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第一部分:凝血酶在ADP引起的血小板释放和第二相聚集中的作用及机制 第二部分:血小板辅助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缓解肺动脉高压的

发布时间:2020-03-31 22:51
【摘要】:枸橼酸钠抗凝的富血小板血浆在二磷酸腺苷(ADP)的刺激下,可以呈现二相血小板聚集。一直以来,这种现象都被归结于低钙环境所致的血栓烷A2的产生和外核苷酸酶活性的抑制。然而,凝血酶的产生及其在上述现象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我们通过血小板聚集仪,流式细胞仪,免疫印迹及酶联免疫法,鉴定凝血酶在ADP引起的血小板释放及第二相聚集中的作用及机制。结果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在枸橼酸钠抗凝的PRP中,低浓度ADP的刺激可以呈现典型的二相血小板聚集。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和PAR-1受体拮抗剂SCH-79797对ADP引起的血小板颗粒释放及第二相聚集具有显著且程度相似的抑制作用。(2)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凝血酶原结合于静息血小板表面的整合素αⅡbβ3上,在ADP的刺激下发生脱落并生成凝血酶,P13K抑制剂wortmannin可以抑制ADP引起的凝血酶原脱落及凝血酶生成。(3)通过免疫印迹,发现水蛭素和SCH-79797显著降低ADP活化的晚期(180秒)Akt磷酸化水平,ADP引起的血小板释放和第二相聚集也被wortmannin所抑制。并且,外源性加入PAR-1受体的活化肽段SFLLRN可以使被抑制的第二波聚集恢复至正常水平。(4)在存在吲哚美辛或外源性钙离子的条件下,ADP引起的血小板活化对凝血酶及其PAR-1受体的依赖性依然存在。因此,本研究揭示了在静息状态下,凝血酶原结合于血小板表面的整合素αⅡbβ3上,经ADP的刺激,P13K通路活化,凝血酶原从整合素上脱落,从而生成凝血酶。产生的凝血酶通过切割其PAR-1受体活化血小板,继而引起血小板内颗粒物的释放,并促进形成稳定的第二相血小板聚集。 在临床上,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恶性疾病,目前依然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因此,很多学者把目光和希望放在了干细胞治疗上。虽然有报道称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有利于修复肺动脉高压,但其作用机制仍处于未知。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利用野百合碱诱导建立SD大鼠的肺动脉高压模型,3周后,模型组大鼠的右心室压力明显升高,右心室肥厚程度增加。大鼠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注射野百合碱后3天通过尾静脉移植入大鼠体内,3周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升高的右心室压力和右心室的肥厚得到显著缓解。其次,在体外,通过流动小室检测间充质干细胞在胶原上的黏附能力,发现间充质干细胞不能直接与胶原黏附,而是依赖于血小板及其表面的P-选择素和整合素αⅡbβ3。在体内,荧光标记后的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分布在肺部,特别是肺部的血管壁。若预先将大鼠体内血小板的P-选择素和整合素αⅡbβ3阻断,移植入体内的间充质干细胞到肺部的归巢被显著抑制,并不再具有缓解肺动脉高压的功能。因此,本研究揭示了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能够缓解肺动脉高压的进程,其从循环中归巢至受损肺部的过程对于疾病的修复十分关键,且由血小板及其表面的P-选择素和整合素αⅡbβ3介导。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传波,艾辉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机理[J];生物技术通讯;2005年04期

2 王景昌,白海,吴涛,路继红,欧剑峰;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3 冯立新,许倩,王栋,肖桂芝;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陆晓茜;刘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J];四川医学;2005年12期

5 甘凤英;叶德富;;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的研究[J];医学综述;2006年11期

6 李府;马丽霞;张乐玲;郑立波;陈颖杰;吴镇;王世富;;细胞因子联合纹状体条件培养液定向诱导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研究(英文)[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年24期

7 谭艳芳;殷小成;熊玉娟;王艳;;黄芪甲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干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年04期

8 林沪;陈黎明;王福生;;间充质干细胞在肝脏的分化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3期

9 卓本慧,李廷玉;间充质干细胞与神经细胞移植[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年04期

10 郭希民 ,王常勇 ,王永红 ,段翠密 ,赵强 ,孙大铭;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巧稚;韩艺;赵宏贤;余鸿;刘广益;;当归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和毒性检测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玉红;陈光辉;;地黄低聚糖对人脂肪组织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杜凤移;王皓;杨树龙;赵绘存;杨英;杨军;;纳米纤维支架对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影响[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郭勇;张西正;郭春;魏严;李瑞欣;徐晓莹;张永红;;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中心肌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朱恒;江小霞;刘元林;张毅;毛宁;;间充质干细胞选择性调节破骨细胞发育和功能[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6 张颢;陶艳玲;邱林;张伯龙;马军;陈志哲;刘拥军;韩忠朝;;一种具有免疫负调节功能的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7 杨少光;池颖;戎丽娟;邢文;卢士红;赵钦军;马凤霞;韩忠朝;;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比较[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8 李杰平;孔佩艳;李佳丽;朱丽丹;孔祥敬;曾东风;刘红;王庆余;彭贤贵;陈幸华;张曦;;纯化的自体CD34+细胞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克隆恩病一例并文献复习[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9 罗高兴;程文广;黄正根;贺伟峰;袁顺宗;陈希炜;吴军;;应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小鼠皮肤缺损创面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郭振兴;郑翠玲;陈振萍;董文川;杨仁池;;胚胎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对人Th17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秋月 王琳;空军总医院采用间充质干细胞救治小脑萎缩[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素锋;我市首例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手术取得成功[N];临汾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丹 通讯员 艾素;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治疗获突破[N];健康报;2010年

4 记者 杨晓冬;ADP推出整合性HR业务流程外包解决方案[N];中国人事报;2010年

5 许延庆 记者 韩雪;北方肺动脉高压峰会论坛举行[N];黑龙江日报;2010年

6 麦容;安立生坦为肺动脉高压治疗提供新选择[N];中国医药报;2011年

7 伊遥 编译;肺动脉高压药物研发竞争激烈[N];中国医药报;2011年

8 曹丽;西地那非可治疗肺动脉高压[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万艾可有望治疗肺动脉高压[N];医药经济报;2004年

10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教授 陆慰萱 秦岭整理;肺动脉高压诊治五误区[N];健康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磊;第一部分:凝血酶在ADP引起的血小板释放和第二相聚集中的作用及机制 第二部分:血小板辅助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缓解肺动脉高压的形成[D];浙江大学;2013年

2 刘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彭飞;620nm非相干红光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光生物调节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于美娇;系统归巢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牙周组织修复再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东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及体外诱导分化为表皮样细胞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6 李宝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及复合PLGA体内异位成软骨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朱雅姝;Flk-1~+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吴桂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9 熊卉;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体外转染兔颞下颌关节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纤维软骨转化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苗宗宁;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材料在骨创伤修复中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福丽;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附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进展)[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章守琴;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支持造血的体外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3 陈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化疗所致卵巢颗粒细胞损伤的体外实验[D];暨南大学;2010年

4 张茜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干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诱导其重编程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及体外重建角膜后板层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唐子滨;纳米级胶原基骨材料复合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兔后外侧脊柱融合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7 齐凯;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优化初探[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马兰兰;不同胎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9 李成华;口腔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存在及在口腔扁平苔藓中变化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10 田毅;人脐带Wharton's jelly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与脑肿瘤干细胞共培养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09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609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3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