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弯曲菌遗传特征及格林—巴利综合征相关菌株脂多糖免疫原性及抗原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空肠弯曲菌遗传特征及格林—巴利综合征相关菌株脂多糖免疫原性及抗原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简称C. jejuni)为革兰染色阴性、微需氧的螺旋状弯曲杆菌。C.jejuni是主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以污染食物和水源,是目前发达国家食源性细菌导致腹泻的最主要的病原菌。发展中国家C.jejuni检出率夏秋季明显增高。C.jejuni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症状为腹泻、腹痛、发热等,多具有自限性,人群普遍易感。除肠炎外,该菌的感染还可导致菌血症、反应性关节炎、脑膜炎等并发症,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简称GBS)是C.jejuni感染后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虽然C.jejuni感染后导致GBS的概率只有0.1%-0.3%,但特异菌型菌株的感染,导致GBS的危险显著增加。以腹泻先驱症状的GBS患者中C.jejuni感染率高达85.0%。我国大部分GBS患者的发病与C.jejuni前驱感染有关,Ho TW等人报道在中国北方,76%的AMAN和42%AIDP患者血清中被证实存在C.jejuni近期感染。C.jejuni感染除了可以导致散发的GBS病例外,还可以造成GBS暴发,2007年和2011年分别在中国吉林省以及美国墨西哥的交界处发生了2起由C.jejuni感染造成的GBS暴发事件。故C.jejuni可以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给国家和个人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特异菌型及遗传特征的病原分析对于空肠弯曲菌感染导致GB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是GBS大多在感染C.jejuni后10-14天后发病,这时分离培养出病原菌已经非常困难,因此血清学特异抗体的检测就成为诊断的主要策略之一。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获得GBS相关菌株的遗传特异性及其致病因子-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简称LPS)的相关致病机理分析,为C.jejuni导致GBS的诊断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国际上已经有多个关于C.jejuni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然而有关中国C.jejuni尤其是与GBS相关菌株的遗传特异性的研究却不多。多株菌株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及资源共享使得设计高通量的基因芯片对菌株进行基因组水平的比较分析成为可能。本课题根据前期基因组水平比对分析的结果,设计了Combimatrix tiling CustomArrayTM90K芯片,芯片中包含本课题组自主测序菌株ICDCCJ07001的1673个ORF,目前发现与空肠弯曲菌耐药及致病性相关2个质粒共包含80个开放阅读框架(ORF),已经完成基因组测序的5株菌与ICDC07001比,菌株特异基因1783个ORF,以及与脂寡糖(lipooligosacchride,简称LOS)的合成相关基因簇7种、荚膜多糖(capsular sacchride,简称CAP)合成相关基因簇16种。利用该芯片对不同宿主来源的27株中国C.jejuni菌株进行基因组水平ORF分布特征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菌株的主要变异区域主要存在于与LOS、CAP合成相关的基因簇,与鞭毛修饰相关的基因簇,DNA限制/修饰相关的基因簇以及空肠弯曲菌Mu样噬菌体(Campylobacter Mu-like phage,简称CMLP)基因簇。基因组水平不同来源菌株ORF分布的聚类结果没有发现显著的宿主归因特点,但编码LOS的基因组成分析发现GBS菌株LOS合成相关基因组成具有共性特征。 C.jejuni感染导致GBS的致病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分子模拟学说,即C.jejuni细胞壁上的LPS结构与人神经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脂结构类似,C.jejuni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抗体与神经节苷脂抗原表位发生交叉反应而导致神经组织损伤。为获得我国GBS相关菌株致病机理及致病因子的致病特征,本研究通过应用结构明确的中国GBS相关菌株及纯化的LPS免疫动物,通过特异抗体的检测,分析中国菌株LPS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特点,获得中国菌株感染产生抗体的种类、抗体水平及其随时间变化情况等信息,为研究我国C.jejuni感染导致GBS的致病机制以及相关诊断方法及诊断试剂的研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显示特异结构LPS免疫产生抗体与特异神经节苷脂抗原发生免疫反应,随着时间增加,抗体水平升高,在免疫后111天,抗体达到最高水平。对GBS患者及对照人群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提示,特异结构LPS抗体作为抗原与全菌裂解液抗原相比,患者血清中针对特异结构的LPS抗原的抗体检测更具有特异诊断价值。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 格林-巴利综合征 遗传特征 脂多糖 免疫原性 抗原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78.3;R745.43
【目录】:
- 缩略词5-7
- 论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第一部分 空肠弯曲菌遗传特性分析12-36
- 前言12-13
- 材料方法13-21
- 结果21-33
- 讨论33-35
- 小结35-36
- 第二部分 GBS相关空肠弯曲菌纯化LPS免疫原性及抗原性分析36-60
- 前言36-38
- 材料方法38-48
- 结果48-58
- 讨论58-59
- 小结59-60
- 参考文献60-66
- 综述66-73
- 参考文献68-73
- 论文发表情况73-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军;祝长青;蒋原;金伟青;;空肠弯曲菌保存方法的比较[J];口岸卫生控制;2007年04期
2 张茂俊;张建中;;空肠弯曲菌耐药现状[J];疾病监测;2007年12期
3 邢丛丛;李震中;白欣立;徐飞;付金生;马海阳;李文倩;卢小卫;;空肠弯曲菌Penner O:19 galE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02期
4 陆磊;焦新安;黄金林;;空肠弯曲菌细胞致死性肿胀毒素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2年10期
5 邢丽萍;薛永春;杨月清;;空肠弯曲菌分型技术的研究进展[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年06期
6 罗伟中;黄明波;覃必辉;王家睦;;南宁市学龄前儿童粪便中空肠弯曲菌的分离与鉴定[J];广西医学;1983年06期
7 顾志学,刘晓霞,周志园,刘振延,张同成,田德华,王焕妞,谢根甫,盛伟华;空肠弯曲菌对动物感染侵袭的研究[J];苏州医学院学报;1985年Z1期
8 林业杰;程发稷;曾广达;;从苍蝇分离得空肠弯曲菌[J];福建医药杂志;1985年05期
9 闫倬云;;从蝇体分离空肠弯曲菌[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5年02期
10 周祖木;;南印度儿童中的产肠毒素空肠弯曲菌[J];预防医学情报;198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弓;黄金林;焦新安;;空肠弯曲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韩茜倩;师以康;王凤山;;在空肠弯曲菌表达N型糖蛋白的研究进展[A];山东省药学会2010年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高正琴;张强;邢进;王春玲;贺争鸣;邢瑞昌;;空肠弯曲菌套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光明;蔡慧农;曹敏杰;苏文金;;一种检测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空肠弯曲菌的新型方法[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薛峰;徐飞;陈颖;李震中;张睿;张常印;蒋原;李怀林;陆承平;;2006-2008年华东地区空肠弯曲菌动物源分离株分子分型研究[A];动物检疫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黄金林;许海燕;包广宇;张弓;刘佩红;姜峰;潘志明;刘秀梵;焦新安;;不同来源空肠弯曲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刘光明;蔡慧农;曹敏杰;苏文金;;一种检测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空肠弯曲菌的新方法[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君;刘秀梅;郭云昌;;鸡肉空肠弯曲菌标准制定过程中风险评估的应用[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10年第5期[C];2010年
9 祝令伟;郭学军;冯书章;;空肠弯曲菌蛋白质组学研究概述[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孙新婷;沈宝铨;侯凤琴;于岩岩;;北京地区空肠弯曲菌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繁玉;格林-巴利综合征分子研究有重大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茂俊;格林—巴利综合征相关空肠弯曲菌遗传特征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2 田新英;吉兰-巴雷综合征相关空肠弯曲菌的蛋白质谱特征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3 冯永嘉;空肠弯曲菌粘附蛋白基因工程疫苗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4 黄金林;我国部分地区鸡源空肠弯曲菌流行病学及运送flaA基因的壳聚糖纳米DNA疫苗免疫生物学特性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5 束晓梅;空肠弯曲菌galE基因变异株的临床意义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6 高玉兴;空肠弯曲菌脂多糖成分对周围神经致病机理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高林;空肠弯曲菌快速检测方法建立和应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2 杨静;空肠弯曲菌体外非理想条件下性状变化评估[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尹衍新;基于CjaA蛋白检测鸡空肠弯曲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建立及其单克隆抗体研制[D];扬州大学;2010年
4 高爱民;空肠弯曲菌铁相关受体基因序列的分析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5 林世永;实时定量PCR检测人类腹泻粪便中空肠弯曲菌的研究与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6 李文倩;C.jejuni在不同条件下的形态学变化及C.jejuni的分离[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7 郑扬云;食品中空肠弯曲菌的污染分布规律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8 朱利;空肠弯曲菌质粒研究初探[D];甘肃农业大学;2001年
9 瞿娟娟;不同来源空肠弯曲菌在4℃饥饿条件下能否进入活的但非可培养状态及其形态随时间的改变[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10 刘鲁冀;空肠弯曲菌灌胃经小鼠消化道排出后毒力及致周围神经病变能力变化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空肠弯曲菌遗传特征及格林—巴利综合征相关菌株脂多糖免疫原性及抗原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4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504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