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问题链设计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5 13:18
【摘要】:2017版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要让学生在提出、分析和解决一系列具有逻辑性的问题中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而问题的来源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虽然问题式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但若所提问题缺乏思考性和系统性,课堂结构将显得松散、凌乱,甚至会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更不用说通过问题链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了。因此,开展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问题链设计策略研究对于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思维、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教育领域中与问题链相关的理论研究,明确界定了本研究中的“问题链”、“问题链设计”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依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PBL教学模型等理论基础,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得出:问题链设计应遵循逻辑性、层次性、适度性、趣味性、启发性、目的性、准确性、有效性等八项原则。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高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发现:高中教师课堂提问现状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比如提出一些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不对问题进行预设、随意发问、问题设计不重视系统性和逻辑性或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该调查给问题链的设计策略的研究也带来了一些启发:第一,重视问题的关联性和递进性,将问题进行链式设计;第二,问题链设计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第三,问题链设计要遵循系统性、逻辑性等基本原则;第四,课后要及时进行问题的反思与优化。在以上理论与实践分析的基础上,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材为例,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点的归纳与整理,并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划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三种不同的知识类型。再采用案例分析法,针对三种知识类型的不同特征、结合教材中的具体教学内容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问题链设计策略及设计思路。事实性知识的问题链设计策略为:先整体把握,提出简单问题,然后将知识点分解,逐步呈现细节,最后总结归纳。概念性知识的问题链设计策略为:先分析概念的构成要素,提取关键特征,再针对关键特征设计递进式问题链,而后引导学生整理加工,概括出概念,最后将提问升华至应用层面;程序性知识的问题链设计策略为:先理清基本认知或操作程序,继而明确每一环节的教学关键,最后梳理环节之间的规律关系,组织问题链。经过高中生物学问题链教学的实证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问题链设计策略进行教学实践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一定的帮助,通过问题链的引导,学生能够有层次有深度地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采用问题链设计策略进行教学实践对学生生物学成绩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问题链教学能够迎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接收效率,从而提高生物学学习成绩。
【图文】:

功能图,问题链,事实性,设计策略


逡逑因此,,针对事实性知识的问题链设计,可以采用以下策略(见图4-1):逡逑整体把握,提逦知识点分解,根逡逑出学生通过看逦据知识的内在逻逦补充、延伸逦总结逡逑书便能回答的逦"辑设计问题链, ̄^"逦"归纳逡逑简单问题逦将细节逐步呈现逡逑图4-1事实性知识的问题链设计策略逡逑关于事实性知识的问题链设计策略具体应用,笔者将分别结合物质及功能、结构及功逡逑能、生命活动过程这三种亚类的教学内容加以说明。逡逑(1)物质及功能类知识逡逑物质及功能类知识是指教材中介绍物质的分类、分布及功能的知识,主要以陈述性的逡逑文字呈现若教师仅仅照本宣科,不对内容加以组织、加工,这类知识的教学将显得死逡逑气沉沉,如若用问题链将知识串联,让学生跟随问题主动地去阅读教材、寻找答案,将零逡逑碎的知识点通过问题链的步步呈现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网或知识链

实验班,问题解答,对照班,独立思考


对两班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根据学生选项进行计分,按照问卷调查的逡逑四个维度分为ABCD项,计算出每个项目的平均值,问卷总分即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逡逑分,统计结果如下(图5-1):逡逑50逡逑45逡逑40逦38卜239邋12逡逑^30邋II逦■—逡逑■■逦?实验班逡逑问卷总分逦A逦B逦C逦D逡逑图5-1对照班与实验班前测问卷调g峁义希粒菏侗鸷头治鑫侍獾哪芰Γ拢貉≡窠饩鑫侍獠呗院头椒ǖ哪芰﹀义希茫憾懒⑺伎己吞絒偟哪芰Γ模何侍饨獯鹩敕此嫉哪芰﹀义

本文编号:2615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615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3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