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A群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是常见的人类致病菌,能够引起各种化脓性感染性疾病,包括咽炎、扁桃体炎等轻型感染,以及感染后的自身免疫病、致死率很高的毒素性疾病,如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免疫性脑病、牛皮癣、肾小球肾炎以及毒性休克综合征、猩红热等,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机体试图利用免疫防御功能清除细菌,阻断感染,但由于链球菌有强大的免疫逃逸能力,所以链球菌感染表现为迁延及反复感染状态。目前,研究表明GAS的免疫逃逸表现在多方面,一方面是细菌依靠本身的毒力因子,包括M蛋白、Fba、SpeB等因素进行免疫逃逸;另一方面是GAS通过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消弱或抑制宿主免疫防御功能而进行免疫逃逸。固有免疫是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巨噬细胞是一类重要的执行固有免疫的细胞,它以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结合细菌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通过信号传导通路致细胞活化,以多种机制杀死和清除细菌。而GAS在免疫逃逸过程中进化出各种策略,挑战固有免疫细胞的清除作用,上调宿主细胞免疫负调节因子就是其免疫逃逸的重要手段之一。NF-κB通路是巨噬细胞激活的重要通路,调节此通路的的免疫抑制分子有多种,如MyD88s、SHIP1、RP105、IRAK-M Tollip、A20、TRAILR、 SOCS-1、NOD2、C5a、Stlr、SIGIRR和RIP3等,这些分子的调控机制各不相同,但最终都能对NF-κB信号通路起负调节作用。本室前期工作已证实,GAS可以诱导鼠巨噬细胞(MΦ)产生高水平的免疫负调节因子A20,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聚焦于上调A20表达的GAS菌体成分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A20为锌指蛋白,又称为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umor necrosisfactor alpha induced protein3,TNFAIP3),也称作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A20(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duced protein a20,TNFAIPA20)。作为负调控因子,A20能在多种组织细胞内诱导表达,表达刺激因素包括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IL-1、CD40等,其他还有佛波醇酯、过氧化氢、细菌和病毒以及它们的代谢产物脂多糖、EB病毒潜伏膜蛋白1等。A20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对TNF-α、IL-1、IL-6、IL-8、细胞间黏附分子等多种促炎因子的过度释放以及对细胞凋亡和坏死明显的抑制作用。 A20在发挥调控功能时主要利用其双重泛素化酶功能,使胞浆中相关信号通路的多种关键蛋白分子泛素化,进而被蛋白酶体识别,加速降解,达到抑制信号通路的作用,抑制促炎因子的表达,增加抗炎因子的表达。在NF-κB信号通路中,A20靶向关键的上游成分,如RIP1和TRAF6,使它们泛素化降解,最终引起炎症通路的抑制。本室前期工作虽已证实GAS与MΦ作用后上调表达A20,但A20的表达变化特征如何?何为诱导A20表达的GAS相关成分?为解释这些问题,本课题进行了以下一些探索,首先观察GAS作用于RAW264.7细胞致A20表达的特征,再通过构建M蛋白和SpeB基因缺失菌分析上调A20表达致免疫逃逸的菌体成分,并通过相应的通路分析初步探索A20调控的机制。 方法: 1.检测GAS作用于RAW264.7细胞致A20蛋白表达特征:用3个不同浓度的GAS菌(MOI=10:1、50:1、100:1)感染RAW264.7细胞,设感染后0.5h、2h、4h、6h、8h、12h刺激孔,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GAS菌作用于RAW264.7细胞A20蛋白表达动态变化特征。 2. GAS致RAW264.7细胞A20表达机制研究: 2.1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GAS刺激RAW264.7细胞后,炎症因子TNF-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 2.2用放线菌酮阻断后再行GAS刺激RAW264.7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TNF-α,Western blot法检测A20。 2.3用TNFR1抗体阻断后再行GAS刺激RAW264.7细胞,Western blot检测A20蛋白的表达变化。 2.4Western blot检测基因敲除鼠MyD88-BMDM细胞受GAS刺激后A20的表达变化。 3.构建SpeBˉ/-GAS、Mˉ/-GAS基因突变菌:先构建重组同源片段自杀质粒pFW5/△SpeB和pFW5/△M,再经电转化构建基因突变菌SpeBˉ/-GAS、Mˉ/-GAS并鉴定。 4. GAS基因突变菌与野生菌作用于RAW264.7细胞致A20及NF-κB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差异分析: 4.1wt GAS、SpeBˉ/-GAS、Mˉ/-GAS基因突变菌作用于RAW264.7细胞后,分别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20mRNA与蛋白表达。 4.2Western blot检测wt GAS、SpeBˉ/-GAS、Mˉ/-GAS基因突变菌作用于RAW264.7细胞后,NF-κB通路分子TRAF6和P65的表达差异。 4.3Real-time PCR方法分析SpeBˉ/-GAS、Mˉ/-GAS基因突变菌与wt GAS作用于RAW264.7细胞后,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表达差异。 5. Western blot检测wt GAS、SpeBˉ/-GAS、Mˉ/-GAS基因突变菌作用于小鼠BMDM细胞,A20及其调控的NF-κB通路中TRAF6和P65的表达差异。 结果: 1.GAS菌作用于RAW264.7细胞致A20蛋白表达的特征:低浓度菌量(MOI=10:1)感染时,RAW264.7细胞的A20表达量从感染后2h直至12h维持高水平。中浓度(MOI=50:1)感染,表达高峰在感染后6h,比低浓度出现晚且维持时间短。高浓度(MOI=100:1)感染,A20的表达量在2h内虽然有所上升,但表达水平低。 2.A20表达与TNF-α通路的关系:Real-time PCR检测显示RAW264.7细胞感染GAS后TNF-α的表达水平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强(p0.05);放线菌酮阻断RAW264.7细胞后再感染GAS菌, TNF-α能被有效阻断;放线菌酮阻断RAW264.7细胞后,在GAS菌刺激下A20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说明A20是炎症因子依赖性表达。进一步以TNFR1抗体阻断RAW264.7细胞,接受GAS刺激后A20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TNFR1活化通路可以部分诱导A20。 3.MyD88基因敲除鼠的BMDM细胞在GAS菌刺激下,Western blot检测A20蛋白无表达,提示GAS致巨噬细胞A20表达为MyD88依赖性。 4.成功构建了pFW5/△SpeB与pFW5/△M重组自杀质粒,经电转化GAS菌构建了SpeBˉ/-GAS、Mˉ/-GAS基因突变菌并通过了鉴定。用Mˉ/-GAS基因突变菌作用于RAW264.7细胞后,分别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20mRNA与蛋白表达,与野生菌GAS(wt GAS)作用相比,Mˉ/-GAS使RAW264.7细胞A20mRNA(p0.01)与蛋白表达均下降,而SpeBˉ/-GAS使RAW264.7细胞A20mRNA(p0.01)与蛋白表达呈上升趋势。 5.不同菌株(wt GAS、Mˉ/-GAS、SpeBˉ/-GAS)致RAW264.7细胞A20表达变化过程中,A20作用通路内相应信号分子表达的变化:用wt GAS、Mˉ/-GAS、SpeBˉ/-GAS分别刺激RAW264.7细胞后在1h、2h、4h、6h、8h几个时间点动态观察底物TRAF6及其下游P65蛋白表达,发现各组内TRAF6及P65随时间进展表达均增加,说明不论成分缺失与否,炎症反应随着时间变化逐渐增强。与wt GAS刺激组对比,Mˉ/-GAS刺激组的TRAF6及P65表达处于较高水平,而SpeBˉ/-GAS基因缺失菌TRAF6及P65表达则减少,与缺失菌刺激A20变化吻合。 6.不同菌株(wt GAS、Mˉ/-GAS、SpeBˉ/-GAS)作用于RAW264.7细胞后,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用Mˉ/-GAS、SpeBˉ/-GAS作用于RAW264.7细胞后,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因子表达:与wt GAS作用比较,Mˉ/-GAS刺激组IL-1β、IL-6mRNA水平明显高于wt GAS刺激组(p0.01),有显著差异;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则比wt GAS刺激组低。而SpeBˉ/-GAS刺激组IL-1β、IL-6、TNF-α的表达与wt GAS刺激组接近。经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趋势分析,发现细胞因子变化与相应组A20的表达一致,呈负相关。 7.不同菌株(wt GAS、Mˉ/-GAS、SpeBˉ/-GAS)致鼠源BMDM细胞的A20及TRAF6、 P65蛋白表达差异。分别行Western blot检测分析,在2h、4h、6h几个时间点动态观察A20及TRAF6、 P65蛋白表达差异,与野生菌刺激组相比,各组BMDM细胞的A20及TRAF6、 P65蛋白表达特性及趋势与RAW264.7细胞相同。 结论: 1.放线菌酮阻断实验证明A20表达为细胞因子依赖性。TNFR1抗体阻断实验证明A20表达部分依赖TNFR1途径。 2.A20诱导表达为MyD88依赖性。 3.M蛋白能促使A20的表达,有助于GAS免疫逃逸;而SpeB则没有此功能。TRAF6及P65检测、细胞因子检测、GAS感染BMDM细胞实验均支持以上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92
【图文】: ase γ (IKKγ), A20 binding inhibitor of NF κB activation 1 (ABI ABIN2,这些分子通过与 A20 结合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A20 enzymes RING-finger protein 11 (RNF11) and ITCH 及与自身结合的未确定。另外,C103 和 ZF4 模序还有降解 E2 酶的作用[1],ZF6- Z溶酶体。A20 也要经历转录后修饰,如靠 IKKβ 的磷酸化,此功在于 OTU 与 ZF1 之间的区域; 在人体内,paracaspase MALT10 的 ZF1 和 ZF2 之间区域结合,降解 A20;鼠体内降解 A20 的部位定,可能是在 ZF3 和 ZF4 之间的区域。二、A20 的基因结构与调节功能A20 的基因分析见表-1,研究结果表明,A20 基因 5’上游序列存在度保守的潜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如 HSF、Oct-1、AP-1 等。HSP克基因,在应激反应中与相应启动子结合,开启基因的转录过程,图-1 A20 的生物化学特征
最终导致 PCD。由于 JNK 通路的活化同样离不开炎症受体,且 JNK 通路级联反应的多种成分是 A20 的作用底物,所以 JNK 通路离不开 A20 的调节。最初研究认为,由 TNFRs 激发的信号,通过选择下调靶向底物,NF-κB 诱导的负反馈反应确保有效下调 JNK 通路(Kucharczak et al., 2003;Wajant et al.,2003; Papa et al., 2004a)。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传林,胡晓玲,马恩才,骆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诱生一氧化氮的实验研究[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8年01期
2 赵廷刚;;具调节因子Hermite拟谱逼近的误差估计(英文)[J];数学杂志;2009年01期
3 尚红生,丁桂凤,邓玉兰,邓鸿业,龙振州;P388D_1传代细胞株产生IL-1效应的初步探讨[J];中国免疫学杂志;1988年01期
4 晓林;减肥的奥秘[J];知识就是力量;1999年10期
5 闫生荣;周青;;紫外辐射与复合胁迫对植物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03期
6 张健;李夏明;;关于参数设计中调节因子的一个注记[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年04期
7 刘敏;潘俊丽;张士璀;;鱼类吞噬细胞和吞噬作用的研究进展[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8 赵叶;陈代文;余冰;吴秀群;吴彩梅;;Ghrelin对动物摄食量的调节作用[J];中国饲料;2008年14期
9 宋盛;邢达;周非凡;;PDT诱导的凋亡细胞对巨噬细胞NO合成的影响[J];生物物理学报;2009年S1期
10 汪海燕;余虹;陈学新;;囊泡病毒和类囊泡病毒及其与寄生蜂之间的关系[J];昆虫天敌;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晶;田允;张磊;陈旭征;郑良朴;杜建;;补肾中药对甾体激素共调节因子SRCs影响的研究[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2 王云霞;刘磊;龙飞;蒋春雷;;糖皮质激素快速抑制炎细胞反应的非基因组机制[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王晓y=;刘秀华;王松;栾康;徐菲菲;;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促进myomesin-1 SUMO化引起的肌节装配[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4 杨晓彤;任文智;马伟超;杨明俊;糜可;冯慧琴;杨庆尧;;云芝糖肽(PSP)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柴婵娟;杨志明;康玉明;肖传实;;核因子-κB信号途径介导血管紧张素Ⅱ诱导THP-1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张玲;江远;何金洋;郭兴伯;;铁沉积于巨噬细胞对TGF-β_1、iNOS、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周勇;夏泠;周亚娟;何忠时;谢丛华;;电离辐射对RAW264.7细胞系MMP-9基因表达的影响[A];湖北省抗癌协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青年学术论坛资料汇编[C];2009年
8 孙坚;王家辉;;~(60)Co-γ照射小鼠对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防护作用研究[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0年
9 张桂国;吕桂芝;林仲翔;;ATP活化的巨噬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A];第七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刘尚喜;;巨噬细胞参与泡沫细胞形成的机理[A];中华医学会肾脏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专题讲座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裴闯 陈斌华;猝死多为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概率高达50%[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 ;NOTCH1基因突变可引发白血病[N];医药经济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童光来;基因突变易致二成国人患骨刺[N];北京科技报;2004年
4 星辰 编译;百岁老人基因突变相同[N];大众科技报;2003年
5 记者 崔志坚;河南发现一罕见念珠状毛发家族[N];光明日报;2006年
6 明月;多细胞与基因突变有关[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黄守勤;福建发现难治性高血压家族[N];健康报;2007年
8 通讯员 冯瑶 记者 佳学;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N];江苏科技报;2007年
9 记者 白毅;上海交大发现人类遗传病新基因[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卢晶 李斌;我国科学家发现基因突变致白内障的机理[N];中国医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淑慧;A族链球菌上调巨噬细胞负调节因子A20表达的菌体成分以及作用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2 马翠卿;GAS下调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3 章宏;1.人巨噬细胞金属弹性蛋白酶在胃癌细胞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胃癌和结肠癌患者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5-FU代谢及临床意义探索[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玉珍;溶酶体相关的小G蛋白Rab7b负向调节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杨洋;DcR3干预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及其转染人成纤维细胞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明臣;前列腺癌DNA聚合酶β基因突变、表达及其调控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李宗平;细胞凋亡及β-catenin基因在颅咽管瘤发病及预后中的意义探讨[D];四川大学;2006年
8 张何;一维微流控微珠阵列芯片用于基因突变分析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李兵;家蚕和野桑蚕对有机磷农药抗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白雪;旋毛虫排泄分泌物调节巨噬细胞及成肌细胞功能的体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琦琦;壳寡糖与巨噬细胞结合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弭守玲;洛伐他汀对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2年
3 于志军;壳寡糖通过核转录因子-κB诱导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D];浙江大学;2004年
4 冯洁;壳寡糖与巨噬细胞结合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房修i
本文编号:2786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786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