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DNA甲基化与广西巴马地区长寿的相关性

发布时间:2017-07-03 22:24

  本文关键词:DNA甲基化与广西巴马地区长寿的相关性


  更多相关文章: DNA混合池 DNA甲基化 巴马 长寿


【摘要】:目的探讨DNA甲基化与巴马长寿的关系。方法在广西巴马县长寿家族中选取60例90~110岁老人组成长寿组,在非长寿家族中选取48~85岁的健康者60例组成对照组。抽取外周血2 ml,构建DNA混合池,利用Roche-Nimble Gen甲基化芯片技术对研究人群的全基因组进行扫描,使用SPSS17.0软件及在线分子功能注释系统(MAS)进行数据分析,P0.01视为甲基化程度较高的序列。结果共筛查出6 441个超甲基化位点,其中长寿组392个,对照组6 049个。高甲基化位点共涉及1 618个基因,长寿组有133个,对照组有1 485个。两组人群的高甲基化基因均涉及24个生物学功能,均以细胞过程、生理过程、生物调控为主。长寿组高甲基化基因涉及42个信号通路,对照组涉及156个信号通路。长寿组和对照组中均有与年龄相关性疾病有关联的高甲基化基因,长寿组中涉及较多疾病的基因有CCKBR、COL18A1、EGR3、H19、IL11、TIMP1、S100A1等;对照组中涉及较多疾病的基因有ACSL1、ADAMTS13、ADCY8、AHRR、ARVCF、ATP2A1、ATP5I、BCS1L、GCK、ITGA2B等。结论本研究利用芯片技术筛查获得了与长寿呈正相关和负相关的高甲基化位点、基因及其生物学功能分类、信号通路,为DNA甲基化和长寿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作者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西检验检疫局;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科学实验中心;
【关键词】DNA混合池 DNA甲基化 巴马 长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423,81060246)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1GXNSED018029) 2012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YCBZ2012012)
【分类号】:R394
【正文快照】: 广西巴马县是长寿之乡,本课题组之前曾探讨过DNA甲基化水平与巴马长寿的相关性,发现巴马人群和对照组的总体甲基化水平都呈增龄性下降,年龄与甲基化比值呈负相关,巴马县人群的DNA总体甲基化水平比对照组人群高,提示巴马长寿现象可能与该地区人群较高的DNA总体甲基化水平有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农清清;陈雪冬;何敏;覃健;张志勇;李春宏;容敏华;黎湘娟;;广西巴马长寿人群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检测[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08期

2 张志勇;李春宏;仇小强;农清清;何敏;覃健;蒋贵发;黄明立;;广西长寿地区人群白细胞DNA总体甲基化水平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12期

3 ;Role of BMP3 in progression of gastric carcinoma in Chinese peopl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肖明良;杨晓忱;钟润琪;谢朝霞;李君玲;周宇;田楠;袁红;赵宏;;艾灸对亚急性衰老小鼠脑细胞端粒长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3年01期

2 曾毅;;老龄健康影响因素的跨学科研究国际动态[J];科学通报;2011年35期

3 杨树林;杨帆;翟静;刘金同;张燕;陈刚;;山东省孤独症全基因组扫描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11期

4 ;DNA methylation and microRNAs in cancer[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年09期

5 David J. Bonda;Xinglong Wang;Hyoung-Gon Lee;Mark A. Smith;George Perry;Xiongwei Zhu;;Neuronal failure in Alzheimer's disease: a view through the oxidative stress looking-glass[J];Neuroscience Bulletin;2014年02期

6 Xiao-Li Tian;Yang Li;;Endothelial Cell Senescence and Age-Related Vascular Diseases[J];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2014年09期

7 李军;关健;王任直;王宁;;p66~(Shc)基因在人类长寿方面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8 栾萌;石姗姗;陈星;周鹏;常学润;王元训;陈刚;;山东半岛地区双相情感障碍20号染色体基因扫描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明良;钟润琪;谢朝霞;杨晓忱;李君玲;周宇;田楠;袁红;;艾灸“足三里”对亚急性衰老小鼠DNA影响的实验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2 艾澲;文勇立;泽让东科;傅昌秀;李善蓉;杨建梅;王永;李强;侯定超;路畅;张云;;Hox 8同源异型基因甲基化模式与金川多肋骨牦牛胸椎和腰椎变异的关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生态学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晓慧;TERT、VEG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体型与新疆维吾尔族长寿的关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2 徐琪;鸭CD8α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调控初步分析[D];扬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华裕;红水河流域长寿家系外周血白细胞染色体端粒长度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惠增骞;室间隔缺损血清标志蛋白质的筛查和鉴定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1年

3 梁桂云;SIRT6、PON1、HSP70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巴马长寿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4 张楠;巴马长寿研究信息系统的建立及GIS在巴马长寿人群空间分布研究中的应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黄倩倩;广西巴马居民SIRT6、HSP70、FOXO3A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6 康彦红;PON1遗传及表观遗传变异与双抗抗血小板治疗临床效应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7 朱淑英;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衰老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8 龙逢;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突变检测[D];济南大学;2013年

9 晁远;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10 郭娇;RNA氧化与线虫衰老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尹慧;黄代新;翟仙敦;杨庆恩;;HPLC法检测人外周血5-~mC含量及其与年龄相关性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2 黄克林;;世界第五长寿之乡——广西巴马长寿因素综合分析[J];广西医学;1993年01期

3 毛泽斌,张宗玉,童坦君;DNA去甲基化对细胞衰老的影响[J];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03期

4 白坚石,马晴,王萍,何忠效;S-腺苷酰L-甲硫氨酸 (SAM)对 HL-60细胞 DNA甲基化酶活力和甲基化水平的影响(英文)[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1年02期

5 毛泽斌,张宗玉,吴跃南,程之华;大鼠衰老过程中脑细胞DNA与c-Ha-ras原癌基因的甲基化[J];生物化学杂志;1994年05期

6 汤立旦;黄河;孙洁;吴怡春;来晓喻;朱园园;蓝建平;;端粒调控因子及端粒酶逆转录酶相关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02期

7 陈伟;陆祥;舒小林;李季蓉;;砷对大鼠生精细胞及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11期

8 ;Loss of heterozygosity and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ies of fragile histidine triad gene in gastric carcinom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6年23期

9 ;Relationship between nm23H1 genetic instability and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Chinese digestive system cancer patient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8年3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志君,陈林立;循环DNA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0年05期

2 吴伟,崔光华;DNA控释递送系统[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0年02期

3 ;几种线粒体DNA提取方法的比较[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11期

4 ;线粒体DNA损伤与修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11期

5 姚ng;夏立照;;安徽省3种常见蜚蠊基因组多态性DNA的研究[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1年01期

6 高春芳;王皓;高国华;宓庆梅;孔宪涛;;非同位素法分析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的三种方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年05期

7 吴晓平 ,张小如;线粒体DNA突变及其与衰老的关系[J];福建医药杂志;2002年06期

8 李伟文;线粒体DNA表达与损伤修复[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2年04期

9 张彦芳 ,耿惠杰;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病患者血清HBV-DNA的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18期

10 王煜,文曙,龙小艳,肖波;通过高温变性快速提抽DNA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金玲;吴玲玲;周剑章;林仲华;;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DNA的控电位杂交[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2 范新萍;;孕妇外周血中游离DNA的分级分离方法初探[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郑利雄;李放娟;吴育庆;张桂梅;何桂荞;熊峰;;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梅毒血清TP-DNA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邵勇;刘亭丽;张罡棋;朱晓青;;基于脱碱基位点设计的DNA单核苷多型的小分子识别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关明;;高分辨熔解技术在分子检验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6 ;DNA G-quadruplexes as potential anticancer drug targets[A];第一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暨生物物理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张新跃;;牧草DNA基因多态性研究与在草业中的应用[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Michael M.Yang;;FABRICATION OF DNA CHIPS FOR DIAGNOSTIC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A];首届粤港生物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邓用川;陈菊培;罗越华;李冠一;林栖凤;;红树DNA导入水稻引起的变异[A];植物分子育种——第四届全国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延;张成孝;;电化学发光检测DNA的初步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徐敏;DNA分子为何不稳定?[N];解放日报;2005年

2 刘工;DNA计算机微乎其微 功能强大[N];经济参考报;2002年

3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侯巧明;DNA识别遗传信息判断人[N];计算机世界;2001年

4 陈丹;以科学家研制出DNA计算机[N];科技日报;2001年

5 郭朝元;克隆永续经营的DNA[N];民营经济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翟永太 聂同钢;DNA“精确制导”[N];人民公安报;2006年

7 张梦然;首个近乎完全由人造“零件”搭建的DNA分子问世[N];科技日报;2008年

8 韩梁;DNA证据可伪造,刑案鉴定蒙阴影[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记者 郑晓春;可区分真伪DNA的检测技术问世[N];科技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艳红;以研制出新型DNA计算机[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伟;DNA条形码在中国榕小蜂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张凤梅;石英致DNA双链断裂修复的DNA-PKcs/JNK/p53信号转导通路[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3 蔡宏;新型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纳米材料在其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雪梅;含N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作用机理的电化学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6年

5 梁乐;功能DNA纳米结构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4年

6 王延峰;DNA计算中的编码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蒋伟;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核酸酶活性和DNA对其聚集的加速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鲁卫平;DNA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9 樊浩;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新方法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剑章;分子自组装固定DNA和DNA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应用[D];厦门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雪姣;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RNA的键合机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平红;一些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D];海南大学;2006年

3 郭爱敏;DNA分子电子结构及输运性能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李春宏;DNA甲基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广西巴马县人群白细胞DNA总体甲基化水平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5 罗兴;基于DNA自组装模型的最大团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杨青喜;一种高效检测石蜡切片中的DNA的方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7 冯媛媛;聚苯胺及其衍生物复合纳米材料在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8 赵剑;基于企业DNA视角的企业进化机制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0年

9 史庭燕;树状DNA放大技术在临床基因诊断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04年

10 杨培菊;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15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515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b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