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成人依恋影响大学生抑郁的心理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9 08:13
  依恋理论认为,亲密关系(亲子依恋和成人依恋)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基础。比如,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理论认为,个体早年的经验会逐渐内化和稳定为有关自我、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型,对个体的发展发挥持久的作用。内部工作模型对个体的影响广泛,包括人际联结、情绪调节、个性特征等多个方面。国内外有些研究发现,高品质的成人依恋对缓解抑郁情绪有积极的作用,反之亦然。但是这些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比如依恋的核心假设(内部工作模型理论)缺少经验检验,研究样本较小,多变量研究较少。鉴于上述状况,本研究拟对成人依恋和抑郁的关系进行系统、大规模的研究,主要完成以下五个任务:(1)考察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基本情况。(2)考察大学生抑郁的基本状况。(3)考察成人依恋同自尊、信任他人的相关性,并考察自尊、信任他人在成人依恋影响社会支持、情绪稳定性、宜人性等变量中的中介作用。(4)考察成人依恋影响大学生抑郁的中介机制,并构建成人依恋影响抑郁的多因素路径模型。(5)运用叙事心理疗法的观念和技术对模型中的中介因素进行干预,并对干预效果和有效因子进行分析。本研究以1677名中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 

【文章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1 依恋研究的源起
    2 童年期依恋
        2.1 童年期依恋的影响因素
        2.2 内部工作模型
    3 成人依恋
        3.1 成人依恋的相关概念
        3.2 成人依恋的类型和维度
        3.3 成人依恋对大学生的影响
    4 抑郁
        4.1 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流行病学现状
        4.2 抑郁的理论研究
        4.3 影响大学生抑郁的因素
    5 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
        5.1 成人依恋与心理病理的关系
        5.2 成人依恋与大学生抑郁
    6 已有研究的局限
    7 研究的总体构想
        7.1 研究内容
        7.2 研究方法
    8 研究意义
        8.1 理论意义
        8.2 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特征分析
    1 引言
    2 目的
    3 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统计方法
    4 结果
        4.1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总体状况
        4.2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5 讨论
        5.1 成人依恋的总体水平
        5.2 成人依恋回避维度的性别差异
        5.3 成人依恋焦虑的家庭所在地差异
        5.4 成人依恋回避维度的家庭经济状况差异
        5.5 成人依恋类型的父母婚姻状况差异
    6 结论
第三部分 大学生抑郁的特征分析
    1 引言
    2 目的
    3 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统计方法
    4 结果
        4.1 大学生抑郁的总体状况
        4.2 大学生抑郁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5 讨论
        5.1 大学生抑郁的总体状况
        5.2 大学生抑郁的性别差异
        5.3 大学生抑郁的年级差异
        5.4 大学生抑郁的父母婚姻状况差异
    6 结论
第四部分 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的检验
    1 引言
    2 目的
    3 方法
        3.1 对象
        3.2 材料
        3.3 统计方法
    4 结果
        4.1 成人依恋对内部工作模型的影响
        4.2 成人依恋影响社会支持、情绪稳定性、宜人性的路径模型
    5 讨论
        5.1 成人依恋与自尊、信任他人的相关关系
        5.2 自尊与信任他人的相关
        5.3 成人依恋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模型
        5.4 成人依恋影响情绪稳定性的中介模型
        5.5 成人依恋影响宜人性的中介模型
    6 结论
第五部分 成人依恋两维度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机制
    1 引言
    2 目的
    3 方法
        3.1 对象
        3.2 材料
        3.3 统计方法
    4 结果
        4.1 回归分析
        4.3 成人依恋影响抑郁的路径模型
    5 讨论
        5.1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抑郁的相关
        5.2 自尊、信任他人对抑郁的影响
        5.3 社会支持、情绪稳定性、宜人性对抑郁的影响
        5.4 成人依恋、自尊、信任他人、社会支持、情绪稳定性、宜人性影响抑郁的路径模型
    6 结论
第六部分 心理干预:成人依恋影响大学生抑郁的心理机制模型应用
    1 引言
    2 目的
    3 方法
        3.1 个案来源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方法
    4 一例抑郁女生的个案访谈
        4.1 被访谈者的基本情况
        4.2 访谈方案
        4.3 具体访谈过程
    5 结果
        5.1 干预前后依恋、自尊、信任、人际支持、情绪稳定性、宜人性、抑郁量表得分差异
        5.2 部分受访者对访谈的反应与评价
    6 讨论
        6.1 个人访谈效果的讨论
        6.2 叙事疗法对大学生抑郁干预效果的讨论
        6.3 思考与启发
    7 结论
第七部分 总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独立学院大学生成就动机现状调查[J]. 韩培.  继续教育研究. 2013(10)
[2]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成人依恋关系[J]. 邓伟,马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10)
[3]恋爱经历对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及人生观的影响[J]. 张云喜.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4]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大五人格的关系[J]. 王乾宇,冯琳琳.  淄博师专学报. 2013(02)
[5]大学生情绪调节的认知策略、外显自尊、人格特质与社交焦虑的关系[J]. 金晓雨,肖晶,崔丽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04)
[6]大学生依恋、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朱伟,陈国法,王催春,吴小翠.  现代预防医学. 2012(23)
[7]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卢莎,赵富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11)
[8]中国汉族女性复发性抑郁症患者大五人格特征的对照研究[J]. 甘照宇,王继辉,钟智勇,张晋碚,韩自力.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2 (08)
[9]大学生依恋类型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倪珊珊,李成齐.  教育教学论坛. 2012(S3)
[10]女校大学生大五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 赵淑媛,蔡太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07)

博士论文
[1]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 魏义梅.吉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依恋、述情障碍与抑郁的关系[D]. 杨红君.中南大学 2009
[2]大学生成人依恋现状及其与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D]. 王宇.辽宁师范大学 2008
[3]大学生抑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尧菊.四川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66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966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1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