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异基因骨髓单个核细胞多次输注诱导免疫耐受的初步研究
本文关键词:小鼠异基因骨髓单个核细胞多次输注诱导免疫耐受的初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尝试短期免疫抑制剂联合多次骨髓单个核细胞的输注诱导免疫耐受的可能性。 方法:以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不同的小鼠C57BL/6为受体,BALB/c为供体,建立异基因骨髓移植动物模型。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sA组、BMT组、CsA+BMT组。CsA组、CsA+BMT组小鼠分别于实验第1-3、7-9、13-15天给予环孢素A,5mg/kg, q12h。BMT组和CsA+BMT组受体小鼠分别于实验第3、9、15天行供体BALB/c小鼠的骨髓细胞移植,每只小鼠每次移植5×106个骨髓单个核细胞。3次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第14天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送检嵌合体和皮肤移植。记录MLR刺激指数(SI)与移植皮片存活时间。 结果: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BMT组、CsA+BMT组的刺激指数(SI)与正常对照组和CsA组相比明显受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BMT组与CsA+BM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CR方法行嵌合体检测结果显示CsA+BMT组嵌合体检出率为(50%),BMT组嵌合体检出率为(20%)。皮肤移植结果证实,BMT(15.60±1.82天)与CsA+BMT组(21.40±2.88天)小鼠的皮肤移植物的平均存活时间均长于对照组(11.00±1.87天)(P0.05)。CsA+BMT组与BMT组相比皮片存活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三方KM小鼠皮肤移植物的平均存活时间(11.80±1.48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sA+BMT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短期免疫抑制剂联合多次骨髓单个核细胞的输注是可能诱导免疫耐受的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骨髓单个核细胞 免疫耐受 环孢素A 皮肤移植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92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3-4
- 目录4-5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前言8-10
- 材料与方法10-16
- 结果16-20
- 讨论20-24
- 结论24-25
- 参考文献25-27
- 图片27-29
- 综述:骨髓移植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29-38
- 参考文献35-38
- 致谢38-39
- 作者简介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品;黄建鸣;李戈;;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诱导免疫耐受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年04期
2 张春阳;史其新;李晨光;张大田;姜华茂;万双艳;;联体共生诱导免疫耐受对大鼠肾功能的影响[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刘磊;刘作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18期
4 翟光地;沈振亚;;异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胸腺修饰诱导免疫耐受的可行性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曾春林;肖序仁;;造血干细胞输注诱导免疫耐受的现状及展望[J];医学研究杂志;2008年10期
6 李春霞;司传平;高慧婕;明建扩;付嘉;孙闵;;苏木水提物在同种皮肤移植中诱导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1年02期
7 朱振新;李元新;;骨髓输注联合共刺激阻断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06期
8 曹京燕;李呼伦;彭海生;乔慧;孙博;杨硕;王菁华;刘玉梅;李国忠;;鼻黏膜诱导免疫耐受预防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机制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6年03期
9 王冬梅,裴雪涛;“超剂量”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0年08期
10 陈柏松;徐玉东;马颜文;崔海山;钟淑琦;马月秋;赵太平;;诱导免疫耐受治疗佐剂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J];解剖与临床;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洋子;李巍;刘玉峰;;经皮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陈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田洋子;李巍;刘玉峰;;经皮诱导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4 焦治兴;倪少滨;陈起引;赵忠山;;门静脉供体细胞输注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姚程;谭业辉;王畅;周瑞莲;马宁;姜振宇;;大鼠胚胎期体内诱导免疫耐受后骨髓及皮肤移植研究[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6 邓为民;韩钦;尤胜国;张伟;葛薇;李长虹;马冠杰;邓鸿业;赵春华;;异基因骨髓源多能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形成稳定的嵌合体并诱导免疫耐受[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高淑英;张凤蕴;陈君平;王丽群;崔洪波;李殿俊;;经腹腔诱导免疫耐受抑制EAE的实验研究[A];庆祝黑龙江省免疫学会成立十周年(1993—2003)论文集[C];2003年
8 余雪松;黄赤兵;;口服CTB与MHC交联物延长移植物生存时间的研究[A];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郑智茵;陈均法;沈建平;周郁鸿;虞荣喜;高桥益广;;紫外线照射后树突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房佰俊;宋永平;张龚莉;魏旭东;胡杰英;赵春华;;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诱导免疫耐受的临床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海禹;经鼻给予热休克蛋白60诱导免疫耐受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郝春艳;HSP60诱导免疫耐受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3 窦科峰;⒈小鼠脾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⒉活体肝部分移植3例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4 樊彩斌;IKK2dn转染并负载供体抗原的受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王耘川;BMSCs联合骨髓移植建立嵌合体并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璇;HLA-G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诱导免疫耐受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2 张波;泡球蚴感染纯系小鼠诱导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3 王艳;小鼠异基因骨髓单个核细胞多次输注诱导免疫耐受的初步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3年
4 贾艳会;F蛋白的表达及其诱导免疫耐受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5 周瑞莲;胚胎期大鼠体内诱导免疫耐受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赵丽华;树突状细胞分泌的exosomes诱导免疫耐受功能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汪向飞;抗CD45RB抗体在诱导免疫耐受中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D];暨南大学;2010年
8 王山丘;Ⅱ型胶原和1a-羟基维生素D3联合诱导免疫耐受防治大鼠佐剂性关节炎[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9 刘潇聪;CTLA4Ig基因修饰人肝细胞株L02诱导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10 杨凯;T_(Reg)细胞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诱导免疫耐受作用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小鼠异基因骨髓单个核细胞多次输注诱导免疫耐受的初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6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456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