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14:03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我国许多地方,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文化素质低仍是贫困地区致穷的主要因素,如何解决贫困地区的教育公平和教育水平不均的问题,是我国教育问题的关键内容。教育资源的空间可达性是我国理论和实践层面普遍关注的问题,但现有研究多关注城市地区的学校空间可达性,对贫困山区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的研究内容也多以个别县区为案例,进行空间可达性的模型优化改进实验,针对大范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研究较为欠缺。本文以六盘山地区基础教育资源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核密度估计方法测算了研究区各类基础教育设施及学龄人口的空间密度,从宏观上了解了六盘山地区基础教育设施的空间分布现状;(2)以“就近入学”为原则,运用最邻近距离模型,分别从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方式考虑,测算了幼儿园和小学的空间可达性;(3)针对中学教育资源,综合考虑了供给方(中学服务能力)、需求方(各居民点学龄人口规模)以及距离的衰减作用,运用改进的潜能模型测算了中学教育资源的空间可达性;(4)从自然地形、社会经济、人口特征等角度,分别从居民点尺度、县区尺度、市州尺度对六盘山地区15个市、78个县、1157个居民点的各类教育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并给出规划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六盘山地区各类基础教育资源都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空间可达性水平整体有待提高。(2)六盘山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城乡差异显著。各类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较高的乡镇(街道)大都分布在重点城市的中心城区,并随距离衰减。连片农村地区的教育设施空间可达性偏低。(3)六盘山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水平与地形复杂程度较为相关。地势平坦、海拔相对较低的区域,空间可达性较好,海拔较高、地形复杂的地区空间可达性较差。(4)多民族聚居区、道路设施不完善的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尤其需要重点关注。交通发达、路网密集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的空间可达性较高,在临夏回族自治州、海东市的多民族聚居区,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较低。本文的研究特色归纳为两点:一是通过网络大数据爬虫技术,获取研究区域内各类基础教育设施的POI空间数据,克服了大范围贫困山区教育设施空间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二是根据各类教育资源的不同特性,从居民就学选择角度出发,针对不同教育资源,选取不同的空间可达性度量方法、从多个空间尺度对空间可达性结果进行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9.2;TU982.2
【图文】:
其区域范围内的 17 个其他区县,地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区 15 个市,共县。区域内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49 个,革命老区县 12 个,民族自治地方个,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地处黄土高原中西部及其与青藏渡地带,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 1904 米(图 2.1),面积 16.81 万平方千米,涉及 2475 万人口,其中学龄人口 468 万。
道办事处驻地替代(图 2.2);(3)48326 条交通数据(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以及他道路),从 Open Street Map 网站下载得到(图 2.3)。此外,县级行政区划图来源于国家基础信息中心;区域 DEM 数据来源于地理空数据云网站,空间分辨率为 30 米。
指一个图层中的线不能与同一图层中的线重叠,任何重叠的线不自相交,指一个图层中的线要素不能自相交,任何存在要素自叠交的点都是错误的。通过对检查之后的拓扑错误进行修改,建立了合关系,进而构建道路网络数据集。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9.2;TU982.2
【图文】:
其区域范围内的 17 个其他区县,地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区 15 个市,共县。区域内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49 个,革命老区县 12 个,民族自治地方个,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地处黄土高原中西部及其与青藏渡地带,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 1904 米(图 2.1),面积 16.81 万平方千米,涉及 2475 万人口,其中学龄人口 468 万。
道办事处驻地替代(图 2.2);(3)48326 条交通数据(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以及他道路),从 Open Street Map 网站下载得到(图 2.3)。此外,县级行政区划图来源于国家基础信息中心;区域 DEM 数据来源于地理空数据云网站,空间分辨率为 30 米。
指一个图层中的线不能与同一图层中的线重叠,任何重叠的线不自相交,指一个图层中的线要素不能自相交,任何存在要素自叠交的点都是错误的。通过对检查之后的拓扑错误进行修改,建立了合关系,进而构建道路网络数据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雪;白永平;汪凡;张e
本文编号:2767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767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