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蠊病原体携带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蜚蠊病原体携带研究进展
【摘要】:蜚蠊是多种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媒介,携带着大量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本文主要对蜚蠊病原体传播的机制和病原体携带的具体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单位】: 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蜚蠊 病原体 携带
【基金】:温州市医药卫生科研项目(2011B048)
【分类号】:R384.4
【正文快照】: 蜚蠊(cockroach)是一种古老的昆虫,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蜚蠊是杂食性昆虫、爬行速度快,活动范围广,到处乱爬,还有边吃、边吐、边拉的习惯,因此其体内外难免要携带大量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据资料报道,1只蟑螂身上可携带14 000 000个细菌,蟑螂的1粒粪尿也带有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长明;邓同锋;马巧云;杨红兵;陈忠超;袁创;张朕;;商丘市首次发现蟑螂及其孳生带菌情况调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2 臧继荣;黄立业;王露梅;杨晋川;;徐州市蟑螂体表带菌状况调查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1年03期
3 陈涛,刘嘉蓉,刘勇,童骁;我国家居蜚蠊细菌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97年06期
4 林少杰;杨倬;;医院中蟑螂致病菌携带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04期
5 孟艳玲,佟淑芬;蟑螂传播疾病的探讨[J];医学动物防制;1995年04期
6 林英姿;崔玉宝;杨文;饶朗毓;潘婉;陈锦龙;;海南5城市蟑螂种类组成及其体表带菌情况调查[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8年01期
7 倪晓平,孙建荣,邱丽华,蒋辉权,寇宇;大肠埃希菌O157∶H7蜚蠊实验带菌消长的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2年01期
8 许海魁;刘宝录;宋秀平;胡淑琴;汪宏卫;高亚玲;陈秋梅;樊余庆;卢霞;余军;赵文博;;天水市城区蜚蠊密度及其带菌状况调查[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5年06期
9 宋秀平;刘起勇;吕京静;;北京地区2种常见蜚蠊带菌情况调查[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7年05期
10 李文华;顾杰;张延志;朱国强;卢雅松;申忠泽;;扬州口岸德国小蠊带菌情况调查[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晏容;刘晖;万启惠;;昆虫血细胞的形态分类及其免疫作用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2 李士根,甄天民,赵玉强,王新国,秦剑,王凤刚;酯酶滤纸法检测淡色库蚊抗药性的研究[J];地方病通报;2001年02期
3 李士根,公茂庆,王新国,赵玉强,刘永春,王凤刚,王怀位,孙传红,甄天民;不同品系淡色库蚊各发育阶段的非特异性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变化[J];地方病通报;2002年04期
4 张胜勇;郭宪国;;蚤类昆虫及其宿主协同进化的证据探讨[J];地方病通报;2007年04期
5 彭诚;王振海;黎唯;;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灭蚊、灭蝇防制效果初探[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2年01期
6 孙金;张锡平;赵庆武;;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患者对蟑螂变应原的反应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0年12期
7 孙金;张锡平;赵庆武;;蟑螂过敏原引发哮喘的防治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01期
8 朱彬彬;李慧甫;李枝金;;湖北三峡地区首次发现袋衣蛾[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年04期
9 刘晖;马元芬;晏容;贺莉芳;;感染大肠杆菌后家蝇幼虫浆血胞和粒血胞的变化[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10 杜江华;冯志勇;林森馨;邓国标;李敬;林伟松;;中山市农区害鼠发生动态与鼠害持续控制技术措施[J];广东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光华;姜志宽;;主要鼠源性疾病的流行概况与鼠的防控策略的探讨[A];纪念江苏省昆虫学会九十周年论文集粹[C];2010年
2 姜志宽;曾晓們;辛正;韩招久;赵彤言;董言德;钱坤;;蚊虫化学防治原则与实用技术[A];纪念江苏省昆虫学会九十周年论文集粹[C];2010年
3 姜志宽;辛正;曾晓們;赵彤言;董言德;韩招久;付学锋;;滞留喷洒技术[A];纪念江苏省昆虫学会九十周年论文集粹[C];2010年
4 吴光华;王忠灿;姜志宽;王莉;马冰滢;丁凌云;;肾综合征出血热与鼠的监测和防控[A];纪念江苏省昆虫学会九十周年论文集粹[C];2010年
5 陈戊申;吕伟传;王廷哲;杨炳长;叶临湘;;2006年深圳市有害生物防治行业现况调查[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薛宏俊;李慧甫;杜平;;宜昌市宾馆餐饮业蝇类密度调查[A];华中昆虫研究(第6卷)[C];2010年
7 荆秀昆;陶琴;方志华;陈菲;;诱捕器在档案害虫防治中的应用[A];回顾与展望: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8 吴光华;姜志宽;丁凌云;王莉;;主要鼠源性疾病的流行概况与鼠的防控策略的探讨[A];第25届全国卫生杀虫药械学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资料汇编[C];2008年
9 孙晨熹;王伟;李万龙;石正德;;5种杀虫剂现场灭蚊幼效果观察[A];第25届全国卫生杀虫药械学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资料汇编[C];2008年
10 王永明;辛正;刘慧媛;刘守钦;;白僵菌控制蟑螂的效果观察[A];第25届全国卫生杀虫药械学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资料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琳;淡色库蚊击倒抗性(kdr)相关钠离子通道基因多态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贺骥;淡色库蚊核糖体蛋白L22基因(RPL22)克隆及其与溴氰菊酯抗性关系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3 贺晨;多重PCR结合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国境口岸蜚蠊携带病原菌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田海生;用SSH结合cDNA芯片分离、鉴定淡色库蚊溴氰菊酯抗性相关基因*[D];南京医科大学;2001年
5 巩忠福;博落回杀螨活性成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6 孙兴滨;摇蚊幼虫生态学特征及其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张李香;啊氏啮小蜂Tetrastichus hagenowii(Ratzeburg)(膜翅目:姬小蜂科)繁殖生物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8 胡小邦;视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与抗药性/耐药性关系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9 王佳璐;艾蒿精油对白纹伊蚊的作用及卵黄发生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由晓飞;农业科技风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孙宏迪;家蝇M.domestica L.对敌敌畏抗药性选育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3 马云华;几类杀虫剂对麦长管蚜和绿盲蝽的温度系数及温度对主要代谢酶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4 霍京;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的种群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吴明玮;白纹伊蚊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片段简并引物PCR、克隆及鉴定[D];暨南大学;2001年
6 姚ng;安徽省三种常见蜚蠊可溶性蛋白质和基因组多态性DNA的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7 沈波;淡色库蚊抗性相关糜蛋白酶基因克隆及初步功能鉴定[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8 支国舟;蚊防御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新型卫生害虫杀灭剂“KR-100”的初步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9 钟伟;美洲大蠊对金龟子绿僵菌CQMa102菌株的免疫反应[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10 杨明夏;抗药性相关NYD-Ch和NYD-Tr基因表达与初步鉴定[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惠英,何泗新,罗静雯,刘大文,曹艇,陈建华,钟自鸣,廖玲,黎细妹;广东省首次从市售家禽家畜中检出O157大肠杆菌[J];疾病监测;2000年04期
2 赵云孝,成玉华,徐承龙,吴学究;南京市创建灭蟑螂先进市区技术总结[J];卫生杀虫药械;1999年03期
3 赵凯;蟑螂与人类疾病及其防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5年05期
4 李国太;阎峻;王芸;贾玉新;许海魁;刘旭红;申明星;;甘肃省蟑螂种群组成与区系调查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8年03期
5 邹建国;殷璐;李春生;戴兆明;;武汉始发列车蟑螂防治方法的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1年02期
6 张颖悟;细菌生化反应简易快速检验法[J];微生物学通报;1978年06期
7 何世川,张克勤,周薇;快速区别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简易方法[J];微生物学通报;1985年01期
8 陈涛,刘嘉蓉,刘勇,童骁;我国家居蜚蠊细菌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97年06期
9 林少杰;杨倬;;医院中蟑螂致病菌携带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04期
10 单丽娟,李远壁,葛凤台,李保军,侯凤玲,刘洪斌,马昱,何武;河北省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与流行病学调查[J];医学动物防制;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是;;衰老和感染性疾病[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6年04期
2 赵舒斌,,张玫华;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宁夏科技;1996年03期
3 张桂芳;氧氟沙星治疗感染性疾病40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年07期
4 刘敬忠;努力提高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水平[J];中华医学杂志;1997年10期
5 李永清;段招军;;Luminex xMAP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病毒学报;2010年02期
6 谭毓铨;蔡志超;;老年人的感染疾病(文献综述)[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0年01期
7 金珩,逮秀兰;氧氟沙星片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年07期
8 李慧珠,任麒朸,勇国良,孙海t ;亚健康与临床疾病病原细胞学快捷检诊研究[J];科学中国人;2004年04期
9 ;四川省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J];大自然探索;1997年03期
10 罗纳德·卡森;死亡的蔓延、特征和传播[J];医学与哲学;199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时军;王永怡;;免疫调节剂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王燕燕;;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疡科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吕萍;沈叙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与感染性疾病[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翁心华;;当前感染性疾病领域的一些热点与证据[A];第六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张华芳;应子勇;徐卫星;;感染性疾病对我国居民的危害性探讨[A];2008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罗超应;郑继方;谢家声;罗永江;李锦宇;辛蕊华;王贵波;;动物感染性疾病治疗的困惑与科学观念转变[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陶然;华春珍;胡颖姿;尚世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在儿童常见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8 姜敏;;重视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合理治疗感染性疾病[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首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娄国强;;糖皮质激素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李小珊;王咏梅;闵晓雪;田苏艳;陈细武;;中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应注意的问题[A];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海青;我们该怎样对抗感染性疾病[N];人民日报;2003年
2 王小衡;幼儿感染性贫血莫惊慌[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3 ;加强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刘文山;发热与疾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于长水;致病双因素 防治两途径[N];健康报;2007年
6 高威荣;全市第三届肝病及感染性疾病学术研讨会在肿瘤医院召开[N];武威日报;2008年
7 ;感染性疾病检测酝酿革命[N];中国医药报;2002年
8 袁立新 吴志华;专家关注“新出现的感染性疾病”[N];中国医药报;2005年
9 吕 斌;老年人要警惕感染性疾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10 马志高;发热与疾病[N];民族医药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佳佳;1627例儿童肝功能损害病因及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2 王艳华;住院小儿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病原流行趋势调查[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3 玛丽叶古·阿吾提;272例发热待查的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4 韦永孜;不明原因发热107例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5 李晓庆;CRP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先天免疫临床意义[D];蚌埠医学院;2011年
6 刘爱妮;脐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婴儿期感染性疾病的关系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马玉坤;核因子-κB在中耳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暨南大学;2008年
8 黄守先;中枢性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数据库建立及应用[D];兰州大学;2012年
9 夏浩;131例不明原因发热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10 缪媛媛;不明原因发热病因分布及临床特征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602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602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