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1:1网络环境下语文思维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7 11:26
【摘要】: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物理学家劳厄曾明确地指出:“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遗忘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1毫无疑问,剩下来的就是各种能力(自然也包括人的思维能力)。语文思维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已经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教学机构的一致认可,然而目前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现状却并未尽如人意。 以网络多媒体为主的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和语文思维能力培养带来了巨大的契机。它不仅为语文思维培养提供了更多的原始思维素材和更多的语言实践内容,也有利于实现更自如的思维视角切换。随着先进的1:1网络环境走入课堂,探讨如何通过技术环境下的常规教学促进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一个亟需研究的课题。本研究认为,要想为1:1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思维培养提出应用指导策略,必须首先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梳理语文思维是什么,语文思维的特点和机制是怎样的。 教学环境变了,语文思维的本质和基本方式有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无论是在先进的信息技术环境下,还是在传统的黑板、纸笔教学环境下,只有首先弄清语文思维的本质才能讨论如何促进语文思维之养成。 基于对语文一线课堂教学实践的长期而大量的观察,广泛涉猎有关心理学、美学、哲学、文艺理论、符号学等方面的相关文献,研究梳理出语文思维的要素、特点和机制。这种梳理和研究不是立足于大而全的面面俱到,而是集中研究感触深刻、典型的思维方式及其培养策略。 第二,分析1:1网络环境对语文思维培养的支撑作用。 多媒体技术为语文课堂带来丰富生动的直觉体验,使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面对整个世界。然而网络多媒体技术为语文课堂带来的还不仅仅是直觉体验,它本身更是促进语文思维培养的认知工具。通过网络环境提供拓展阅读资源、设计随堂写话活动,师生可共同构建“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地将阅读和写作整合起来。让阅读真正成为写作的基础:让阅读来拓展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各种图式的感悟和内化,勾连起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经验,帮助学生生成自己对世界的特有的意向性,从而为学生自主创作奠定基础。学生在有感悟、有思考、有灵感的状态下,他们的写作就可以充满创造性、更富于感染力和有意义;而通过写作,学生们对于阅读也会更加有兴趣,理解会更深入、想象会更宽广丰富。”2 第三,制定分文体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在明确了语文思维本质的基础上,如何利用1:1网络环境去促进这个教学目标的达成,特别是在并未具有序列和结构关系的课文教学过程中,如何高效率、高质量达成教学目标,这仍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各种文体特点的学习和梳理,制定出分文体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以便抓住课文的核心价值设计教学,实现对人的语文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33.3
【图文】:

思维结构,师范生,全形


一是对师范生全形思维结构的初步定位。冉教授所讨培养是着眼于对师范生的思维结构培养的。他首先提出:师初步定位:在对师范生进行跨学科的教育过程中,调整他整他们的思维结构,使三种思维方式互为渗透,使三种思显现。全面的思维方式和完整的思维形态是师范生“全形的两个方面。冉教授对师范生的全形思维结构作了一个假

形态图,技术依赖,形态图


可以建立如图2 所示的发展过程。要实现从低依赖程度、低投入阶段到高依赖程度、高投入阶段的过渡有很多路可走,图中 a 和 b 就是不同的策略路线。总体来说,在横纵轴上都呈递增形式。根据整个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程度的不同,学生不同的参与程度对信息技术的特征和功能的不同要求,我们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阶段细化为十个层次。并对每个层次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角色、教学评价方式及依据,以及信息技术在不同层次的作用进行了比较、阐述,见表 1。图 2 教学对技术依赖-学习形态图阶段 层次 教学策略 学习方式 教师角色 学生角色 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的作用 硬件要求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说教式讲授 集体听讲 知识施与者 知识被灌输者 纸笔测试、口头问答演示工具 一台教师机、投影机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说教式讲授个别辅导个体作业为主知识施与者、活动组织者被灌输为主、呈现出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纸笔测试 简单的人人交互工具,培养学习兴趣、促进情感交流局域网或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个别辅导式教学、个别化学习个体作业 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者或选择者、辅导者主动学习、接受软件讲授纸笔测试或计算机测试简单的人机交互工具,实现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人手一 PC机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作为资源环境探索式学习等策略个体作业+协作学习教学的引导者、帮助者学习主动参与者测试/学生的作品资源收集、查询工具局域网或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个别化学习、协作式学习个体作业为主、少量协作作业知识施与者、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组织者学习主动参与者测试/学生的作品学生表达思想、观点、交互的工具网络教室或局域网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多种学习策略,以问题解决式、任务驱协作作业为主教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晋婷;;由中外童话分析童话思维与原始思维的联系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2 陈寿江;;论话题作文的淡化文体与语文的读写教学[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南岩;读写结合的三条途径[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4年04期

4 刘晋生;语文思维的科学训练与培养[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5 吴妍;;神话叙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杨春艳;;神话思维与神话[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卫灿金,郝丽琴;苏霍姆林斯基的语文思维教育观[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程勇;;借助电影锻炼语文思维能力的理论与实践[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董燕;;培养语文思维能力之我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3期

10 陈殿玺;;语感和语文思维——语文教学的核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涛;身体思维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风芹;高中文言文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史立;图式理论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功用和应用方法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孙兰欣;情感思维理论及其意义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郭海燕;新课程背景下民族高中语文教学和语文思维培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17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717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0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