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6 18:05

  本文关键词: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19世纪末开始至20世纪中期,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果实的美国经济体制正在急速的发展。这是美国社会的大转变时期,从哲学角度来看也是美国社会价值观的重塑时期。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而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引发了大批学者的重视。在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之中,杜威提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他一方面吸收了黑格尔、达尔文以及詹姆斯等人的部分思想,形成了起自己的“经验”哲学,同时以其“经验”哲学为基础,构建了他的整套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体系。所谓杜威的“实用主义”政治哲学是基于其对“民主”概念的重新讨论为核心来展开的。其“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则是基于其“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为中心展开的。本文从实用主义的发展,杜威实用主义的基本概念为出发。通过边研究理论边结合实际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希望能借以指导实践。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被认为是美国人皮尔士,其从创建一套适合各个学科的科学逻辑思维的角度提出了著名的皮尔士原则,即“考虑一下,我们的概念的对象,在实际意义上可能有些什么效果。这样的话,我们关于这些效果的概念就是我们关于这个对象的概念的全部。”如果说皮尔士提出了实用主义的基本概念,那么威廉·詹姆斯则明确了这一概念。他吸收了皮尔士的理论,并写作了《实用主义》。自此“实用主义”则真正意义上作为哲学流派开始出现在学术界。詹姆斯结合自己的“意识流”丰富了实用主义的认识论理论,即经验主义。同时主张以科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如果说皮尔士给实用主义提供了可供开拓的基本理论,詹姆斯使实用主义形成了一种哲学流派,那么杜威则建立了实用主义哲学的整个理论大厦。杜威以其“经验主义”出发,构建了其实用主义哲学体系。其中还包括“工具主义”真理观,“实验主义”的研究方法论,“新个人主义”的自由观及民主观,并提出了其教育理论和政治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批判了传统西方哲学的二元论观点,强调了经验的作用,并重新定义了经验的概念。杜威把经验作为一个整体,认为其中包括了有机体和有机体所处的具体环境。经验的主体不仅仅是人的意识,他包括人、经验获得的过程,经验获得的具体场景,以及经验的对象,并包括由此产生的具体结果。杜威对经验的理论观点决定了其哲学的特点。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包括三个特点:实用性,实践性和探究性。首先,由于从经验出发,经验的来源是生活,而经验的核心是人。所以理论是否实用,或者说理论是否能够让人在生活中取得所希望的效果则成了理论合理与否的标准。所以理论的实用性则成为了其理论的标志性特点。其次,杜威理论的实用性和其理论基因决定了其理论的方法必须是实践。实际上实用主义的几个里程碑式的哲学家都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背景,由此可见他们对实践的重视也可想而知。同时立足于生活的实用主义不可能不重视实践。再次,实用主义事实上并没有提出明确的世界观,他提出的应该称作是一套方法。实用主义并不认为其了解世界的本源,他本身也并不否认其他哲学家提出的世界观。正如后世的评价,如果哲学是一栋房子,不同的哲学和宗教思想都在不同的房间当中,而实用主义哲学则是外面的走廊。这种符合论的真理观也是实用主义的探索性特点。最后本文也根据前人的观点,从哲学层面、教育方面,政治方面论述了其哲学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本文通过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重新研究外国哲学思想包括杜威思想的基础上,对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进行了谨慎、客观的梳理和研究。从实用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出发,结合当时美国的社会特质,分析杜威是如何对实用主义哲学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并对杜威实用主义的哲学概念进行了简要陈述。我们以其工具主义、实验主义、经验主义及个人主义为重点阐述了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梳理了杜威实用主义的结构组成,分析了杜威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价值观,讲述了实用主义的政治哲学以及教育哲学所包含的哲学意义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并通过对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特点描述,系统的讲解了杜威实用主义的理论内容。通过对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理性分析和研究,结合其哲学特点,从理论角度上客观的对杜威实用主义哲学进行了简要评价。从哲学、教育、政治三个方面,合理的分析了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而使我们更加系统的了解了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并使我们在对杜威思想的学习上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关键词】:杜威 实用主义 理论内容 评价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712.5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一、绪论10-14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10
  • (二)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0-11
  • (三) 国内外文献综述11-14
  • 二、实用主义在美国的形成和发展14-17
  • (一) 实用主义的理论背景14-15
  • (二) 实用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5
  • (三) 杜威对实用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15-17
  • 三、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的内容,结构与特点17-29
  • (一)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内容17-20
  • 1. 工具主义17-18
  • 2. 经验主义18-19
  • 3. 实验主义19
  • 4. 个人主义19-20
  • (二)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结构20-26
  • 1.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真理观和价值观20-21
  • 2. 杜威实用主义的政治哲学21-23
  • 3. 杜威实用主义的教育哲学23-26
  • (三)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特点26-29
  • 1. 实用性26
  • 2. 实践性26-27
  • 3. 探究性27-29
  • 四、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评价29-34
  • (一)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合理性29-31
  • 1. 不断发展进步的真理观29
  • 2. 提升教育的宽度和深度29-30
  • 3. 利于合理推进民主进程30-31
  • (二)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局限性31-34
  • 1. 哲学上容易陷入诡辩主义31-32
  • 2. 难以实践的教育思想32
  • 3. 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32-34
  • 总结34-35
  • 注释35-36
  • 参考文献36-39
  • 致谢39-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泉江;理性看待美国实用主义哲学[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2 刘志安;;实用主义哲学和粗俗实用主义泛滥问题探析[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刘妍妍;马岳勇;;美国本土哲学——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择业的影响探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11期

4 邸俊燕;;论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及对我国现实的影响[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5期

5 彭顺;;实用主义哲学的心理学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2年12期

6 王勤田;“四人帮”和实用主义哲学[J];天津师院学报;1977年06期

7 黄岭峻;试论实用主义哲学对中国近代学术研究的影响[J];安徽史学;1995年03期

8 江峡;论美国近代知识分子对实用主义哲学形成与发展的贡献[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黄启祥;刚柔之际的哲学追求——试论詹姆斯实用主义哲学的居间性[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赵红;美国的民族精神与实用主义哲学[J];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启祥;;刚柔之际的哲学追求——试论詹姆斯实用主义哲学的居间性[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丕洋;;评胡适的真理观[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庞丹;秦书生;梅其君;;杜威哲学中的系统整体论思想探析[A];“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4 程党根;;激进经验主义:一种别样的经验主义[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张宇燕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高程;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2 ;实用主义哲学及其代表人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3 撰稿人:田光远;走出梦游,在敞开性中追求新知[N];社会科学报;2003年

4 本报特约评论员;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N];新清华;2004年

5 刘悦笛;阿瑟·丹托:一位值得关注的分析哲学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王成兵;杜威哲学萌发新的生长点[N];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玉凤;实用主义哲学的起源与发展[D];辽宁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廖心洁;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对福列特动态行政管理思想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贞;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安家乐;浅析詹姆斯实用主义哲学[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晨;反二分思维下的事实与价值[D];山东大学;2006年

5 朱丽莉;美国社会转型下的约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52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7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