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12:42
【摘要】:教育部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标出台后,新课标的结构变为6个部分,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终身发展的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明确了该课程的任务是立德树人,明确了是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的具有鲜明政治方向的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抓好课堂教学,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就需要在老师在课堂教学、教案设计、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下功夫。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四个单元共十课,该教材分为单元、课、框、目、四个层次。通过四个层次的讲授,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热爱,加强文化自信;然而,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讲授的时候,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单一,不但没有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有的甚至容易使同学们产生抵触情绪。那么要改变这种现状,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优化课程资源利用为原则,不断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如此以来,学习效率将大幅提升,教学主阵地课堂也将会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有趣。从保路运动到五四运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的成立,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在四川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红色文化印记,例如:伟人故居、战场遗址、纪念碑纪念塔、革命老区、革命博物馆等,形成的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都是四川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都是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高中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做为必修课模块之一,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参与能力。《文化生活》课程教学中有效利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一是能够拓宽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资源,让所教授的内容更接近学生的生活,使教学内容可感知可触摸,达到提高讲授的效率,有利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的提高,从而达到自愿自觉的学习。二是能够更好的挖掘、利用好四川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具备高尚的品格和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追求。思想政治课中合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思想政治教学与日常课堂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围绕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文化生后教学,对四川省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本文主要由4个部分构成,具体为: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分别从研究课题的选择缘由和目的出发,详细阐述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并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从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方面对本文研究的资源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明确了四川省作为老革命根据地不仅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还包含了多彩的内涵、以及各具形态的表现形式和多样性的特点。第三部分,就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分析。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新课改的要求、红色文化资源的地位这几个方面对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到文化生活教学中,以及如何使红色文化资源在文化教学中发挥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本文还围绕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特点、文化资源教学的优势,以及四川省文化优势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各种资源与《文化生活》教学融合的可行性与相关途径。第四部分,介绍了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如何引入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运用应具备针对性和选择性。同时,还考虑了如何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来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的目标,提升教学的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碧娟;廖列营;;潮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功能及其开发路径[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2 管桂翠;;“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南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发展[J];大连干部学刊;2018年12期

3 费菲;;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人才培养初探——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为例[J];学周刊;2019年04期

4 张加辉;;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乌山革命老区基点村为中心[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4期

5 邱思扬;;四川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综述[J];现代交际;2019年02期

6 万可欣;;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现代教育探究——以美术教育为视角[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7 杨W

本文编号:27905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7905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4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