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弓形束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7-13 17:06

  本文关键词:弓形束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神经纤维 磁共振成像 综述


【摘要】:弓形束是人类语言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是目前在体无创性显像大脑白质纤维束的最常用方法。本文对DTT在显像弓形束解剖结构和功能特性基础研究,以及神经外科手术临床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简要概述,但其准确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神经纤维 磁共振成像 综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81271515)~~
【分类号】:R322.8;R445.2
【正文快照】: 弓形束(AF)是人类语言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语言功能关系密切[1]。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是以扩散张量成像(DTI)为基础的白质纤维束重建技术,是目前无创性显示在体白质纤维束结构的最常用方法[2]。本文拟对DTT在显像弓形束解剖结构和功能特性基础研究,以及神经外科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云云;袁涛;全冠民;;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治疗前DTI评估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3年06期

2 吴锡;;弥散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3 汪林英;徐春生;李传富;杨骏;;脑功能偏侧性及其影响因素的fMRI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年02期

4 Dong Hoon Lee;Cheol Pyo Hong;Yong Hyun Kwon;Yoon Tae Hwang;Joong Hwi Kim;Ji Won Park;;Curvature range measurements of the arcuate fasciculus using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3年03期

5 张艳;宋志坚;;脑白质纤维束跟踪算法的研究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4年01期

6 许优优;冯远静;牛延棚;吴烨;;高阶张量反卷积非负约束的纤维方向分布估计方法[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4年07期

7 Woo Jin Kim;Nam-Jong Paik;;Lesion localization of global aphasia without hemiparesis by overlapping of the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4年23期

8 郭韬;刘倩薇;陈尧;杜亚丽;;脑磁图联合弥散张量成像在常规磁共振成像阴性的额叶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5年06期

9 王明磊;王鹏;夏新舍;黄雪莹;詹茸婷;郭艳红;朱凯;马辉;王晓东;夏鹤春;;DTI示踪皮质脊髓束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方案选择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5年04期

10 郑淞文;谭晓天;;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评估脊髓病变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会;人体心肌纤维的磁共振扩散成像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陈艳男;采用最优化方法的张量计算及其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燕浩;晚期熟练汉英双语学习者语法特征加工的神经特异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包立君;基于稀疏表达的人体心脏磁共振扩散张量图像的去噪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严序;磁共振成像实时运动校正方法与弥散成像相关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任贺成;高场强术中磁共振联合功能神经导航辅助切除侧脑室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的临床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7 张娜;高角分辨率成像中方向概率密度函数的估计[D];浙江大学;2012年

8 李梦君;高清纤维束成像定量研究颅内肿瘤及其周围区域神经纤维关系[D];中南大学;2014年

9 朱凤平;高场强术中磁共振影像功能神经导航联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定位脑运动传导通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10 连燕云;神经导航中MRI图像脑肿瘤自动检测分割及DT-MRI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先天性盲人脑解剖结构的VBM及DTI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郭志伟;基于扣带回的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结构功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龚津南;基于Matlab GUI的脑部核磁共振数据统计分析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潘君;基于统计模型的DTI神经纤维追踪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牛延棚;高分辨率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球面反卷积算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6 蔡梦臣;扩散张量成像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张红;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研究视放射病变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4年

8 汪林英;针刺左、右侧合谷穴脑功能偏侧性的fMRI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卫润斐;多模态神经导航联合皮层电刺激技术在中央区肿瘤中的临床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4年

10 韩云鹏;2型糖尿病慢性脑损害的多b值DWI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昕,俎栋林,李德军,包尚联,洪楠,杜湘珂;扩散张量MR成像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2 叶靖 ,许乙凯;脑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术及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5年05期

3 张帆;卢光明;李坤成;;影响扩散张量图像质量和相关参数测量准确性的因素[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05期

4 K.K.Tha;S.Terae;I.Yabe;T.Miyamoto;H.Soma;Y.Zaitsu;郭丽君;;应用扩散张量MR成像体内分区绘图:图解说明多系统萎缩白质显微结构异常[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年04期

5 吴占雄;蒋飚;章伟敏;朱善安;HE Bin;;基于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的脑组织3D分割算法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6 高燕军;王静;邬小平;马鸣岳;刘红生;杨军乐;;基于MRI-DTI的胼胝体微结构增龄性改变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年06期

7 郭雪梅;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年09期

8 叶靖;吴晶涛;王军;张萍;董颖;;磁共振扩散张量加权成像显示正常和病变肾脏的超微结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43期

9 张春燕;年龄相关性脑改变的常规MRI、磁化传递和扩散张量MRI表现:整个脑组织直方图分析研究Ⅰ[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4年02期

10 肖江喜,郭雪梅,王霄英,蒋学祥;头部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扫描方案的优选[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细香;李茂进;陈军;刘昌盛;;优化颈髓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扫描方案[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2 陈元园;赵欣;;基于DKI的脑神经结构特性参数的优化提取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谢志明;;幼儿瓜胺酸血症之脑部磁振造影扩散张量影像[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葳;常时新;陆建平;郝楠馨;杜育杉;王轶彬;宗根林;曹开明;胡曙光;;3.0T MR扩散张量纤维束追踪成像在脊髓压迫症中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易三莉;基于扩散张量成像的扩散张量估算及相关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章炜炜;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分析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5年

2 刘卫华;扩散张量数据处理及白质纤维追踪算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顾青平;3.0T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在下肢正常肌肉及骨骼与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价值[D];山东大学;2012年

4 赵欣;基于扩散张量的脑白质内神经纤维的重建算法[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376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5376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f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