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介导人瓣膜间质细胞产生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的建立
本文关键词:过氧化氢介导人瓣膜间质细胞产生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的建立
更多相关文章: 过氧化氢 人瓣膜间质细胞 氧化性应激 细胞模型
【摘要】:目的建立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介导的瓣膜间质细胞(valve interstitial cells,VICs)氧化应激模型,为心脏瓣膜病始发机制的研究以及未来抗氧化治疗药物筛选提供细胞学模型。方法将分离培养的原代人主动脉瓣VICs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分别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和普通培养液+不同浓度梯度(0、50、100、300、500、800、1 000μmol/L)的H2O2进行培养。采用H-E染色、MTT比色法、AnnexinⅤ/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存能力和凋亡的发生。结果处理24h后,MTT结果显示各组VICs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2O2浓度在50、1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升高(P0.05),随后细胞存活率随H2O2浓度升高开始下降,在800μmol/L时出现快速降低的拐点,此时细胞存活率为(69.8±8.3)%,1 0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降为(14.3±11.0)%。H-E染色显示在800μmol/L时VICs形态皱缩,胞核固缩。流式细胞检测则进一步证实800μmol/L时VICs出现明显凋亡,此时多为中晚期凋亡。结论 H2O2最佳作用浓度为800μmol/L,作用时间为24h,在该条件下可成功建立氧化应激细胞模型。
【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
【关键词】: 过氧化氢 人瓣膜间质细胞 氧化性应激 细胞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471,81370335)~~
【分类号】:R542.5;R-33
【正文快照】: Establishment of oxidative stress model with human valve interstitial cells mediated by H2O2XIONG Pu-xi,HAN Lin*,LIU Xiao-hong,GONG De-jun,PAN Wei-jun,XU Zhi-yunDepartment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Changhai Hospital,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普熹;刘晓红;韩林;;活性氧参与心血管钙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亚民;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DTC)抑制尿毒症大鼠主动脉钙化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跟假牙说再见[J];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3年11期
2 朱耀东;刘延庆;;中药抑制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年06期
3 贾金铭;马卫国;焦拥政;王家辉;罗少波;张琚;张智松;;癃必消胶囊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01期
4 贾后军;童卫东;刘宝华;;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与干细胞因子/c-kit信号途径关系[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2期
5 刘芳君;邓春;郭春宝;符州;;肺内上皮-间质转化机制在小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作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2年05期
6 夏宇红;瞿俊杰;贺银燕;万小平;;小鼠子宫内膜原代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的优化分离和培养[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年07期
7 周正任;;IL—11及其生物学作用[J];日本医学介绍;1991年10期
8 姚小丹;张景红;;肾小管与间质因子在肾炎进展中的作用(一)[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3年01期
9 邢益祥,牛俊杨,王志华;脐部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报告[J];现代康复;1997年03期
10 莫曾南,陈坚;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诱导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生成的抑制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俊伟;;炎症反应在间质损害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肾脏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专题讲座汇编[C];2004年
2 黄旭;赵丹;王佐妤;张明亮;赵鹏;严志强;韩燕飞;陆红丽;许文燮;姜宗来;;家兔门静脉间质细胞自发性节律性内向电流特性[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静静;刘廷;王守建;董晓光;王宜强;;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间质转化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贾金铭;马卫国;焦拥政;;中药癃必消胶囊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A];第5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暨男科提高班讲义[C];2007年
5 张红旗;;Telocyte首次在猪的血液中被发现[A];中国解剖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3年
6 宿学家;刘维永;陈文生;顾春虎;欧阳辉;卫向阳;;bFGF对犬隐静脉间质细胞体外培养细胞内钙及钙化的影响[A];全国第九届心脏学会第十二届心功能学会《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王小娟;弭艳红;郭璇;郭建生;饶文娟;徐寅;;舒胃汤对FD大鼠血清干细胞因子及胃窦部间质细胞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周春华;;对IgA肾病间质纤维化的认识[A];中华医学会肾脏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专题讲座汇编[C];2004年
9 彭御冰;周娟;李玉华;王忠;李润生;;含间质细胞的前列腺癌裸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生殖药理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长平;西班牙 世界首例间质细胞移植心脏手术成功[N];人民日报;2007年
2 乔蕤琳 陈英云;哈医大医学遗传学研究室喜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N];北方时报;2011年
3 杨孝文;英科学家计划用干细胞培育牙齿[N];北京科技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卫国;癃必消胶囊对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2 王鲜忠;仔猪睾酮合成快速调节机制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3 王今朝;肾炎止血丸对IgA肾病肾小管间质损伤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陈志强;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有效中草药的筛选及其机理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5 张米;miR-30b调控主动脉瓣退行性钙化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6 江磊;Th1样细胞因子和机械力协同作用诱导tenascin-C在分离风湿性心脏瓣膜间质细胞中表达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茜;间质流膏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刘莉娜;远志与厚朴配伍对小鼠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李飞凤;核转录因子Snail调控二氧化硅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型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张红娟;大鼠睾丸间质祖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其移植后生长情况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5 张瑞城;柳氮磺吡啶对单侧输尿管梗阻肾间质改变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肖爱娇;C-myb对hCG诱导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生成的影响[D];江西医学院;2003年
7 李晓东;来氟米特对梗阻性大鼠肾间质NF-κB和VCAM-1表达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8 张焕巧;整合素连接激酶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间质中的表达及意义[D];石河子大学;2007年
9 朱国贞;对人类IgA肾病间质小管的炎性细胞浸润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10 龚自力;骨髓间质细胞移植促进缺血性脑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97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997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