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启示
本文选题:“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切入点:中小学 出处:《中国德育》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举措。自国家层面相关教育政策提出以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综合素质评价在评价的内容、方式、手段和结果的运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共青团提出的一项旨在促进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制度,自实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设置、实施途径、管理模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Abstract]: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mode of training talents in schools. Since the relevant educational policies were put forward at the national level, Various places are actively exploring the effective ways and methods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owever, for various reasons,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are being evaluated. There are still many aspects to be improv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means and results. The system of "second classroom report car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proposed by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to promote the evalu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of students. The system of selecting and employing personnel in social units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since it was put into practice. The system of "second classroom report car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positive implications for the content setting, implementation approach and management mode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作者单位】: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研究所;
【基金】: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13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天津市社会大课堂建设研究”(TJJKY2013-02)研究成果
【分类号】:G63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教育部“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项目组;解析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J];中小学管理;2004年06期
2 江西省中考中招改革课题组;李洪平;王海仔;;将综合素质评价引入中招的实践与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10期
3 曲天立;;对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合理性质疑[J];教学与管理;2006年07期
4 朱福荣;;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5 赵德成;;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07期
6 张爱兰;;构建北京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对话机制[J];中小学管理;2008年02期
7 张远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的反思与对策[J];考试研究;2008年04期
8 林珑;王f^;;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问题及对策——对福建省中小学的个案调查分析[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9年04期
9 朱建军;梁时间;;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8期
10 王永吉;;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培养[J];现代交际;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德安;张跃忠;夏洁;;关于电子信息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周建荣;;重视综合素质评价 发挥评价育人功能[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甘肃卷)[C];2013年
3 邢利红;;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种新方式——基于一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的思考[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4 李志兵;;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5 赵玉敏;;花儿愈香浓——浅谈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点滴收获[A];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论文汇编(特等奖)[C];2011年
6 陆伊;;基于胜任力的优秀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苏州大学为例[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邵泽山;;“四评”同步一体,让每一名学生追求成功[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8 杨眉;关心;;新课改背景下实施东城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A];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新亮;闵佳园;;BP神经网络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素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深化研究与实验——实施德育学分制的研究与实验[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海门中学 顾助东;如何应对综合素质评价遇到的挑战[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实习记者 马小丽;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录取首要条件[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3 孟召华邋曲维东;警惕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走样[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记者 张晓宁;综合素质评价首次纳入中考招生依据[N];铁岭日报;2007年
5 初霞;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全面启动[N];哈尔滨日报;2008年
6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郑若玲;综合素质评价到底应该怎么评?[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程墨 实习生 罗曼;湖北: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自评互评三七开[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 汪明;综合素质评价操作环节亟须破题[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建议[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记者 吕扬;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出台[N];陕西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方宝红;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莉;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杜芳;学生评语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3 付小倩;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邢小娟;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任华;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付延萍;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肖静;成长记录袋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8 曾英;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年
9 黄一锋;深湾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6年
10 周灵;N市高中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27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627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