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听觉皮层时域信号处理特征

发布时间:2020-08-28 21:48
   声信号均是由时域和频域两种成份组成。前者提供信号的时间特 征,而后者代表信号的空间特性。听觉系统对两种成分的编码有很大 差别。时域信号的解析已成为听觉生理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研究表 明听觉系统对时域信号的解析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完成:其一为时域信 号的同步响应(synchronization);另一形式为时域整合(Integrati on)。在听觉传导通路中,虽各核团结构均对声信号进行过加工、处理 但听觉皮层对该种信号的编码处理却在听觉记忆、语言感知等方面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至今对听觉皮层神经元连续性时域信号编码 处理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清醒状态及外周性耳聋的病理状态下听觉 皮层对该种时域信号处理特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探讨听觉皮层神 经元在上述两种状态下对时域信号的处理机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 相关研究。并对听觉皮层的组织学界定进行了探讨。 一 听觉皮层的界定 自50年代电生理记录技术应用神经电生理研究以来(Ling and Gerard,1949;Dowben andRose,1953;Green,1958),该方法一直是 听觉系统研究的重要手段。听觉皮层的界定也一直以生理为主;能否 从组织学角度对听觉皮层进行界定一直是学者们所关心的课题。我们 采用不同的组织学染色方法对听觉皮层切片进行染色,以期找到一种 适合于听觉皮层组织学界定的有效手段。结果表明:在三种方法中以 胆碱脂酶染色(AchE)最佳。它能清晰显示听觉皮层的大致界限;而髓 磷鞘(Myelin)染色稍差,但仍可见听觉皮层着色。Nisssl染色未能界 定出听觉皮层的范围。 二 清醒状态下听觉皮层对连续性时域信号的处理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麻醉状态下听觉皮层对连续性时域信号的同 步响(Synchronization)应是有一定限度的(30-40Hz),而皮层下听觉 核团的响应频率可高达数百至数千赫兹。这种差异的复杂机制尚不清, 部分学者推测此种现象可能部分来源于麻醉状态下皮层听觉生理之故。 为此,我们对猴清醒状态下听觉皮层神经元处理连续性时域信号的特 性进行了研究。 1 时域信号调制形式对神经元处理连续性时域信号的影响 首先我们采用在体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研究了初级听觉皮层神 经元对纯音载频调制信号的处理特性.纯音载频调制信号变化通过三 种方式获得:正弦调幅信号(SAM),正弦调频信号(SFM)及混合调 制信号(SMM).正弦调幅信号产生采用锁定纯音频率,经正弦幅度调 制获得.而正弦调频信号则锁定信号振幅而对振动频率进行正弦调制 ,所用调制频率范围为IHZ-512HZ,实验结果表明在279个皮层神经元中 ,93%神经元对调制信号具有良好的反应.其中大多数初级听觉神经元 对调制频率具有极强的选择性*AM 80.2儿 SFM 75肋.这一频率通常 被称为最佳调制频率(Best Modulation Frequency,BMF).fA级听觉 皮层神经元所选择的最佳调制频率约为 30HZ(SAM:29 HZ,SFM:34HZ, Snd:32HZ).各信号的这种选择性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由于调 幅与调频信号产生的方式不同,结果提示初级听觉皮层神经元对纯音 载频调制信号的最佳调制频率的选择一致性不受调制方式的影响. 2 时域信号载频方式及带宽对神经元处理时域信号特性的影响 在听觉皮层不同亚区内,神经元对不同性质声信号具有一定的选 择性.噪声信号不能激发初级听觉皮层核区神经元的刺激反应.而带 状区、次级带状区对噪声信号及其它复杂信号具有良好的反应.有研 究指出,带区神经元对信号带宽有明显的要求.为探讨信号载频方式 及带宽对听觉皮层神经元处理连续性时域信号处理特性的影响我们采 用调幅窄带噪声信号(BP-AP)及凋幅宽带噪声信号(WB-AM〕对带 区神经元进行刺激.结果表明:带区神经元对调制频率也具有特异的 选择性.其选择频率略高于核区(P<0.05).而不同带宽噪声信号间神 经元对最佳调制频率的选择性无明显差别(P>0.05).在听觉皮层核- 带交界区,神经元往往具有双重反应特性.既接收纯音载频信号的刺 激,也对噪声载波信号有良好的反应.对这类神经元,我们采用上述 所有信号分别进行刺激现察.结果显示神经元的放电模式及对最佳调 制频率的选择性保持相对恒定.改变调制信号的栽额方式及噪声信号 的带宽并不影响神经元对最佳调制频率的选择. 3 时域信号刺激强度及调制幅度对神经元处理时域信号的影响 在初级听觉皮层中,大多数神
【学位单位】:第一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0
【中图分类】:R339.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媛;卞庞;肖倩;;基于相位载波复用的光纤周界安防系统及其实现方法[J];光子学报;2011年07期

2 姜明顺;孟玲;隋青美;彭蓬;赵增玉;;基于双LPFG解调的高灵敏度振动检测系统[J];光电子.激光;2011年08期

3 肖华菊;王翔;张洁;;激光器线宽虚拟测试系统[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年08期

4 胡丽莹;肖蓬;;快速傅里叶变换在频谱分析中的应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宇钢;周倩;张明铭;;体感刺激激活人脑听觉皮层[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廖国宾;韩晓林;马新民;;时域BR法模态参数辨识[A];振动工程学报(工程应用专辑)[C];2001年

3 谢海滨;李鲠颍;邬学文;;二维傅立叶变换的问题[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4 沈钧贤;陈其才;齐占恒;;蝙蝠与小鼠听觉皮层神经元方位角调谐特性的比较[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赖思静;杨伟;李海平;;几种典型面波时域信号的特征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许斌;贺佳;周任;SamiF.Masri;;时域非线性多自由度系统恢复力识别方法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9年

7 周有;相敬林;;基于混合基函数分解的舰船辐射噪声分解算法[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8 葛荣尚;胡家为;徐剑;;电网谐波对数字式继电保护的影响[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永春;杨素军;王永刚;;基于结构时域信号的一种振型测试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10 李晶;;正常人听觉皮层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编译 杨孝文;盲人听觉出众之谜破解[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周道奇;中风病灶隐藏大脑听觉区域[N];大众科技报;2002年

3 任海军;个性化音乐疗法可改善耳鸣症状[N];保健时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孙燕燕;洪波:脑机接口传递思维[N];北京科技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何屹;大脑功能区并不专一[N];科技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婵;北大教授造出“解梦机”[N];北京科技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梁力;听觉皮层时域信号处理特征[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2 汤正权;GABA_A和甘氨酸受体之间交互作用模式与受体表达量之间关系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张军鹏;脑电磁源定位算法研究及其在初级听觉皮层定位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旭梅;事件相关电位P300,LDAEP与气质性格量表TCI人格纬度的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春丽;正常人、感音神经性聋及耳鸣患者听觉皮层fMRI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8年

2 魏锋;读心术演进的规律研究与实验探索[D];苏州大学;2012年

3 杜娜;FMR1基因敲除小鼠耳蜗形态学研究及其耳蜗、听觉皮层中GAD、GABAα1受体表达与AGS的关系[D];广州医学院;2011年

4 杨素军;结构振动监测系统及振型测试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5 杨建中;低应变反射波法基桩完整性检测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姚军;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建筑结构参数识别[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孙占用;急性脑梗塞脑磁图特征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8 宋天彬;感音聋儿听觉及语音相关脑区的震动触觉刺激fMRI及功能连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9 陶恒亮;频率平方变化比法和小波变换在压力管道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10 徐弘良;无线电监测大容量存储及异常信号分析系统[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8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808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c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