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恐惧实验用于评价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性别差异的实验研究
【部分图文】:
ˉ±s表示,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偏态分布计量资料以(M,95CI)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Morris水迷宫训练和测试在Morris水迷宫训练期间,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两组逃生时间明显下降(P<0.05),但每天的组间因素(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6月龄AD转基因小鼠的性别和训练天数对逃生时间无明显交互作用(P>0.05)。经过7d的训练,在测试时性别不影响平台穿越时间或游泳速度(P>0.05),见图1。二、Barnes迷宫训练和测试在Barnes迷宫训练期间,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两组逃生时间明显下降(P<0.05),但每个训练日两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AD图1Morris水迷宫检测6月龄AD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性别差异020406080100逃生时间(s)1234567训练天数F=1.78P=0.108雄性AD小鼠(n=10)雌性AD小鼠(n=10)00.10.20.3平均游速(m/s)雄性AD小鼠(n=10)雌性AD小鼠(n=10)P=0.3730246810平台穿越次数雄性AD小鼠(n=10)雌性AD小鼠(n=10)P=0.633··716
ˉ±s表示,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偏态分布计量资料以(M,95CI)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Morris水迷宫训练和测试在Morris水迷宫训练期间,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两组逃生时间明显下降(P<0.05),但每天的组间因素(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6月龄AD转基因小鼠的性别和训练天数对逃生时间无明显交互作用(P>0.05)。经过7d的训练,在测试时性别不影响平台穿越时间或游泳速度(P>0.05),见图1。二、Barnes迷宫训练和测试在Barnes迷宫训练期间,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两组逃生时间明显下降(P<0.05),但每个训练日两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AD图1Morris水迷宫检测6月龄AD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性别差异020406080100逃生时间(s)1234567训练天数F=1.78P=0.108雄性AD小鼠(n=10)雌性AD小鼠(n=10)00.10.20.3平均游速(m/s)雄性AD小鼠(n=10)雌性AD小鼠(n=10)P=0.3730246810平台穿越次数雄性AD小鼠(n=10)雌性AD小鼠(n=10)P=0.633··716
北京医学2019年第41卷第8期转基因小鼠的性别和训练天数对逃生时间无明显交互作用(P>0.05)。结果显示,性别因素并不影响AD小鼠识别和进入逃生孔的时间、目标象限中的总时间以及错误识别逃生孔的次数(P>0.05),见图2。三、FC实验测试第3天的环境测试中,雌性AD小鼠的静止时间(42.8s,6.4~120.0s)明显长于雄性AD小鼠(3.1s,0~17.4s);声音测试中,雌性AD小鼠的静止时间(117.7s,80.4~158.9s)明显长于雄性AD小鼠(91.0s,57.4~118.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的环境测试中,雌性AD小鼠的静止时间(30.3s,1.5~57.2s)明显长于雄性AD小鼠(5.4s,0~31.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第7天的声音测试中,雌性与雄性AD小鼠的静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讨论瑞典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突变(APPSwe)和PSEN1基因的外显子9缺失(ΔE9)的转基因小鼠在6月龄时开始出现Aβ淀粉样斑块,可模拟AD的病理生理学,与正常小鼠比较表现出学习和记忆障碍[4]。AD小鼠早期神经病理改变发生在海马和嗅皮质(颞叶内侧),后期出现于中颞叶[5]。基于这种病理学特征,认知障碍的早期表现为海马和内侧颞叶依赖的情景记忆(短时记忆),后期表现为参考记忆、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障碍等。但现有的行为学测试较少涉及短时记忆,因此检测结果都是不全面的,特别是在AD早图2Barnes迷宫检测6月龄AD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性别差异11121314训练天数0255075100进入暗室时间(s)F=1.424P=0.24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芸;梁轩;王古岩;李天佐;;条件恐惧实验用于评价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性别差异的实验研究[J];北京医学;2019年08期
2 唐军;徐海伟;周光纪;李达兵;杨利;;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2期
3 赵四海;楚雍烈;郑华东;杨鹏辉;陈正兰;朱虹;范江霖;刘恩岐;;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2转基因小鼠的制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4 刘光泽,熊一力,贾彦征,王洪敏;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提呈功能的初步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0年06期
5 焦庆安;;人类功能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轻链/Tac转基因小鼠中的表达[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1988年05期
6 山村研一;陈泊;;用转基因小鼠作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89年05期
7 鲍丹;董伟;张旭;刘宁;高珊;张海涛;高翔;葛文平;吕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血压动态分析[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5年10期
8 于才勇;刘芳芳;郭俊;宫卫东;鞠躬;王键;;一种红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建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9 杜静;全雄志;赵海平;董伟;张连峰;秦川;;脑组织特异表达胆囊收缩素转基因小鼠的建立[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7年11期
10 王洪;六周龄转基因小鼠的消耗与死亡[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忠;转基因小鼠乳腺表达人瘦蛋白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2 李巍;天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訾晓渊;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转基因小鼠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4 刘家云;siRNA对HepG2 2.2.15细胞和转基因小鼠中HBV的基因表达及复制的抑制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李汇华;人载脂蛋白AI转基因小鼠抗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病理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6 余立清;重组人ApoA-I基因转基因小鼠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7 张庆玲;LMP1转基因小鼠构建及功能初步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8 张舒;人β-防御素-2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抗菌功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王岚;乙型肝炎病毒(adr亚型)全基因组转基因小鼠的建立[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陈永艳;HBV转基因小鼠肝脏免疫损伤高度敏感的天然免疫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录;靶向血小板凝血因子Xa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功能鉴定[D];杭州师范大学;2018年
2 付明阳;miR-31转基因小鼠的构建及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8年
3 朱文华;转HCMV ie2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参与免疫抑制机制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8年
4 陈喜英;甘丙肽过表达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5 李振林;视蛋白基因启动子—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建立[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6 范祥;SOD2小鼠模型的构建及鉴定[D];大理大学;2017年
7 李静;AT1a受体对雌雄小鼠肾脏钠氯共转运体(NCC)功能的影响[D];成都医学院;2017年
8 马玉;调控表达HCVNS5B蛋白小鼠模型的建立[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9 纪小珍;巢蛋白过表达调控细胞增殖促进小鼠胚胎心脏和脑的生长发育[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10 彭健豪;HB-EGF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和功能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52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85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