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新生大鼠骨骼肌肌源性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和鉴定

发布时间:2017-08-14 21:30

  本文关键词:新生大鼠骨骼肌肌源性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和鉴定


  更多相关文章: 肌源性干细胞 差速贴壁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原代培养 生长曲线


【摘要】:目的:肌源性干细胞(muscle derived-stem cells,MDSCs)移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研究深受关注,传统的治疗方法长期疗效不理想且并发症多,随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干细胞移植成为肌肉组织损伤修复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为SUI的根本治疗带来希望。其中MDSCs倍受关注,它是肌肉中一种高度未分化的多潜能干细胞,具有体外分裂增殖快、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和移植后存活率高等特点。并且取材资源丰富,操作方便,安全性高,是一种理想的种子细胞。由于肌肉组织中MDSCs数量少,所以MDSCs的分离和体外培养是进行移植的关键。本实验运用改良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出MDSCs,通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鉴定,并对其体外培养进行密切观察,掌握稳定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方法,为将来移植治疗SUI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方法: 1骨骼肌细胞的消化分离:实验动物为清洁级新生SD(Sprayue-Dawley)大鼠,雌雄不限。75%酒精浸泡窒息处死后,取下四肢骨骼肌并剪成碎块(约1mm~3),PBS缓冲液吹打冲洗,静置后去除上清液,加入约2倍体积的混合酶(2.4u/ml Dispase II、0.5%I型胶原酶,2.5mmol/L CaCl2),37℃水浴箱消化约1小时,加入生长培养基终止消化,过滤后离心弃上层液,重悬细胞后进行培养(37℃,5%CO2)。 2MDSCs的分离、纯化和培养:培养2小时后贴壁细胞记为PP1,将上层液中未贴壁的细胞吸出后继续培养。24小时后,贴壁细胞记为PP2。每24小时进行差速贴壁培养,直到获得PP6。PP6培养3天后换液,每2~3天换液1次,待70~80%融合后传代培养。用0.25%胰蛋白酶消化细胞,加入胎牛血清终止消化,按1:2的比例进行传代培养。 3MDSCs生长曲线的测定:取MDSCs传代培养的一代、四代和七代细胞,0.25%胰酶消化后,以3×10~4个/ml的密度接种于24孔培养板,每日随机选取3孔进行细胞计数,共记录8日,取平均值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4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接种密度对MDSCs生长的影响:取MDSCs传代细胞,调节细胞密度分别为2、4、6、8、10、12、15×10~5个/ml,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培养48小时后,每孔加入20ulMTT(5mg/ml),37℃避光培养4小时后弃上清液,每孔加入100ul二甲基亚砜(DMSO),振荡10分钟使结晶物完全溶解,在490nm处检测吸光度值。 5MDSCs的鉴定:对获取的MDSCs(PP6)以及MDSCs传一代、四代、七代进行Desmin、Sca-1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PP1~PP6进行Desm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以成纤维细胞作为阴性对照,在显微镜下观察,以胞膜和/或胞浆内出现棕黄色颗粒判定为阳性,每组选取不同的视野进行计算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6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MDSCs的消化、分离、纯化和细胞形态 骨骼肌经过混合酶消化后得到肌纤维碎片、骨骼肌细胞、血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等的混合物,用差速贴壁法将快速贴壁细胞与慢速贴壁细胞逐步分离,便可获得MDSCs。PP1、PP2以成纤维细胞为主,细胞数量多,贴壁迅速,增殖快,5天左右完全融合;PP3、PP4以肌细胞为主,数量减少,增殖较快,1周左右完全融合;PP6贴壁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多为小圆形或梭形,体积较小,折光性好,增殖缓慢,另有少量悬浮的细胞。培养72小时后细胞数量增多,呈现梭形或纺锤形,有小克隆团形成,分散生长在瓶底。1周左右细胞明显分裂增殖,数量增多,密度增加,形成众多细胞团,呈簇状生长,细胞簇之间有明显的界限,贴壁细胞展开生长呈梭形、纺锤性或多角形,细胞质少,胞核增大。10天左右细胞继续增殖,呈长梭形,细胞之间相互融合,细胞簇体积增大并相连成片,细胞间隙变小。2MDSCs传代细胞的生长曲线 生长曲线呈现S形,经过滞留期、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培养2天内细胞分裂扩增不明显,生长速度较慢;3天后细胞扩增明显,生长速度加快,进入对数生长期;6天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生长变慢,进入平台期。传第一代细胞增殖速度快于传四代和七代细胞,同时随传代次数增多,细胞增殖速度逐渐下降。3不同接种密度对MDSCs生长的影响 在一定细胞数范围内,吸光度数值与细胞数成正比。在1×10~6个/ml密度接种时吸光度值最大,细胞数量最多,活性较好,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和传代培养。4MDSCs的鉴定 MDSCs对Desmin和Sca-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呈阳性表达,,光镜下胞膜胞浆呈现棕黄色,成纤维细胞呈阴性反应。PP1~PP6中Desmin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P6中两者阳性表达率均在90%以上。MDSCs传一代、四代和七代的细胞中均对Desmin和Sca-1均呈阳性表达,表达率均在80%以上。 结论: 通过改良混合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技术(preplate),可以获得新生SD大鼠的MDSCs,传三代内的MDSCs分裂增殖显著,细胞活性较好,生长速度较快,在合适的接种密度和培养条件中细胞分裂增殖最好,可获得较多数目的细胞,Desmin和Sca-1可以鉴定MDSCs,传至第七代的细胞仍保持较高的活性。
【关键词】:肌源性干细胞 差速贴壁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原代培养 生长曲线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29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前言11
  • 材料与方法11-16
  • 结果16-19
  • 附图19-28
  • 附表28-30
  • 讨论30-35
  • 结论35
  • 参考文献35-38
  • 综述 骨骼肌肌源干细胞的特性及应用的研究进展38-50
  • 参考文献46-50
  • 致谢50-51
  • 个人简历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施向挺;刘颖;华咏;陈卫华;王跃闽;;大鼠腓肠肌肌源细胞的培养与鉴定[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2 叶锦;靳风烁;陈锦;王鹏;梁培禾;聂志林;李黔生;;大鼠肌源性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14期

3 丁维进;唐乙;宋艳玲;苏志达;李翠;刘安堂;胡霞;江华;;应用改良差速贴壁法和有限稀释技术分离培养小鼠来源肌源干细胞[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36期



本文编号:674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674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d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