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谈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策略

发布时间:2018-11-18 07:24
【摘要】: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影响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学体制、学生心理因素、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所以,中学体育教师要针对体育教学的现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Abstract]:By study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we can find that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include teaching system, students' psychological factors, teaching methods and so on. Middle school PE teachers shoul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 teaching,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作者单位】: 甘肃省陇西县巩昌学区;
【分类号】:G633.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学龙;;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25期

2 吕贤清;;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志强;;谈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策略[J];学周刊;2017年05期

2 焦军民;;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年33期

3 宝蕾蕾;;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年09期

4 李立新;;引导初中生自主参与体育学习的策略[J];运动;2016年12期

5 许翔;;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实效教学策略[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6年03期

6 潘建军;;中学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探索[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年24期

7 赵学龙;;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25期

8 林有恒;;“五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年06期

9 谢天豹;;浅谈如何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10期

10 钮文庆;;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年1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谢天豹;;浅谈如何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10期

2 田江华;;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13期

3 吕贤清;;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4 杨琼花;;浅谈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研);2011年08期

5 李少群;席云峰;卢其宝;;解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评价指标的确立[J];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07期

6 时有勇;;农村学校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6期

7 邱伟;;基于课标的“体验性目标”表述策略与技巧[J];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03期

8 周林清,卢青,周林旺;体育教学评价的教育学思考[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立;体育教学模式群结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毛振明;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李树文;论体育教学的创新[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5期

4 林海鹏;关于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评论;2000年01期

5 赵士元,丁素琴;中专体育教学的对比实验研究[J];教育探索;2000年11期

6 贺春翔;试论体育教学中精讲的几个特性[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7 方月胜,马力,郭伟;素质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等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8 高学民,侯盛明;体育教学难点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9 梁定邦,王文清,马成亮,薛孝恩;体育教学中实施健身教育的实验研究方案(四)[J];体育学刊;2000年02期

10 杨建平,贾丽芹;对我校体育教学改革10年的回顾与发展[J];体育学刊;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斌;;“尝试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淑芬;;冰上体育教学提问策略的探讨[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3 顾圣益;;对体育教学多结构系统和反馈模型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杜芸芸;;多媒体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5 彭小伟;;体育教学中层理论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6 方秀宠;孙东辉;卢景波;何伟;句伟;;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7 李云豪;;浅谈体育教学的创新[A];2014年9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肖亚玲;田静;;进一步深化我校航海体育教学改革[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韩有才;;和谐教育法运用于体育教学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10 王玫;;学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省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 顾东方;体育教学优秀课的“十大特征”[N];中国体育报;2007年

2 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镇中学 张敏;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N];中国体育报;2008年

3 吴纪军 毕英杰;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N];莱芜日报;2009年

4 泰州市大冯初级中学 沈红芳;浅析体育教学中“配合意识”的培养[N];江苏教育报;2013年

5 贵州省兴义市第八中学 杨永秀;体育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初探[N];经济信息时报;2014年

6 青化砭中学 刘开锋;体育教学初探[N];延安日报;2014年

7 汉滨区瀛湖中学 陈建涛;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预防[N];安康日报;2006年

8 姜堰市白米中学 刘国霞;体育教学中学生交往能力培养初探[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9 周玉庄;体育教学创新四法[N];中国教师报;2007年

10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邵荣;体育教学安全“十要”[N];中国体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羽;体育教学世界的生命回归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姜志明;中国体育教学的文化反思[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3 胡永红;有效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邵桂华;体育教学的自组织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骆秉全;美与和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曲新艺;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杨小明;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冯红静;对美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宝龙;体育教学模式建构之理论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军;甘肃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3 冷显志;体育教学原则体系重构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兴洪;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袁若薇;合肥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4年

6 刘晓冬;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对体育教学安全的影响分析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蔡冬冬;对闽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若干问题比较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8 李雯;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周涛;大学生体育教学认知与体育课堂行为的调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黔;黔东南州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39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339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5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