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赏识教育的运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赏识教育的运用研究 出处:《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也需要不断自我革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而赏识教育也主张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充分肯定,这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是集德育和智育于一体的学科,赏识教育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因此,探究高中思想政治课赏识教育的运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还简单描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赏识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首先,对赏识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在此基础上又界定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赏识教育的内涵。其次,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和师生关系等方面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赏识教育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首先,在结合本人调查的基础上,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赏识教育主要存在部分教师对赏识教育认识不足,对学生缺乏真爱,对后进生缺少赏识,赏识方法运用不当等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赏识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有部分教师运用赏识教育应具备的素质不足、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的缺陷、部分教育行政部门对赏识教育不够重视等。第四部分详细阐述了改进高中思想政治课赏识教育的策略。本部分内容在立足于上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认为应当从坚持赏识教育的原则、合理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和艺术、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师的素质、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改进高中思想政治课赏识教育。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庆琳;赏识教育与音乐教学[J];大庆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2 宋亚红 ,林玉山;开展赏识教育 促进学生发展[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年01期
3 王洪珍;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09期
4 戴永华;浅谈赏识教育与儿童自信心的培养[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张萍;赏识教育是开启心灵的钥匙[J];教学与管理;2002年20期
6 曹庆景;实施赏识教育的尝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20期
7 佟秀莲;赏识教育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杨淑萍;在教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年04期
9 党银鸽;用赏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自信[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10 李润洲;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J];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锐宁;叶們;;重审“赏识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敏;;浅谈赏识教育及误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李刚锋;;沟通与赏识教育——班主住工作的有效手段[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徐风兰;;赏识教育让他找到自信[A];2013河北省班主任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李志堂;;赏识教育让孩子在喜悦中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6 郑晓霞;迟国华;;赏识教育促青二小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7 朱建涛;;用赏识教育去开启孩子美好的心灵[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8 许明文;;实施赏识教育 践行科学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9 吕秀英;;浅谈“赏识教育”[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10 杨煦;;让赏识教育成为孩子进步的阶梯[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川川;赏识教育成就优秀学生[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彩丽;赏识教育千万别过头[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3 徐秀芳;赏识教育塑造学生的心灵[N];莱芜日报;2009年
4 孙晶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陶泉学区申家沟小学;浅谈赏识教育的作用及实施[N];今日信息报;2009年
5 志丹县职教中心 张玉宝;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赏识教育[N];延安日报;2011年
6 扈国营 唐云晓;赏识教育不应排斥适度的批评[N];东营日报;2005年
7 李树国;让赏识教育走进每个家庭[N];广安日报;2005年
8 马兰;“赏识教育”不能“包治百病”[N];工人日报;2004年
9 记者 周润健;赏识教育,,对孩子多“竖大拇指”[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10 记者 高玲;赏识教育推广势头加强[N];常德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蓝志东;心理学视野下关于教师赏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翠萍;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施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牛海彬;赏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邹惠芬;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敏;高中中等生赏识教育方法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5 高祝华;当代中职生赏识教育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慧;赏识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窦昕;赏识教育在农村初中英语教育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凡华;赏识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9 范建红;赏识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年
10 林亚莉;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1352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35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