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外研社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角”板块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08:19
【摘要】: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文化意识”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目前,四川省高中英语教学普遍采用的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New Standard English)。该教材中,“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文化角”板块。根据对该教材当前使用情况的调查,笔者发现“文化角”的教学内容以传授语法知识点和提供阅读文章为主,文化鉴赏和文化理解功能并未得到充分调用。因此,“文化角”不能满足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教学要求。当前,国内外的学者,对不同版本教材中的文化要素进行了研究,笔者将这些研究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将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行分类,再研究其分布的特点。第二,探究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探索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呈现和选择。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发现对于外研社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文化角”的研究很少,仅有一篇相关文章,说明对该板块的研究并不充分。因此,本研究将聚焦教材中“文化角”这一板块,以教材评价理论、文化图式、文化迁移为理论基础,采用测试、问卷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文化角”所包含的文化现象、文化阐述视角和文化主题进行梳理,并对该板块文化内容的设置方式进行探索。基于以上研究,笔者提出相关建议来提升文化内容,以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生动演绎该板块,使其更好的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服务。研究的问题主要有:(1)外研社教材文化角涉及哪些话题?(2)如何在英语阅读和英语写作课堂上演绎文化角的内容?(3)对外研社教材文化角的内容进行提升有什么建议?结合教材“文化角”的研究和应用实践后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文化角”包含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个主题,这些都是适合学生的文化主题。但是,文化主题更多侧重于人与社会,涉及其他两类主题的文章较少。对于文化的呈现都是集中在一个文化视角,同一个文化现象没有从中西两个角度进行阐述,缺乏对比分析。其次,研究表明将翻转课堂运用到“文化角”的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知识和文化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然后,基于上面的研究,笔者发现文化角的内容和主题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教材编写者除了可以补充一些缺失的文化主题和文化内容之外,还可以适当删减一些不合适的文化内容,比如过时的主题,重复的话题等。同时,为了方便学生提前预习学习材料,教材编写者可以提供合适的参考书目。此外,对于文化内容的阐述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最后,作者总结了本研究的不足,并为文化内容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小梅;;渗透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黄中舒;;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王竹桂;;加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教育革新;2007年08期

4 雷晓梅;;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王溪洁;;如何提升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01期

6 贾宪章;;“传统文化课堂”是寒假的最美担当[J];甘肃教育;2019年03期

7 刘栙;;再论翻译与文化的关系[J];海外英语;2018年14期

8 肖丽;;文化认知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变化与发展[J];林区教学;2016年12期

9 郭淑荣;;浅论认知语言学框架下以文化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J];文教资料;2016年24期

10 吴小平;;传统文化在核心价值观培养中的作用分析与实践策略[J];教书育人;2016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凤杰;;论运动对文化的弘扬[A];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9年

2 叶金梅;;小学高年级语文传统文化诵读式教学模式的研究[A];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C];2019年

3 田辰山;;“和文化”与“跨文化”传播[A];和文化研究院成立五周年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4 黄玲;石春华;纪琳春;蒋明珍;侯菲菲;伍之坤;蒋之琳;;论楹联文化建设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中的效应研究[A];第十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基础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会议论文集(议题一:课堂教学与课堂创新)[C];2017年

5 明菲菲;;民俗文化进课程的现状与反思[A];当代教育评论(第5辑)[C];2017年

6 王辉;;城市博物馆与文化场馆的互助协调[A];城市博物馆规划与建设--中国博物馆协会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郑州)[C];2017年

7 胡立厚;;坚守以人为本,创建文化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四)[C];2019年

8 张艋;;浅谈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七卷)[C];2018年

9 左建辉;杨卫国;梁吉;宁红青;彭彦;;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C];2018年

10 吕江;;现代化对文化知识产权的挑战[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芸;科技是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催化剂[N];中国科学报;2012年

2 付源;富源培育公共文化服务品牌[N];曲靖日报;2018年

3 徐建融;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N];美术报;2016年

4 浙江纺织服装学院红帮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冯盈之;文化自觉:“红帮”兴盛之道[N];宁波日报;2016年

5 涂启智;“标准化均等化”赋予公共文化服务品位情怀[N];青岛日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田林;文化未来:在裂变中寻找自信[N];社会科学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曹雯 实习生 吴泓 徐夏夏;民间博物馆:藏纳奇珍 展陈文化 诠释情怀[N];贵州日报;2017年

8 韩为卿;阅读千年古县[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

9 张峰 省国家安全厅党委书记、厅长;以文化扶贫助推精准扶贫[N];甘肃日报;2017年

10 省政协委员、贵州财经大学文法学院院长 顾雪松;文化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战略选择[N];贵州政协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宝权;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测试的接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文静;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2 杨芳;外研社版高中英语教材“文化角”板块案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年

3 徐琳;传统文化与化学知识融合的TASTE活动模型设计与实践[D];宁夏大学;2019年

4 孟婷;微信中星座文化的传播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5 蔡靓霞;传承与创新—传统青花纹样的设计与教学应用[D];南昌大学;2019年

6 杨秋实;对外汉语综合课文化因素教学设计的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年

7 陈心仪(TAN XIN EE);马来西亚华裔留学生的中国概况课程调查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8 任萌萌;壮族民族神话传说的汉译日翻译报告[D];厦门大学;2017年

9 米鹏晓;蒲剧进课堂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10 张妮;“安”参构成语的语义结构分析及其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91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591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4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