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呈现及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5 12:43
【摘要】:国家教育部在《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主要内容在于,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据此,本文所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体现为“家国情怀”“社会关怀”“人格修养”三个方面。加强青少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大途径在语文教育。本论文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呈现内容、呈现层面及其教学策略。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引言部分对当下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考察,发现学者们往往更重视教材中的范文系统,他们对于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过于宽泛,未能很好地贯彻教育部教材编写的理念,也未能很好地契合初中学生的学情。鉴于此,本文第一部分依据教育部《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界定,从“家国情怀”“社会关怀”“人格修养”三个层面对语文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之关联进行了深入阐述。第二部分主要通过文献阅读法与统计分析法,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内容进行了细致探究,发现其在范文系统、助学系统、作业系统中都有全方位的体现。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教材的方方面面,可引导学生自觉关注、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其精髓,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格,由此真正体现语文课的人文特性。第三部分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相应且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可采用背景铺陈、角色互换、古今对话等教学策略;在进行社会关怀教育时,可采用启之以言、示之以身、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在进行人格修养教育时,采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勤于反思的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对初中语文教材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反思。要真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初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必须以教材为基点,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以学生为本,把握学生学习情况;以教师指导为主,拓宽教师知识广度。总而言之,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它在对初中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社会关怀、人格修养等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与汲取,不仅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倪文锦;;语文教材编制与民族文化传承[J];语文建设;2015年16期

2 江锦秀;;古代诗乐艺术的特点及基础语文教学中的音乐文化缺失[J];教学与管理;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谢林玉;“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18年

2 王思淼;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3 万菁;高中语文教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研究[D];广州大学;2016年

4 王玉洁;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国学内容选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秦学;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文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娄西林;论语文文化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姜瑜;汉语文的文化性存在与教学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15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615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c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