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侧颅底表面坐标系定位乙状窦-横窦交汇区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建立侧颅底表面坐标系定位乙状窦-横窦交汇区的解剖与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准确定位横窦-乙状窦交汇区内下点(IMTS)侧颅底表面坐标系统的建立方法及该坐标系统在乙状窦后人路开颅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成人颅骨标本42例(男20例,女22例),以颧骨额突与颧弓上缘交点(A点)、颧弓上缘与乳突上嵴交点(B点)和乳突尖(C点)为基本点;连接A、B两点,并向枕部方向在侧颅骨表面作一延长线,定义为X轴,向后(枕部方向)为正方向;经C点在颅骨表面作X轴的正交垂线,定义为Y轴,向下为正方向;定义两线的交点为原点。定义IMTS点到X轴的垂直距离为IMTS-y(mm),到Y轴的垂直距离为IMTS-x(mm)。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采用上述坐标系统定位IMTS,并开展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术9例,其中听神经瘤5例,面肌痉挛3例和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1例。结果 IMTS-x:男性左侧为(21.76±3.14)mm,右侧为(24.28±4.19)mm;女性左侧为(22.25±2.72)mm,右侧为(24.41±3.52)mm。IMTS-y:男性左侧为(4.27±2.27)mm,右侧(4.58±2.36)mm;女性左侧为(2.38±2.48)mm,右侧为(3.65±3.67)mm。统计分析显示,男性右侧IMTS-x明显大于左侧(P0.05);男性左侧IMTS-y明显小于女性(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组9例患者术中均准确暴露出横窦下缘和乙状窦后缘。结论在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手术中,该坐标系统能准确定位IMTS,有实用价值。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颅脑手术 乙状窦后人路 横窦-乙状窦交汇区内下点
【分类号】:R322.81
【正文快照】: 在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准确定位乙状窦-横窦 交汇区内下点(inferomedial point of transverse- sigmoid sinus jimCti0n,IMTS)的内下缘极其重要。关建孔置于该点,可以暴露出横窦下缘和乙状窦后缘,对减少术中骨质缺失和静脉窦出血意义重大临床上,我们发现颧骨额突与颧弓上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民;改良乙状窦后及其扩展入路进展[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3年01期
2 孙志强;张琴;邢连梅;王建琴;茹祥政;;乙状窦后径路脑底手术31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18期
3 孙品芳,郭敬珍;乙状窦后径路入路术式配合[J];天津护理;1995年04期
4 何世培;乙状窦感染(附17例分析)[J];广东医学;1995年03期
5 吴臣义;兰青;;幕上下乙状窦前迷路后锁孔入路的设计与显微解剖学研究[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6年06期
6 姚齐;乙状窦位置前移2例报告[J];苏州医学院学报;1982年03期
7 李军;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88年09期
8 李海红;甄英伟;马文群;李利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解剖及临床研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2年03期
9 王君玉;廖建春;胡国汉;施小恬;党瑞山;刘环海;姚琪;;内窥镜辅助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应用解剖[J];解剖与临床;2007年03期
10 张伟俊,徐瑾,叶瑛;乙状窦和脑板的X线测量及其临床意义——附280例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武庆;;乙状窦缩窄术治疗静脉源性耳鸣[A];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张妍;掌孝荣;;乙状窦前人路双骨瓣开颅切除岩斜区脑膜瘤手术配合[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3 王超;;横窦、乙状窦术前简易定位[A];2013年贵州省神经外科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孙家强;韩德民;李永新;龚树生;臧洪瑞;王彤;;内镜辅助联合乙状窦后幕下小脑上听觉中脑植入锁孔入路研究[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岩松;改良乙状窦前经迷路内侧入路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建立侧颅底表面坐标系定位乙状窦-横窦交汇区的解剖与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5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455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