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学校特色品牌构建逐渐成了社会的关注话题,而学校文化建设也就成了教育当中的热门话题。学校文化建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的补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课程改革不断的发展,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在关注学校文化建设发展。学校要发展除了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提高办学质量,在内涵发展上更是力求突出特色。众多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学校的文化建设往往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不言而喻,文化对学校的影响是既深渊又有力的。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而这种灵魂能够确定一种被学校所有成员都认可的价值体系,通过价值体系引导学校工作的全面展开,同时激励全体人员同心同向,齐心协力,朝着文化发展的目标努力。我们清楚地知道,一个学校的文化将影响到全校师生的成长与发展,更是决定师生能够在一个充满文化熏陶的学校健康生活和积极上进的关键。如果一个学校没有积极向上、崇善教育的文化氛围,无论多有能力的领导,多强大的硬件和设施,多雄厚的教师队伍都不可能让一个学校拥有充满强大的生命力。中小学的学校文化,实际就是对学校人文和环境的体现,将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文素质等方面通过文化凸显出来。特色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核心思想,关系到学校的发展,特色文化在学校的发展占据关键的位置,是学校文化长期沉淀的特色,是最显著的文化。本文在学界对学校文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以善为特色的文化理论的研究,对善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说明以善为特色的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有显著的作用,力图从以善为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中,研究、探索特色文化的价值与效能;通过分析找出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以善为特色的文化个案研究主要以肇庆市实验中学为例,通过实地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该校的以善为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归纳出该校贯穿以善为特色的“定善思想、和善管理、育善环境、陶善精神、百善行为”等五方面的学校文化内涵;通过这五方面的建设效果验证,以善为特色的学校文化在学校的指导思想、制度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成效。”虽然该校在校本文化课程建设、文化科研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是在引领师生崇善思想、提高师生生活品质、陶冶师生道德情操、提高师生的修养等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成效。由此可见,肇庆市实验中学的案例研究为本研究课题提高了很好的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凡海;朱绍经;;“善”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14年16期
2 潘旭;张勇;;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善教育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09期
3 张可仁;;创建特色学校的实践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年07期
4 康君明;;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文献综述[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年05期
5 任光升;;向善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实效[J];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10期
6 孔凡海;;弘扬“善”学 以“善”育人——以滕州市姜屯中学善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08期
7 冯炜;赵建军;;关于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2期
8 徐文彬;张勇;;我国学校文化建设研究:成就与展望[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2期
9 李红霞;;国外学者关于文化与学校文化的理解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10 石中英;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谢春华;;学校“善文化”建设初探[N];江苏教育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林承娟;城乡结合部小学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D];鲁东大学;2015年
2 昌利娜;小学教师学校文化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李晓慧;特色中学的教师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黄景新;学校特色主题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红云;论中小学学校特色的创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
本文编号:
2551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551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