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中国高中英语学习者语篇连贯特征迁移研究——以英汉时空性差异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7-12-21 16:10

  本文关键词:中国高中英语学习者语篇连贯特征迁移研究——以英汉时空性差异为视角 出处:《中国外语》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英语学习者 语篇连贯 迁移 主位推进 时间性 空间性


【摘要】:本文采用主位推进理论,对中国高中英语学习者和同龄英国本族语者议论文的语篇连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高中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的主位推进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以跳跃型和平行型为主,后者以延续型为主。通过量化对比和案例分析,本文发现上述差异缘于英汉两民族在思维层面的不同时空偏好,中国高中英语学习者语篇连贯迁移特征昭示了汉语的块状性和离散性结构迁移。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英汉语的时空性差异对二语习得的影响”(15JJD7400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33.41
【正文快照】: 1引言语言迁移缘于目标语与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尚未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Odlin,1989:27),是目前用以解释中介语现象的主要视点。但是,时下关于中介语的研究一般仅聚焦于现象至现象的迁移(蔡金亭,2015),而尚未顾及语言发展的两端,即忽视目标语与母语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旭琳;语篇连贯与学生写作中的错误[J];孝感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李万立;;析语篇连贯[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成祖堰;刘文红;;语篇连贯的关联性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4 程晓堂;;基于语篇连贯理论的二语写作教学途径[J];中国外语;2009年01期

5 蒋庆胜;王琳;;也谈语篇连贯[J];海外英语;2011年08期

6 王晓俊;;浅析认知心理视阈下的语篇连贯对比[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2期

7 蒲度戎;论语篇连贯(英文)[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韩志刚;语篇连贯的认知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01年03期

9 何永国;;语篇连贯的三种阐释视角[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10 夏娟;;翻译实践中语篇连贯的重构[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会;帕尔默语篇情节理论下的DM语篇连贯模式[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年

2 李晶;语篇连贯的认知性诠释[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崔玉芹;论语篇连贯的静态与动态分析[D];延边大学;2000年

4 李梁;非典型性语篇连贯的认知语言学诠释[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王艳红;英汉语篇连贯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昌兰华;影响英语语篇连贯的因素与英汉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7 王青华;文化噪音干扰英语学习者语篇连贯构建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郭志艳;理想认知模式与语篇连贯[D];河北大学;2007年

9 于晓;商务会谈语篇连贯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陈孟洁;语篇连贯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16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316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a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