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生物质谱新技术及其在疾病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3-20 21:25
【摘要】: 本博士论文工作的主要贡献为发展了蛋白质凝胶内酶切方法以及胶内酶切产物的在线预浓缩技术;另外对新型介孔无机材料在MALDI中的应用也进行了研究;利用基于双向电泳和生物质谱的方法策略对缺血心肌线粒体以及高、低转移潜能肝癌组织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后基因组学的主要流派蛋白质组学目前显得相当活跃。蛋白质组学分离和分析细胞与组织的全部蛋白并直接找到一组或几组功能蛋白,并研究它们与功能基因(组)的内在联系 。在目前功能基因尚不很清楚的情况下,直接发现功能蛋白组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对蛋白质性质、丰度的考察来揭示它的功能,进而找到与人类重大疾病相关的差异蛋白,使之成为药物筛选的靶分子,,指导基因组的分析,而不是仅仅尾随DNA序列分析的结果。 蛋白质组学也正在成为分析化学研究领域的最前沿研究而蛋白质组学的科学研究之所以能够取得蓬勃的发展,主要依赖于高通量分离和分析技术的突破性进步。首先是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完善,使得蛋白质的大范围、高通量分析成为可能。其次是质谱技术尤其是软电离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检测蛋白质分子的重要手段。最后是生物信息学的建立使得国际性的科学大协作得以形成。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都不惜巨资进行蛋白质组的研究。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将对了解疾病的发生和药物的筛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本论文工作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的建立与发展,建立了基于双向电泳和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对胶内酶解方法以及其浓缩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发展,并对无机MALDI基质作了初步研究。第二部分为疾病比较蛋白质组初探,利用基于双向电泳和生物质谱的方法策略对缺血心肌线粒体以及高、低转移潜能肝癌组织进行了比较蛋白质组分析。 第一部分 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的建立与发展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包括一维和二维,是目前蛋白质研究中用来分离复杂蛋白体系的最重要的手段。而对胶上蛋白进行胶内酶解以及质谱分析,也已经成为复杂体系中蛋白鉴定的最常用的方法。由于考马斯亮蓝的存在会影响酶解反应,所有现有的胶内酶解方法都要求在酶解反应之前彻底除去凝胶中的考马斯亮蓝。这个过程增加了工作量,耗时而且会造成蛋白丢失,影响蛋白鉴定的灵敏度。本工作提出了一种简化的胶内酶解方法,在酶解前不需除去考马斯亮蓝。利用简 WP=7 化方法对500 ng BSA 进行酶解,并用HPLC/ESI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简化方法时酶解仍然可以有效进行。另外,考马斯亮蓝在反相HPLC中有强保留,不会与肽段同时洗脱,所以不会对HPLC-ESIMS分析造成干扰。利用一系列不同上样量的马心肌红蛋白对简化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简化方法倾向于产生更多的胰蛋白酶漏切位点,并可以因此提高序列覆盖率。对简化方法在MALDI-TOFMS上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在用ZipTip脱盐时使用33%的乙腈洗脱以防止考马斯亮蓝与肽段同时洗脱。50 ng BSA 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显示了简化的方法可方便地用于MALDI-TOFMS检测,并拥有足够的灵敏度。用该方法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蛋白双向电泳图上的两个蛋白点进行了成功鉴定,表明简化方法完全可以适用于实际生物样品的分析。 在胶内酶解产物的质谱鉴定前,通常需对样品进行浓缩。常规的浓缩方法费时费力,而且会由于容器表面吸附造成大量样品损失。本论文发展了一种基于强阳离子交换色谱(SCX)的凝胶内酶切产物的在线预浓缩方法,可以方便地应用于蛋白的LC-ESIMS分析。由于胶内酶解肽段的提取液(5% FA或TFA/50%乙腈)恰好与SCX肽段吸附的条件相吻合,因此肽段提取液可以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用SCX 柱浓缩,然后用1 M 醋酸铵溶液将吸附的肽段洗脱进入反相LC-MS系统进行分析。独特设计的预浓缩/分析体系利用两个六通阀将SCX和反相色谱相连,可以很方便地实现30倍的在线预浓缩。利用100 ng 的胶内牛血清蛋白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与传统的浓缩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获得9个肽段,而传统的冷冻抽干方法仅得到5个。其原因有两点:(1)新方法可以大大减少传统方法的样品干燥和转移过程中由于容器表面吸附引起的损失。(2)在SCX浓缩过程中,可以除去样品中的非离子性杂质,有利于改善样品峰的信噪比。另外,该方法具有省时、装置简单、易于自动化和有利于反相色谱柱的保护等优点。 有机基质的出现大大推动了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MALDI-MS)在生物大分子分析中的应用。然而有机基质自身电离会在质谱的低质量范围产生背景,影响MALDI-MS对小分子的分析。虽然有人研究了利用无机材料作为MALDI基质的可能性,但其灵敏度非常低。本论文研究了一系列无机介孔材料(TiO2, CeTiO, ZrTiO, TiSiO, ZrO2, AlTiO, AlSiO和SiO2)作为MALDI基质的可能性。样品为PPG(分子量范围500 至3000 Da)和一个标准肽(分子量980 Da)。被测材料对分析物的电离能力表现出极大差异,TiO2 和CeTiO 灵敏度最高,ZrTiO, TiSiO, ZrO2, AlTiO 和AlSiO 的电离能力低得多,而SiO2无法使样品电离。其该结果提示材料的灵敏度与UV吸收正相关。被分析物通常以钾离子加合物的形式电离,偶见钠离子加合
【图文】:

紫外吸收光谱


Fig. 4 UV absorption of different materials从我们的实验结果来看,材料的紫外强吸收是其能够作为 MALDI 基质的必要条件。图 4 是各种材料的紫外吸收光谱。从图 4 可看到,各种材料在 337 nm 处的紫外吸收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CeTiO, TiO2, TiPO, ZrO2, AlTiO, TiZrO, TiSiO。该次序与图 1 中各材料对应的质谱图强度基本一致。样品的质谱峰强度似与基质的紫外吸收能力正相关。从目前广泛认可的 MALDI 机理来说,这种结果也是合乎情理的。因为基质首先必须要吸收激光的能量才有可能将能量转移至样品以使其离子化。这也提示我们可以用材料的紫外吸收性质来进行无机基质筛选。值得注意的是无紫外吸收的 SiO2在本实验中未得到任何信号,这与一部分文献报道[12]吻合而与另一些文献[13,14]相左,其原因可能是某些文献中所使用的材料纯度不够高。3.3 CeTiO 基质的耐盐性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R341;O657.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万涛,钱小红;生物质谱技术应用及进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0年02期

2 张养军,王京兰,蔡耘,应万涛,郝运伟,李蕾,李晓海,戴舒佳,代景泉,贺福初,钱小红,王杰,魏开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用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结构蛋白质的研究[J];分析化学;2004年04期

3 邱德仁;生命科学中的分析化学——蛋白质组分析[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5年02期

4 张国安,许雪姣,张素艳,樊惠芝,杨們原;蛋白质组的分离与分析及其应用进展[J];分析化学;2003年05期

5 钱小红;蛋白质组与生物质谱技术[J];质谱学报;1998年04期

6 刘广军,高洪涛;蛋白质组分离方法及其进展[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小RNA对蛋白质组产生巨大影响可影响数百种蛋白质的表达[J];中国食品学报;2009年01期

8 魏滢,岳贵花,宋浩威,杨們原;基于生物质谱数据的互联网数据库检索[J];质谱学报;2000年02期

9 马心英;生命科学中的分析化学[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10 王彦,高明霞,谷雪,张祥民;鼠肝蛋白质组的纳升级多维液相色谱分离[J];色谱;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斯奇;;蛋白质表达图谱、功能与模型:研究心肌细胞线粒体的蛋白质组的一些启示[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贺福初;;人胎肝蛋白质组及其与转录组的对接[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CNHLPP专题报告[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4 庄玉辉;何秀云;张小刚;李国利;丁勤学;阙海萍;;结核分枝杆菌不同组份蛋白质组双向电泳研究[A];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C];2001年

5 胡周敏;卢德赵;沃兴德;楼丽华;赵虹;;乳腺纤维瘤蛋白质组的凝胶内差异显示电泳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杨玉花;袭著革;晁福寰;;蛋白质组及其研究技术在环境卫生学领域的应用[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梁海鹰;谢锦云;王琳;陈平;曹孟良;梁宋平;;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幼穗小孢子形成期蛋白质组的初步分析[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贺福初;;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及其进展[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9 杨国珍;田素红;李兴;潘卫;;糖尿病大鼠脑组织蛋白表达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10 董贵俊;刘公社;;N~+注入引起的向日葵蛋白质组的变异研究初报[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科学院院士 贺福初;蛋白质组研究能给人类带来什么?[N];大众科技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杨蕾;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闪亮登场[N];中国质量报;2010年

3 记者 游雪晴;应尽快全面启动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N];科技日报;2010年

4 王俊鸣;美绘制出三维蛋白质组形状图[N];科技日报;2003年

5 王雪飞 吴志军;蛋白质组 撩开你的面纱[N];健康报;2004年

6 张墨;我国科研人员锁定生命“杀手”[N];医药经济报;2005年

7 记者 吴伟农;美研究人员设计出蛋白质组芯片[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记者 蒋建科;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获突破[N];人民日报;2005年

9 吴华国;“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揭秘[N];医药经济报;2007年

10 王雪飞;蛋白质组潜在新药的“富矿”[N];健康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安;生物质谱新技术及其在疾病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03年

2 王京兰;磷酸化蛋白质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在人胎肝磷酸化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3 凌贤龙;人肺癌转移模型细胞株线粒体异常与恶性表型的关系[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4 王昕;金属元素标记结合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多重定量新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5 龙云铸;HBV相关性肝细胞癌肝组织蛋白质组差异分析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杨何义;寡核苷酸的生物质谱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7 应万涛;基于凝胶电泳的蛋白质组研究策略及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8 陈远光;人大肠癌组织蛋白质组二维凝胶电泳技术的建立及应用[D];中南大学;2003年

9 李新华;胃癌蛋白质组与基因表达谱分析并差异蛋白质和基因的识别鉴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10 丁士健;人肝癌细胞转移相关的蛋白质组和标记分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振声;水稻(oryza sativa)幼穗减数分裂期蛋白质组的初步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亮;前脑缺血后大鼠海马CA1区亚蛋白质组表达谱的变化[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3 白月;水稻无侧根突变体RM109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4 王洁;双向电泳法测定大鼠辐照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D];苏州大学;2004年

5 郭灿;1.水稻幼穗减数分裂期蛋白质组初步分析 2.三种染色方法的蛋白质点内部序列微量测定[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高飞;人胃癌细胞环氧合酶-2表达的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闫妍;蓖麻毒素和相思子毒素的提取纯化及基于生物质谱技术鉴定方法的建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8 孙果忠;小麦胚的ABA敏感性及其与休眠基因表达的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9 刘学庆;小鼠胚胎发育不同时期心脏差异蛋白质组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10 马翔;卵细胞成熟过程蛋白质表达差异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92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592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a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