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疟原虫动力素蛋白Pfdyn功能研究及感染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膜蛋白质组检测数据分析
【学位单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R382
【部分图文】:
ChemilumineseeniSEApAss盯kit购自Bioseienees公司。三、质粒载体质粒pEGFP一N(I图1)由袁建刚教授实验组惠赠;质粒载体pGEM一TA载体购自Invitrogene公司(图2);质粒载体peDNA3.1(+八)(图3);质粒载体pET3oa由本室保存(图4);质粒载体pSEApZ一Control购自CLONTECH公司(图5)。
pGEM一-Tvecotr结构及多克隆位点
三、质粒载体质粒pEGFP一N(I图1)由袁建刚教授实验组惠赠;质粒载体pGEM一TA载体购自Invitrogene公司(图2);质粒载体peDNA3.1(+八)(图3);质粒载体pET3oa由本室保存(图4);质粒载体pSEApZ一Control购自CLONTECH公司(图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兴相;恶性疟原虫离体培养产生的抗原[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5年03期
2 刘禧礼;;信阳地区一九七四年——一九七八年恶性疟流行情况及防治[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79年02期
3 姜维纬;;恶性疟原虫在适应体外连续培养前后对药物的敏感性[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4年02期
4 邱持平;;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对营养物的需要Ⅲ.对基本营养物和抗代谢物的进一步观察[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6年06期
5 郑璇;刘祥焜;黄吉林;杨恒胜;张贵宁;;贵州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敏感性的调查及抗氯喹恶性疟原虫株地区防治效果的观察[J];贵州医药;1987年06期
6 高大庆;;用重复DNA克隆作为种特异性探针检测恶性疟原虫DNA[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8年01期
7 王省良;人血清抗体对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抗原Pfs48/45决定簇的应答及其与配子体携带者传染性的关系[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3年02期
8 冯笑川;大范围现场试验中人工合成疟疾疫苗SP566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3年03期
9 李高德;瞿逢伊;;疟原虫抗氯喹机理的研究现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1993年02期
10 吴银华,许云良,顾亚萍,罗国湘;基因组、克隆重组DNA探针平行检测恶性疟原虫的初步研究[J];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志富;恶性疟原虫动力素蛋白Pfdyn功能研究及感染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膜蛋白质组检测数据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2 杜承;恶性疟原虫Pf332抗原的免疫原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会良;利用基因组数据库筛选恶性疟原虫抗原候选基因[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4 姚朗;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DNA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学特征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5 张冬梅;恶性疟原虫主要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表达及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6 吴英松;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单抗制备及疟疾诊断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7 姜道宏;核盘菌Ep-1PN菌株毒力衰退及生防潜能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1999年
8 张敏;采用RNA干扰技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蔡启良;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构建并优化筛选抗恶性疟原虫多表位人工抗原DNA疫苗[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10 滕国生;琥珀八氢吖啶与盐酸埃他卡林药代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辉;中缅边境恶性疟原虫的态型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2 陈华;复方萘酚阿奇对延缓恶性疟原虫抗性的实验性研究[D];大理学院;2011年
3 王恒业;恶性疟原虫对新复方抗疟药双氢青蒿素/哌喹敏感性现场体外微量测定方法研究[D];大理学院;2010年
4 夏伟;平菇病毒dsRNA检测、脱毒及传播途径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吕东;马铃薯甲虫脯氨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其dsRNA的发酵生产[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韩静;麦胚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表达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虹;黄瓜花叶病毒dsRNA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陈曈;恶性疟原虫半胱氨酸蛋白酶FP2的抑制剂筛选及其活性机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9 宋杰;恶性疟原虫MSP1、MSP2基因分型及氯喹抗性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10 徐颖;dsRNA对家蚕核多角体病(BmNPV)复制的抑制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63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863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