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尾加压素Ⅱ的心血管作用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0 23:26
【摘要】: 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最初是从鱼尾部垂体分离出来的神经肽,为迄今所知缩血管作用最强的活性物质。研究发现UⅡ可能具有心血管和中枢神经调节作用,并提示UⅡ的心血管作用可能与NO有关。目前,研究已证实UⅡ的特异性受体为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GPR14。但有关GPR14在大鼠心血管和脑组织的表达和分布以及UⅡ对心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尚有争议。为进一步阐明UⅡ的心血管作用及其机制以及UⅡ受体GPR14在心血管和脑组织的表达与分布,本研究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等技术,考察了受体GPR14在大鼠心血管组织及心肌细胞内的表达和分布;应用离体灌流大鼠心脏模型及蛋白印迹杂交等技术,观察了大鼠UⅡ对心脏的作用,初步探讨了其与NOS/NO合成系统的关系及机制;采用Bradford法和MTT法检测了UⅡ对心肌细胞总蛋白合成和细胞活力的影响,分析U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作用,观察了UⅡ对心肌细胞NOS/NO合成系统的影响,初步探讨了U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作用与NOS/NO合成系统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此外,还观察了受体GPR14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表达和分布。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一、UⅡ受体GPR14 mRNA在大鼠心血管及心肌细胞的表达与分布 1. GPR14 mRNA在大鼠左心室、左心房、胸主动脉、颈总动脉等心血管组织有表达,其中左心室表达丰度最高。 2.GPR14 mRNA分布于大鼠心肌组织,阳性杂交信号主要位于心肌细胞胞浆。 3.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能表达GPR14 mRNA,阳性杂交信号主要分布于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胞浆。 二、大鼠UⅡ对离体灌流大鼠心脏的作用及其机制 1.分别给予离体灌流大鼠心脏6.66(10-5 、6.66(10-4、6.66(10-3、6.66(10-2和0.67μg的UⅡ5min后,冠脉流量由对照组的9.22±0.80分别增加至9.95±0.37、9.98±0.51、10.13±0.68、10.28±0.43和10.49±0.56 ml/min·g-1protein,呈剂量依赖性;给予6.66(10-2μg UⅡ,5min后冠脉流量最大,然后缓慢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5、10、15、20、25和30min后,冠脉流量分别增加至10.28±0.43、9.71±0.30、9.60±0.47、9.48±0.56、9.29±0.46和9.27±0.77ml/min·g-1protein,WP=6呈时间依赖性。UⅡ能轻度增加灌流心脏的心率、LVSP和+dP/dtmax(P>0.05),而LVDEP和-dP/dtmax则无显著性变化。 2. 单独给予NOS抑制剂L-NAME 30.6μg后,冠脉流量为7.90±0.84 ml/min·g-1protein;心率为193±19次/min;LVSP为9.19±0.78 kPa;+dP/dtmax为336±12kPa/s;L-NAME预处理20min后再给予UⅡ,冠脉流量、心率、LVSP和+dP/dtmax分别为8.65±0.56ml/min·g-1protein、201±11次/min、9.19±0.78kPa和344±26kPa/s,LVDEP和-dP/dtmax与UⅡ剂量为6.66(10-2μg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NO供体SNP 3.38(103μg预处理20min后再给予UⅡ,冠脉流量、心率、LVSP、LVDEP和±dP/dtmax均无显著性变化。 3. 单独给予PKC激动剂PMA 0.70μg,心率为240±22次/min;PAM预处理20min后再给予UⅡ,心率增加至259±21次/min,而冠脉流量、LVSP、LVDEP和±dP/dtmax与UⅡ剂量为6.66(10-2μg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变化。单独给予PKC抑制剂Stau 5.29(10-5μg,冠脉流量、LVSP和+dP/dtmax分别为7.90±0.43ml/min·g-1protein、10.21±0.84kPa和332±25kPa/s;Stau 5.29(10-5μg预处理20min后再给予UⅡ,冠脉流量、LVSP和+dP/dtmax分别为9.10±0.72 ml/min·g-1protein、10.45±0.94 kPa 和328±23 kPa/s,而心率、LVDEP和-dP/dtmax无显著性变化。 4.分别给予离体灌流大鼠心脏6.66(10-5 、6.66(10-4、6.66(10-3、6.66(10-2和0.67μg的UⅡ,心肌组织NOS活性由对照组的4.00±0.10分别增加为4.35±0.16、4.53±0.13、5.12±0.11、4.68±0.11和4.75±0.12nmol/min·mg-1protein。给予6.66(10-2μg 的UⅡ 5、10、15、30和45min后,NOS活性分别增加至4.78±0.13、5.15±0.20、5.34±0.12、4.85±0.16和4.54±0.12nmol/min·mg-1protein。L-NAME 30.6μg或Stau 5.29(10-5μg预处理20min再给予UⅡ,与UⅡ剂量为6.66(10-2μg组相比, 30min后NOS活性分别显著降低3.28±0.19和3.56±0.16 nmol/min·mg-1protein;而SNP或PMA预处理后,NOS活性则均无显著性变化。 5.分别给予离体灌流大鼠心脏6.66(10-5 、6.66(10-4、6.66(10-3、6.66(10-2和0.67μg的UⅡ30min,心肌eNOS含量分别增加(26.2±2.3)%、(55.8±4.8)%、(82.5±7.4)%、(96.2±7.8)%和(68.2±5.5)%;给予6.66(10-2μg 的UⅡ15、30和45min后,心肌eNOS含量分别增加(126.9±11.1)%、(96.2±7.8)%和WP=7(30.4±2.6)%。与UⅡ剂量为6.66(10-2μg组相比,30.6μg L-NAME或5.29(10-5μg Stau预处理20min后再给予UⅡ,eNOS含量分别下降至(39.4±3.5)%和(66.1±5.2)%;而SNP或PMA预处理后则对eNOS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 三、大鼠UⅡ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促肥大作用及其机制 1.给予UⅡ10-7mol/L直至5d后,细胞总蛋白质含量才由对照的130±15μg/ml显著增加至161±14μg/ml;分别给予10-10、10-9、10-8、10-7和10-6mol/L的UⅡ,光吸收度值可显示细胞线粒体内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反映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R331.3
【图文】:

心肌细胞,凝胶电泳,次数,凝胶


同组织及心肌细胞总 RNA 凝胶电l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 of total R:left ventricle;Lane2:left atrium:thoratic aorta;Lane4:carotid ao:cardiomyocytes泳分析次数的凝胶电泳分析-2)显示在 30 次循环次数内,PC PCR 产物在 30 次内仍控制于指数

循环次数,凝胶电泳,产物


图 1-2 不同循环次数 β-actin PCR 产物凝胶电泳结1-2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 of β -actiin different cyclesLane1:40 cycles;Lane2:35 cycles;Lane3:30 cLane4:25 cycles;Lane5:20 cycles;Lane6:15 cLane7:DNA marker (Gene rulerTM100 bp DNA lad010203015 20 25 30 35 40CycleselativeRD(%)O

心血管系统,琼脂糖凝胶电泳,左心室,产物


显示左心室表达丰度最高。见图 1-4 和表 1-1。bp 1 2 3 4 5 6 7 8 9图1-4 心血管系统 GPR14 mRNA表达的RT-PCR 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Fig1-4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of GPR14 mRNA in cardiovasculature systemLane1:β- actin (carotid aorta);Lane2:GPR14 (carotid aorta);Lane3:β- actin(thoratic aorta);Lane4:GPR14(thoratic aorta);Lane5:DNA marker;Lane6:β-actin(left atrium);Lane7:GPR14 (left atrium);Lane8:β- actin (left ventricle);Lane9:GPR14 (left ventricle)904—356—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勇刚;包世林;林家冲;吴利标;魏睿宏;马彦军;杨絮;李玉光;;尾加压素Ⅱ促进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白细胞介素-6的作用机制[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宋娜娜;丁文惠;;尾加压素Ⅱ和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外膜成纤维细胞分泌VEGF[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赵娟;;尾加压素Ⅱ在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urantide的干预研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4 宋娜娜;丁文惠;李康;郭晓惠;于宗东;;二甲双胍通过抑制尾加压素Ⅱ和血管紧张素Ⅱ系统发挥心血管保护效应[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史力斌;丁文惠;王志坚;高炜;唐朝枢;;尾加压素Ⅱ对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6 朱张国;;尾加压素Ⅱ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作用的探讨[A];贵州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黄秀榕;祁明信;李坤鹏;陈义;;尾加压素Ⅱ体外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8 周永忠;贾月霞;;UⅡ对大鼠血管外膜L-精氨酸通路的影响[A];第八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曹春梅;夏强;傅琛;蒋惠娣;叶治国;沈岳良;;IL-2降低大鼠心肌细胞Ca~(2+)ATPase对Ca~(2+)的敏感性[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一部分)[C];2002年

10 曹春梅;夏强;傅琛;蒋惠娣;叶治国;沈岳良;;IL-2降低大鼠心肌细胞Ca~(2+)ATPase对Ca~(2+)的敏感性[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尾加压素Ⅱ的心血管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2 关宇光;不同运动时间对胰岛素抵抗大鼠尾加压素Ⅱ及其受体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徐盛开;尾加压素Ⅱ对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D];武汉大学;2010年

4 王丹;尾加压素Ⅱ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高宇;血浆尾加压素Ⅱ水平在相关疾病中变化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涛;肾上腺髓质素、尾加压素Ⅱ及一氧化氮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中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7 石莹;尾加压素Ⅱ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系统和肾脏的表达及对其肾脏功能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8 赵岩;尾加压素Ⅱ在糖尿病肾脏病变中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赵娟;尾加压素Ⅱ在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Urantide的干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陈素贤;尾加压素Ⅱ在关木通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雅敏;人尾加压素Ⅱ与脑梗塞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D];兰州大学;2010年

2 谢宁;尾加压素Ⅱ及其受体在GK鼠大动脉中表达量的增高及其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3 陈雍;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尾加压素Ⅱ血浆含量变化[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左辉华;尾加压素Ⅱ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4年

5 曹亚坤;延髓腹外侧头端微量注射尾加压素Ⅱ对麻醉大鼠血压、心率和肾神经放电活动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6 何艳华;尾加压素Ⅱ对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4年

7 钟萍;心力衰竭血浆尾加压素Ⅱ变化机制及心肌细胞表达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8 包世林;尾加压素Ⅱ对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9 刘伯英;尾加压素Ⅱ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基因表达、合成、释放及意义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10 石向东;尾加压素Ⅱ促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肾上腺髓质素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98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798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b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