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墨子兼爱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11:24

  本文关键词:墨子兼爱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时局动荡不安,社会制度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生产力不断提高,文化思想百家争鸣。墨子作为小生产者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主张,其中尤以兼爱思想最为突出,兼爱思想是墨学的核心,墨子的其他社会主张均由此推演出来。兼爱思想有着多重渊源,如源于尧舜禹说、源于儒学说、源于清庙之守说与独创说。兼爱思想以修身、兴利除害为目的。其主要内容为:“兼以易别”——以平等取代不平等,非攻以兼爱——反对不义攻伐,主张明诛;尚贤以兼爱——任人唯贤,以资爱贤;“尚利贵义”——坚持义利并重。兼爱思想的实现途径是“兼君亲行”及“天志”的震慑。兼爱思想具有实践性、利他性、辩证性、阶级性和空想性等特征。 墨子兼爱思想受到了儒家学者的猛烈批判。孟子认为兼爱思想严重危机到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秩序,骂墨子为“无父”之徒;韩愈坚持辟墨,主张“孔墨相用”;朱熹将墨子兼爱思想视为儒家的“异端”;王阳明批驳墨子兼爱思想不能称为“仁”。兼爱思想在受到儒家批判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认可和吸收。董仲舒新儒学主张引“利”入“爱”,对儒家差等之爱有所突破;《礼记》提出的小康大同社会的美好理想也是对墨子兼爱尚贤思想的改造;《太平经》开“墨道并举”之端;黄老之学也吸收墨子兼爱思想,形成了“慈惠以爱人”的道德观;梁启超对墨子兼爱交利关系和促进社会和谐之政治作用也作了肯定。 墨学及兼爱思想的历史命运极富戏剧性。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墨同为“显学”,但由于墨家自身组织的缺陷、兼爱思想本身的局限性、儒家学派以及以后封建统治者的反对,墨子兼爱思想在汉以后逐渐衰微,几乎成了“绝学”。只是到了近代,随着西方自由、平等、博爱、民权等观念的传入,有识之士在探索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发现以兼爱为核心的墨家思想很与这一历史要求相合拍,墨子兼爱思想受到推崇,并呈现出一股的复兴之势,由于其从根本上不能适应中国社会需要而终究没有再发展起来。但是,墨子兼爱思想对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启示,,若加以批判地吸收,则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和谐,乃至国际间的平等互利、和平相处和合作交流。
【关键词】:墨学 兼爱 仁爱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2-092;B2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引言9-17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9-11
  • 1.1.1 研究目的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研究现状及论文结构11-15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4
  • 1.2.2 论文结构14-15
  • 1.3 论文创新点及研究流程15
  • 1.3.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5
  • 1.3.2 论文研究流程15
  • 1.4 论文研究方法及难点15-17
  • 1.4.1 论文研究方法15-16
  • 1.4.2 研究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措施16-17
  • 2 墨子兼爱思想的产生17-28
  • 2.1 兼爱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7-22
  • 2.1.1 兼爱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18-19
  • 2.1.2 兼爱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19-21
  • 2.1.3 墨子自身经济地位和阶级立场21-22
  • 2.2 兼爱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22-25
  • 2.2.1 源于尧舜禹之说22-23
  • 2.2.2 源于儒学之说23-24
  • 2.2.3 源于清庙之守与独创之说24-25
  • 2.3 兼爱思想提出的目的25-28
  • 2.3.1 兼爱以修身25-26
  • 2.3.2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26-28
  • 3 墨子兼爱思想的主要内容28-44
  • 3.1 兼以易别28-33
  • 3.1.1 兼别之辩29-30
  • 3.1.2 爱无差等30-32
  • 3.1.3 对等互报32-33
  • 3.2 非攻以兼爱33-36
  • 3.2.1 兼爱禁攻33-35
  • 3.2.2 明诛尚爱35-36
  • 3.3 尚贤以兼爱36-39
  • 3.3.1 任人爱贤36-39
  • 3.3.2 以资爱贤39
  • 3.4 尚利贵义39-44
  • 3.4.1 善恶之标准39-41
  • 3.4.2 兼爱之规范41-44
  • 4 墨子兼爱思想的实现及其特征44-59
  • 4.1 兼爱思想在墨学中的地位44-48
  • 4.1.1 墨学思想的主要内容44-46
  • 4.1.2 兼爱思想是墨学的核心46-48
  • 4.2 兼爱思想的实现途径48-54
  • 4.2.1 兼君之表率48-50
  • 4.2.2 墨子之躬行50-51
  • 4.2.3 天志之明判51-54
  • 4.3 兼爱思想的主要特征54-59
  • 4.3.1 兼爱思想的实践性54-55
  • 4.3.2 兼爱思想的利他性55-56
  • 4.3.3 兼爱思想的辩证性56
  • 4.3.4 兼爱思想的阶级性56-57
  • 4.3.5 兼爱思想的空想性57-59
  • 5 墨子兼爱思想的后世评价59-76
  • 5.1 后世儒家对兼爱思想的批判59-66
  • 5.1.1 孟子对兼爱思想的批判59-62
  • 5.1.2 韩愈对兼爱思想的批判62
  • 5.1.3 朱熹对兼爱思想的批判62-65
  • 5.1.4 王阳明对兼爱思想的批判65-66
  • 5.2 后世学者对兼爱思想的认可66-76
  • 5.2.1 董仲舒新儒学对兼爱思想的吸收66-70
  • 5.2.2 《礼记》对兼爱思想的改造与吸收70-72
  • 5.2.3 《太平经》对兼爱思想的吸收72-73
  • 5.2.4 梁启超对兼爱思想的肯定73-76
  • 6 墨子兼爱思想的命运及其现代启示76-92
  • 6.1 兼爱思想从“显学”到“绝学”76-83
  • 6.1.1 从“显学”到“绝学”的表现77-78
  • 6.1.2 从“显学”到“绝学”的原因78-83
  • 6.2 兼爱思想从“绝学”到短暂“复兴”83-87
  • 6.2.1 从“绝学”到短暂“复兴”的表现83-85
  • 6.2.2 从“绝学”到短暂“复兴”的原因85-87
  • 6.3 兼爱思想的现代启示87-92
  • 6.3.1 兼爱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88-90
  • 6.3.2 兼爱思想对构建和谐国际伦理关系的启示90-92
  • 结论92-94
  • 参考文献94-99
  • 后记99-10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10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绍明;墨子“兼爱“思想的局限性[J];成都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2 马佳妮;;墨子的国际伦理思想浅析[J];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贺更行;墨子伦理思想的历史流布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3年06期

4 柴艳萍;郭建;;古代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道德与文明;2007年03期

5 窦炎国;;墨子政治伦理思想评析[J];道德与文明;2009年03期

6 郭琰;陈江进;;自爱与兼爱——墨子伦理思想的内在困境与出路探析[J];道德与文明;2010年02期

7 李冬梅;;墨子“兼爱”伦理观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翁美琪;;先秦儒墨“相用相近”说辨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9 解启扬;20世纪墨学研究述要[J];管子学刊;2000年03期

10 邱竹;邹顺康;;墨子义利观之考辨[J];道德与文明;201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强;《墨子》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墨子兼爱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7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b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