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中部地区中学汉语课堂有效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泰国中部地区中学汉语课堂有效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出处:《郑州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不断深入,泰国成为了全球学习汉语最热的国家。但与长时间大规模汉语学习不相符的是学习者学习效果的低下。剖析影响对外汉语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研究有效课堂教学行为,探求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不仅是理论也是汉语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历程的简要介绍,泰国汉语教学的历史概况及中部地区和Nongkhayang中学教学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泰国持续火热的汉语教学在数量上的优势及日益凸显的教学效果低下等问题。并以Nongkhayang中学的学生和泰国中部地区其他十所中学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追溯式访谈等手段,收集并对比分析了调查结果,按照师生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不同看法分为三类进行归纳,从政策影响、文化环境、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因素等方面总结了泰中地区汉语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结合得出的结论和实际教学情况,针对教学中突出存在的汉语政策不合理、教师素质不高、汉字教学欠缺、文化引入滞后、忽视学生需求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志愿者教师分析泰国中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真实需要,从而发现要通过修订汉语政策、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传统文化活力、坚持交际原则、重视汉字教学、关注学生需求、保持学生热情等一系列措逐步改善汉语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Thailand has become the hottest country to learn Chinese in the world. However, what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long-term large-scale Chinese learning is the low learning effect of learn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o study the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behavior and explore th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It is not only the theory but also the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in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teaching.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course of effectiv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t home and abroad. An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eaching in Thailand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in central China and Nongkhayang middle school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dvantages in quantity and the increasingly low teaching effect of the hot Chinese teaching in Thailand. The students of Nongkhayang Middle School and the Han of other ten middle school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Thailand are also discussed. Language teacher volunte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retrospective interviews, this paper collects and analyzes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view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on classroom teaching behavior,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from the impact of policy, cultural environment.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personal factors summed up the reasons for the poor results of Chinese teaching in Thailand and China. Combined with the conclusions and actual teaching situation, the outstanding Chinese teaching policy is unreasonable. Teachers' quality is not high,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lacking, the cultural introduction lags behind, ignoring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so on, to help volunteer teachers to analyze the real needs of Thai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classroom learning. It is found that we should improve teachers' quality, strengthen the vitalit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communication,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needs of students through revis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policy. A series of measures, such as maintaining students' enthusiasm, will gradual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浩 ,郑婕;汉语与汉民族的思维——汉语文化研究之二[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Z1期
2 胡永晖;;拯救汉语[J];中学语文;2008年15期
3 张会静;论汉译英中汉语文化因素的正确理解与表达[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刘高辉;汉语文化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郑春燕;汉语的“神”“鬼”文化积淀[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曹春梅;;论古代西域汉语文化[J];社科纵横;2006年04期
7 宋晓霞;;论汉语的经济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高霞;;汉语在加拿大的传播及发展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9 董晓萍;;跨文化的汉语文化交流:调研与对策[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杨蕊;;泰国汉语教育概述[J];现代交际;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陆刚;;汉语连珠四字结构与英语避虚就实的特点[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明;;论汉语国际传播视域下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问题[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解海江;章黎平;;汉语文化词典的设计与编纂[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司继涛;;穿越文化,透视中英方位观之差异[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5 刘坤坤;曾东京;;从《汉语熟语英译词典》看汉英熟语词典的编纂[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洋;;汉语谐音探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蒋立珠;蒋立真;;从翻译“哈特”还是“黑特”想到的[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迪南;为恢复汉语的优雅而呐喊[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本报评论员;让汉语更快地走向世界[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谢迪南;汉语危机?[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4 周年洋;恢复汉语的自豪感[N];财经时报;2007年
5 惠铭生;从汉语成为“看客”想到希拉克的愤然离席[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谢颖;为汉语张开文化之翼[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晓华;以平等理念推动汉语的现代转型[N];北京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俞瑾;谁动了我们的汉语[N];成都日报;2005年
9 五柳客;汉语还有多少美丽?[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朱竞;汉语的魅力[N];吉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顺良;美国汉语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2 吴海燕;商务汉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刘艳;期望价值、学习目地和学习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岳辉;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毓民;汉语国际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先蓬;汉语的熵及其在语言本体研究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3年
9 范爱贤;汉语言隐喻特质[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兰巧玲;俄汉语是非问句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安琪;马来西亚彭亨大学汉语班成绩测试的评价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2 张芳蕾;泰国私立小学三年级汉语课堂教学设计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阳;布隆迪大学汉语教学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4 张文达;延吉市朝鲜族初中低年段汉语记叙文习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延边大学;2015年
5 李雪;韩国全罗南道务安地区CPIK(在韩汉语项目)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6 杨峻;金边地区汉语教学情况调查[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侬玮;汉语作为外语听说自主学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巩凤梅;从《实用汉语课本》与《实用汉语教科书》看国别化汉语教材编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丁正蕾;泰国中小学汉语课程设置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覃秀萍;泰北中学生汉语夏令营情况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12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412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