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Toll样受体4激活对B细胞活化因子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Toll样受体4激活对B细胞活化因子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间充质干细胞 促免疫功能 LPS TLR4 BAFF
【摘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BMMSC)在其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 TLR)激活状态下,可以分化为两种亚型MSC1和MSC2。MSC1型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TLR4激活后其可以增高表达促进T淋巴细胞功能的分子,而TLR3激活后的MSC即MSC2型可以产生抑制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因子。BMMSC在不同TLRs激活下分别具有促进或者抑制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能力逐渐引起关注,并且TLRs激活后是否会影响BMMSC对B淋巴细胞功能相关的研究比较少。本课题主要研究了人和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不同种类的TLRs激活后对其产生的B淋巴细胞活化分子(B cell-activating factor belonging to the TNF family, BAFF)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和小鼠的BMMSC的TLR4激活可以增高BAFF的表达,而TLR2和TLR3则对BAFF的表达没有影响,且该现象与MSC1和MSC2亚型分别具有的对免疫系统不同的作用相一致。并且NF-ΚB, p38 MAPK和JNK三条通路均参与了BAFF的产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定的TLRs激活后可以产生促进B淋巴细胞功能的因子,可以进一步研究BMMSC的促免疫功能及特定亚群,以便可以更好地应用于治疗免疫相关的疾病中。第一部分人和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培养、特性鉴定目的 分离、培养人和小鼠BMMSC,并鉴定其多向分化能力以及免疫表型方法 分别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细胞筛选法分离人和小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P3-P5代细胞。用成脂肪培养基持续诱导14天,倒置显微镜观察拍照,并用油红O染色检测其脂滴的形成。用成骨细胞培养基诱导21天后倒置显微镜观察拍照,并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检测其诱导结果。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面分子标志。结果 人和小鼠BMMSC在培养第14天左右细胞达90%融合,呈长梭形涡样生长。人和小鼠BMMSC诱导第14天油红O染色显示胞浆内的脂滴被染成亮红色。人和小鼠BMMSC成骨诱导第21天后可检测到胞质中含较多紫蓝色碱性粒酸酶颗粒。流式细胞术检测P3代小鼠BMMSC细胞表面标志分子,结果显示小鼠BMMSC弱阳性表达CD106,强阳性表达Sca-1 (stem cell antigen-1)、CD44,并且不表达血细胞的标志CD34、CD45、CD31。同样的方法检测P3代人BMMSC细胞表面标志,结果显示人BMMSC均高表达CD90、CD44、CD105,而不表达血细胞的标志CD34、CD45、CD31。第二部分TLR2和TLR4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能力影响的比较目的 研究TLR2和TLR4对小鼠BMMSC的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zymosan作为TLR2的激动剂,LPS作为TLR4的激动剂。分别诱导小鼠BMMSC成脂肪和成骨分化,每两天换液一次,换液同时分别加上述TLRs激动剂(1μg/ml)。并分别于诱导后14天、21天检测其成脂,成骨分化效果。结果 诱导同时加TLRs激动剂的实验组在诱导第14天用油红O染色检测,胞浆内的脂滴被染成亮红色。诱导同时加TLRs激动剂的BMMSC在成骨诱导第21天可检测到胞质中含较多紫色碱性磷酸酶阳性颗粒。TLR2和TLR4激活均不影响小鼠BMMSC的成脂和成骨分化能力。第三部分TLR2, TLR3, TLR4对人和小鼠间充质千细胞B细胞激活因子(BAFF)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目的 研究TLR2, TLR3,和TLR4激活对人和小鼠BMMSCB细胞激活因子(BAFF)的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先用0,0.1μg/ml,0.5μg/ml,1μg/ml,5μg/ml,10μg/ml浓度的LPS作用于小鼠BMMSC48小时。用zymosan, LPS (1μg/ml)分别刺激小鼠BMMSC 48小时。用zymosan, Poly(I:C), LPS (1μg/ml)分别刺激人BMMSC48小时。用封闭实验验证TLRs受体的作用,分别使用TLR2,和TLR4的封闭抗体anti-TLR2和anti-TLR4以2μg/ml的浓度37-C分别作用30分钟,接着分别用TLR2和TLR4的激动剂分别刺激48小时后检测BAFF的表达。用三种TLR4通路的抑制剂PDTC (Pyrrolidinedithiocarbamic acid, NF-κB通路抑制剂),SP600125(JNK通路抑制剂),SB203580(p38 MAPK通路抑制剂),以1μM的浓度37-C分别作用30分钟,接着用LPS作用(1μg/ml)刺激48小时,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上述几组细胞的BAFF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法观察NF-κB通路激活后该蛋白的核转位现象。结果BAFF的表达并不完全是剂量依赖性增高,当LPS的作用浓度为1μg/ml时小鼠BMMSC的BAFF表达最高。小鼠BMMSC的TLR4激活后,BAFF表达上升2-3倍(p0.05),而TLR2激动剂作用后,BAFF表达只有少量上升(p0.05)。人BMMSC的TLR4激活后,BAFF表达上升2-3倍(p0.05),而TLR3和TLR2激动剂作用后只有微量上升,且没有统计学意义。TLR4封闭后BAFF下降了53.2±12.2%(p0.05)。NF-κB, JNK通路和p38 MAPK通路抑制后BAFF表达比TLR4激活分别下降了90.4±2.4%,87.0±7.2% and 97.9±4.8%。综上所述,本研究(1)鉴定了分离的人和小鼠原代BMMSC的特性。(2)选用zymosan和LPS分别作为TLR2和TLR4的激动剂,二者均不影响小鼠BMMSC的成骨,成脂分化能力。(3)小鼠和人BMMSC的TLR4通路激活后,其BAFF的表达增高了2-3倍。而TLR2和TLR,3激活后没有影响BAFF的表达。(4),JNK通路,NF-κB通路和p38 MAPK三条通路均参与了BAFF的产生过程。(5)TLR4通路激活后,NF-κB通路有核转位现象。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促免疫功能 LPS TLR4 BAFF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29.2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0
- 前言10-12
- 第一部分 人和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培养、特性鉴定12-20
- 材料和方法12-15
- 结果15-19
- 讨论19-20
- 第二部分 TLR2和TLR4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20-24
- 材料和方法20-21
- 结果21-23
- 讨论23-24
- 第三部分 TLR2,TLR3,TLR4对人和小鼠间充质干细胞B细胞激活因子(BAFF)表达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探讨24-39
- 材料和方法24-29
- 结果29-35
- 讨论35-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3-44
- 附录44-46
- 附录1 英文缩略语44-45
- 附录2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45-46
- 综述46-54
- 参考文献52-5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隗黎丽;吴华东;熊六凤;;柱状黄杆菌对草鱼TLRs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2 廖萌;严孙杰;;成骨细胞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3年03期
3 李致宏;马振刚;李晚军;刘军;韩冰;李田;潘国庆;李春峰;周泽扬;;感染家蚕微孢子虫的蚕体血淋巴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及质谱鉴定[J];蚕业科学;2013年05期
4 余梦辰;李斌;周红;;内毒素识别、内化及清除相关受体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3年29期
5 赵雪;梁志清;白纪红;林秋香;张茂华;彭名人;;高脂饮食法构建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雌雄TLR4及IL-6表达的差异[J];广东医学;2013年24期
6 黄标通;周新民;龙建平;;Toll样受体基因多态与肿瘤易感性的研究进展[J];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03期
7 马思慧;杨欢;吴天成;崔焕忠;张辉;李雨萌;洪盼;郑鑫;;Toll样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8期
8 张谊;何自标;陈晨;鲜红;张明;;TLR4在妊娠异常终止中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7期
9 马佳男;敬海峰;张春梅;董友杰;何海涛;韩旭;费瑞;;低分子壳聚糖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对TLR_4表达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5期
10 褚源;王巧民;;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Wei Long;Jinhang Zan;Zewei Zhou;Xin He;Jin Jin;Saijun Fan;Peixun Liu;;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for Binding Interaction of TLR5 with Flagellin[A];第二届国际计算科学与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Jing Tian;Han Cen;Yan Ma;Jing Li;De-Guang Wang;Chen-Chen Feng;Rui-Xue Leng;Hai-Feng Pan;Dong-Qing Ye;;A PELI1 polymorphism contributes to the risk of nephriti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A];安徽省2011年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萍;蒙古马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研究及脾脏表达谱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2 薛雪;AQP4基因缺失对中脑TGF-β产生的影响及其与帕金森疾病的相关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3 王晶晶;中华绒螯蟹免疫致敏现象及相关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4 王雷雷;扇贝补体相关分子的结构及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5 赵敏;高脂饮食对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和炎症的影响及低脂膳食干预效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王蓓;EV71拮抗I型干扰素产生的分子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7 周业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非结构蛋白NSP1、NSP2和NSP4免疫抑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王进;Toll样受体9信号通路在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肝癌肝内转移和生长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1年
9 郑志坤;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在一氧化氮预处理对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过程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朱紫祥;p53在I型干扰素介导的先天性抗甲型流感病毒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达;鼠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对牛金黄色葡萄球菌GapC蛋白的免疫增强作用[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3年
2 徐汉阳;拟南芥EFR与黑腹果蝇SCOT蛋白重组表达、纯化及晶体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3 乔红秀;病毒及质粒DNA刺激后小鼠肌细胞内IFN-β与PD-L1的表达情况[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4 吴翠红;PM_(2.5)急性暴露对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5 李元;不同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卵圆细胞生物学差异及自噬的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6 殷小磊;布拉氏酵母菌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7 邓玲玲;益生菌代谢产物对TGEV感染IPEC-J2细胞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8 肖丁良;肺炎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SPLUNC1表达的变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颖君;树,
本文编号:678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678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