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自杀未遂住院患者自杀行为的应激敏感模型初探

发布时间:2017-07-03 14:25

  本文关键词:自杀未遂住院患者自杀行为的应激敏感模型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自杀未遂 儿童期逆境 生活事件 应激敏感模型


【摘要】:目的:依据应激敏感模型,对自杀未遂住院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人群的儿童期逆境和负性生活事件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自杀行为和儿童期逆境、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 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儿童期不良经历(ACE)问卷和生活事件量表对自杀未遂住院患者64人及正常对照91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分别将ACE得分和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进行二分类,前者分为低儿童期逆境(ACE=0-1)和高儿童期逆境(ACE2),后者分为低负性事件(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4)和高负性事件(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4)。 结果: 1.自杀未遂住院患者自杀方式多为服药,第一次自杀年龄多在青年时,且多数为冲动性自杀。 2.两组在高、低儿童期逆境的构成比上存在显著差异,高儿童期逆境可显著提高自杀行为的危险度,OR=6.39,95%CI(3.07,13.31)。 3.两组在高、低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的构成比上存在显著差异,高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可显著提高自杀行为的危险度,OR=7.03,95%CI(3.25,15.22),且自杀组和对照组的负性生活事件主要来源于家庭生活方面。 4.高儿童期逆境增加了个体经历高负性生活事件的危险度,OR=3.04,95%CI(1.57,5.91)。 5.回归分析发现,调整年龄、性别后,高儿童期逆境是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OR=9.75,95%CI(3.83,4.83)。。 6.回归分析发现,调整年龄、性别后,高负性生活事件仍是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OR=6.79,95%CI(2.84,16.25)。 7.回归分析显示,高儿童期逆境情况下,低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即可显著增加自杀行为的危险度[OR=8.217,95%CI(1.75,8.67)],而无论儿童逆境水平如何,高负性生活事件均能显著提高自杀行为的危险度,但是在高儿童期逆境高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的情况下,自杀行为的危险度[OR=40.15,95%CI(9.21,175.12)]显著高于低儿童期逆境高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的情况[OR=5.47,95%CI(1.07,7.90)]。 结论: 1.儿童期逆境可显著增加个体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 2.儿童期逆境、负性生活事件均是自杀行为的危险因子。 3.儿童期逆境和负性生活事件的相互作用可提高自杀的发生风险,且该作用模式符合应激敏感模型。
【关键词】:自杀未遂 儿童期逆境 生活事件 应激敏感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46
【目录】:
  • 中文摘要10-12
  • ABSTRACT12-14
  • 符号说明14-15
  • 第一章 综述15-23
  • 1.1 自杀的概念15-16
  • 1.2 自杀的流行病学现况16-17
  • 1.2.1 美国自杀现况16
  • 1.2.2 欧洲自杀现况16
  • 1.2.3 亚洲自杀现况16-17
  • 1.2.4 全球自杀现况17
  • 1.3 自杀的影响因素17-20
  • 1.3.1 人口学因素17
  • 1.3.2 遗传因素17-18
  • 1.3.3 精神疾病18
  • 1.3.4 创伤18-19
  • 1.3.5 压力性生活事件19
  • 1.3.6 慢性疾病19
  • 1.3.7 保护性因素19
  • 1.3.8 影响因素的作用模式19-20
  • 1.4 自杀风险的评估20
  • 1.4.1 评价内容20
  • 1.4.2 评价工具20
  • 1.5 自杀的干预20-23
  • 1.5.1 药物治疗20-21
  • 1.5.2 认知和心理疗法21
  • 1.5.3 治疗和管理精神疾病21
  • 1.5.4 改善人际关系21
  • 1.5.5 针对中国国情的预防建议21-23
  • 第二章 前言23-26
  • 2.1 自杀行为与负性生活事件23-24
  • 2.2 自杀行为与儿童期逆境24
  • 2.3 负性生活事件和儿童期逆境24
  • 2.4 应激敏感模型24-25
  • 2.5 研究意义25
  • 2.6 研究假设25-26
  •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26-30
  • 3.1 对象26
  • 3.1.1 自杀组26
  • 3.1.2 对照组26
  • 3.2 研究工具26-28
  • 3.2.1 一般资料问卷26
  • 3.2.2 儿童期不良经历问卷26-27
  • 3.2.3 生活事件量表27-28
  • 3.3 调查方法28
  • 3.4 质量控制28-29
  • 3.4.1 调查员培训28
  • 3.4.2 过程控制28
  • 3.4.3 资料整理28-29
  • 3.5 统计方法29-30
  • 第四章 结果30-37
  • 4.1 自杀组自杀行为相关特征描述30
  • 4.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情况30-31
  • 4.3 两组儿童期逆境情况31-32
  • 4.4 两组负性生活事件情况32-34
  • 4.5 儿童期逆境和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34
  • 4.6 自杀行为与儿帝期逆境的logistic回归分析34-35
  • 4.7 自杀行为与负性生活事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35
  • 4.8 自杀行为与儿童期逆境和负性生活事件logistic回归分析35-36
  • 4.9 自杀行为的应激敏感模型分析36-37
  • 第五章 讨论37-41
  • 5.1 一般资料与自杀37-38
  • 5.2 儿童期逆境和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38
  • 5.3 自杀与儿童期逆境、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38-39
  • 5.4 研究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启示39-40
  • 5.5 创新性40-41
  • 第六章 结论41-42
  • 附录42-47
  • 参考文献47-54
  • 致谢54-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55-56
  • 附件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水源,周亮,徐慧兰;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二)自杀行为的概念与分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2 张敬悬;张艳;翁正;;山东省不同人群自杀死亡的特征:3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52期

3 杨林胜;张志华;吴红燕;孙业桓;;青少年抑郁与儿童期虐待和近期生活事件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2期

4 辛阔林;于明亮;;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有自杀倾向患者1例[J];西南国防医药;2011年06期

5 崔黎黎;孙婷婷;董光辉;;当代中国自杀及自杀行为流行病学特征及干预[J];医学综述;2009年23期

6 李献云,杨荣山,张迟,卞清涛,及惠郁,王玉萍,郑玉新,何凤生,费立鹏;自杀未遂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年04期

7 翟书涛;自杀原因的研究现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2年02期

8 阎燕燕,孟宪璋;童年创伤和虐待与成年精神障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9 王香玲;高文斌;;心理咨询师儿童期虐待和生活事件的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10 李献云,费立鹏,王玉萍,杨荣山,张迟,及惠郁,卞清涛,许永臣,马振武,何凤生;冲动性与非冲动性自杀未遂的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琴;安徽省医学生儿童期不良经历与相关风险行为的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自杀未遂住院患者自杀行为的应激敏感模型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自杀未遂 儿童期逆境 生活事件 应激敏感模型




本文编号:514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514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6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