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海马LTP诱发蛋白酶体介导SPAR蛋白降解 Ⅱ突触—核信使蛋白Jacob调节突触传递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晓松 ,邵黎;突触传递的新发现[J];生理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2 ;N型和Q型钙离子通道在海马突触传递中的作用[J];神经科学;1994年02期
3 马蓓,易必达,邢宝仁;不同甾体激素对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快速作用的比较[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1999年01期
4 郭百凯,张文根;多巴胺与慢突触传递[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5 陈戈明,蒋敏捷,陈志雄;突触传递长时程抑制的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1997年03期
6 张霞;突触及突触传递的研究概况[J];动物医学进展;2004年06期
7 姜岩;;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对海马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8 万业宏,菅忠,文治洪,王玉英,胡三觉;大鼠初级传入纤维与脊髓背角神经元间的动作电序列的突触传递(英文)[J];生物物理学报;2004年06期
9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成果名词解释[J];科学新闻;2000年45期
10 张庸;;突触传递[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华为;沈岳良;陈志雄;夏强;;两种指标在评价海马突触传递效率长时程抑制时的差异[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李震;罗层;常莹;吕卓敏;刘丹娜;陈军;;新生大鼠脊髓背角网络突触传递的特性:兴奋性氨基酸及其离子型受体的作用[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常莹;罗层;李震;吕卓敏;刘丹娜;陈军;;新生大鼠脊髓背角网络突触传递的特性:抑制性氨基酸及其离子型受体的作用[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伊峰;张雪寒;李葆明;;大鼠前额叶肾上腺素能α-2A受体的激活压抑突触传递[A];中国生理学会第八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5 潘平越;蔡倩;林琳;陆佩华;段树民;盛祖杭;;SNAP-29分子对突触传递的调节作用[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顾勤花;胡斌;陆巍;;斑马鱼嗅球僧帽细胞谷氨酸突触传递的在体功能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7th Biennial Meeting and the 5th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7年
7 高翠英;崔秀玉;张然;邵国;吕国蔚;;低氧预适应对小鼠海马CA1区突触传递效应的影响[A];Proceedings of the 7th Biennial Meeting and the 5th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7年
8 万业宏;菅忠;文治洪;王玉英;胡三觉;;混沌动作电位序列在大鼠初级传入纤维和脊髓背角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特征的研究[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王淑珍;肖鹏;许世彤;;NO在齿状回习得性长时程增强中的作用[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苗青;;胆红素影响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传递导致梗阻性黄疸大鼠痛阈的升高[A];2010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于海若;他们打开了大脑之门[N];健康报;2000年
2 鲁白;我的导师得了诺贝尔奖[N];光明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李雪墨;顶级生物学科学家开讲科博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莹;Ⅰ海马LTP诱发蛋白酶体介导SPAR蛋白降解 Ⅱ突触—核信使蛋白Jacob调节突触传递[D];复旦大学;2013年
2 罗乐;毒蕈碱型胆碱能系统对海马突触传递和可塑性的调控及铅的作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陈祖昕;Munc13蛋白调控萼状突触的突触传递和可塑性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朱国旗;MPTP调节海马突触传递和活性依赖可塑性的细胞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任思强;PKCλ在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6 丁娟;天然药物A对单眼形觉剥夺大鼠视皮质突触传递效能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42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74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