的单体,本校药学院张卫东教授课题组分离获得了数千种中药化学单体成分,本课题组与之合作,从中筛选出多种对于免疫功能具有调控作用的单体成分。其中,一种对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的功能具有调控作用的单体MD3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树突状细胞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免疫抑制性药物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和其对于DCs功能的调节有关。本课题重点分析了中药单体MD3对DCs发育分化和功能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其作用的机制。 一、中药单体MD3对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的影响 为了分析MD3对DCs发育分化的影响,我们首先应用不同浓度(0、0.4、4、20、40、80μmol/ml)的MD3处理DCs并检测了其分化发育的情况。正常培养DCs 3天换液时,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MD3,继续作用72小时候,进行一系列观察和检测。首先,进行形态学方面的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在0-0.4μmol/m的浓度范围之内,药物MD3并不显著影响DCs的增殖,在低倍镜下观察,DCs的集落的数量、形态、大小没有显著的差异。而在20μmol/ml的浓度时,DCs的集落形态明显变小,数量上差异特别明显。在40-80μmol/ml的浓度时,几乎看不到集落的形成。收集经过同样处理的DCs,进行了细胞凋亡的研究,在以Annexin-v、7-AAD和Rho123标记后,结果显示,药物MD3在药理浓度(0-0.4μmo/ml)范围内,并不显著抑制DCs的增殖。以小鼠DCs的典型标志CD11c标记小鼠,并以7-AAD去除死细胞,来观察药物处理的DCs的纯度,结果显示,在药理浓度范围内,MD3并不影响DCs的分化,仅在较高浓度和高浓度时,DCs的分化能力降低。同时,我们以4μmo/ml MD3处理正常培养3天的DCs,继续培养3天后,观察DCs表型的变化,结果显示,药物处理后的DCs的表型并没有变化,这也提示MD3并不影响DCs的分化发育。我们还观察了不同时间点加入药物后,DCs的增殖况,结果显示,不同时间处理的DCs也没有显著的差异。 总之, MD3对DCs的分化发育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但超过药理浓度的MD3对于DCs具有明显的促凋亡作用,表明对于该单体的结构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改造以减轻其毒副作用。 二、中药单体MD3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DCs的主要功能包括吞噬功能、细胞因子的分泌功能、迁移能力以及抗原处理和提呈功能等。在本部分研究中,我们就MD3对于DCs功能的调节作用展开了研究。首先,观察了MD3对DCs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MD3对未成熟和成熟DCs的吞噬能力都没有显著的影响。我们也检测了MD3处理后经LPS刺激的成熟DCs的表型,结果显示没有明显的变化。在细胞因子的分泌方面,我们观察到MD3处理后的DCs的IL-10分泌增高,TNF-α和IL-12P70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变化。DCs的迁移能力对于体内DCs的生物学功能的发挥也有重要的作用。在体外的趋化实验中,我们发现MD3可以抑制MIp-1α对未成熟DCs的趋化,而对MIp-3β对成熟的DCs的趋化能力没有影响。我们也对其机制进行了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其显著降低未成熟DCs表面的趋化性受体的表达,而在成熟DCs趋化性受体CCR7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我们也观察了MD3处理的经LPS刺激的DCs诱导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和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显示,MD3对此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单体MD3对DCs分化发育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可以显著影响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趋化并促进成熟DCs分泌IL-10。这两方面的功能都表明MD3很可能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前景。对于MD3作用的信号机制以及在体内是否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图文】:

未成熟,来源,流式细胞分析,药物浓度


图 1.1. 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的 MD3 对小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 DCs 的影响Figure 1.1 The influnence of murine BMDCs treated with MD3 obersvered at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by light microscopyOn day 3, DCs cultured in GM-CSF and IL-4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concentrations of MD3, as indicated, for 72 hours. On day 6, cells were photographed bylight microscopy. Data represent one of at least three independent experiments withsimilar results.(二)药理浓度的 MD3 不诱导 DCs 前体的凋亡为了观察药理浓度(0.4-4μmol/ml)的 MD3 对分化过程中的 BMDCs 是否具有促凋亡作用,我们在 DCs 前体培养的第三天,加入不同的浓度(0.4-80μmol/ml)的 MD3,继续培养 72 小时后,收集细胞,以 Annexin V+ 7AAD+和 Rho123 两种方法标记细胞并经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在 MD3 加入后,,在较高的药物浓度

未成熟,药物,流式,药物浓度


. A.药理浓度的 MD3 并不影响 DCs 的分化1.3. A .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urine BMDCs treated wons of MD3.y 3, DCs cultured in GM-CSF and IL-4 were treated wons of MD3, as indicated, for 72 hours. On day 6, DCs were hCs were evaluated by CD11c+ lable number and ratio of celent one of at least three independent experiments with similar re时检测了在4μmol/ml的药物浓度时,MD3对未成熟DCs的表 DCs 的第三天,药物 MD3 以 4μmol/ml 的浓度被加入,继续,流式检测药物 MD3 处理和没有处理的未成熟 DCs 的表型CD40 。我们发现在 4μmol/mL 浓度的 MD3 处理并不显著影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小云;姬云丽;杨美荣;聂影;桂金秋;刘亚威;李福娟;;妊娠特异性糖蛋白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J];热带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2 刘爱平;杨瑜;张晓燕;;不同亚型树突状细胞与HIV-1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9期

3 陈新年;孔评石;夏惠;;间日疟原虫可溶性抗原对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2期

4 黄红艳;王营;陈复兴;刘军权;周忠海;张娟;;姜黄素诱导的免疫耐受性人树突状细胞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7期

5 王琦;曾学军;;树突状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08期

6 许惠惠;阮嫣峗;颜卫华;林爱芬;;HLA-G诱导DC细胞在免疫耐受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1年08期

7 杨文博;赵X;;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15期

8 符雪莲;;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21期

9 陈环球;姚宇锋;赖娅娜;郑苏文;;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自体DC疫苗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1年14期

10 姜晓峰;郭大伟;崔哲铭;朱磊;孙文郁;林琳;唐裕福;王学范;梁健;;阻断CD40-CD40配体共刺激信号诱导的移植免疫耐受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修恒;;小鼠骨髓源性不同成熟度树突状细胞培养鉴定[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庆红;胡玉珍;吕顺艳;钟延清;;雌激素影响大鼠树突状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功能[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3年

3 郭大伟;梁健;姜晓峰;王学范;魏云涛;姜洪磊;;GPC3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肝癌HepG2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新华;钟翠平;顾云娣;顾晓;范强;王国强;周播江;;TGF-β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增强移植心脏耐受性并降低Fractalkine的表达[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5 于益芝;刘书逊;王文雅;张明徽;郭振红;徐红梅;齐润姿;安华章;曹雪涛;;TRAIL在树突状细胞杀伤活化T细胞中的作用[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尤长宣;罗荣城;张军一;苏瑾;廖旺军;郑航;Paul L Hermonat;;基因转移制备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A];第一届中国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葛长勇;李鸿钧;孙茂盛;冯婷婷;靳昌忠;姚航平;吴南屏;;灭活SV40致敏的猴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2008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葛长勇;李鸿钧;谢天宏;张光明;易山;孙茂盛;吴南屏;;恒河猴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张尧;靳风烁;兰卫华;李彦峰;张克勤;吴刚;叶锦;;联合应用塞莱西布和CpG-ODN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夏强;刘卫彬;陈振光;张莹;黄如训;;胸腺成熟树突状细胞与重症肌无力发生的相关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静波;干细胞研究新动向[N];健康报;2009年

2 王雪飞;树突状细胞“面目”更清晰[N];健康报;2004年

3 记者 白毅;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成熟树突状细胞增殖分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我国首个一类中药单体抗癌新药上市[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5 记者 舒晴;我国首个一类中药单体抗癌新药面市[N];中国改革报;2003年

6 何云;我国一类中药单体抗癌新药“Rg3参一胶囊”上市[N];科技日报;2003年

7 ;我国一类中药单体抗癌新药研制成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8 刘伯宁;乔布斯的错误与斯坦曼的自我试验[N];南方周末;2011年

9 赵红;我国第一个一类中药单体抗癌药正式上市[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方彤;树突状细胞瘤苗新进展[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建平;γ-干扰素对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功能成熟的调控及其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免疫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朱伟国;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树突状细胞免疫激活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正昕;肿瘤微环境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和免疫学功能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4 周向阳;新型热休克蛋白HSP-DC激活树突状细胞及其佐剂效应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5 赵鸿;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联合骨髓移植诱导大鼠异体肾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陈玉丙;树突状细胞抗原负载及MAGE-3 DNA瘤苗研制[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宏伟;肺间质树突状细胞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免疫激活与免疫耐受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8 赵毅;青藤碱对RA患者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9 刘海波;Fas信号激活树突状细胞炎性复合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与分子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10 赵娟;受者来源的PIR-B转染的树突状细胞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GVHD的保护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江燕;中药单体MD3对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2 吴鸣宇;黑色素瘤基因(MAGE-1)相关肽负载树突状细胞对肝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3 孟冬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功能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4 梁军利;IFN-β1a对多发性硬化树突状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黄祺琦;耐受性树突状细胞来源的exosome治疗小鼠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初晓霞;淋巴瘤树突状细胞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恶性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7 刘丽燕;MyD88在OK-432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中的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8 郭佳;TLR配体诱导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获得产生全反式维甲酸的能力[D];浙江大学;2011年

9 才志刚;冻融抗原冲击致敏的树突状细胞诱导产生肺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10 李静;癌—睾丸抗原OY-TES-1致敏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抗肝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83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583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8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