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中小学教师学历背景与职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00:5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培养体系对于教育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际社会共同推动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我国在世纪之交,以教师资格证制度为抓手,实施了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系列改革。在开放性的教师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学历结构呈现出复杂性。那么,不同学历背景的教师,其职业成就和职业素养是否会有差别?教师教育改革前后,教师的学历背景与其职业发展的关系状况是否会有不同?这些问题对于认识师范教育的地位、理解教师教育的改革举措、探索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H省中小学校及教师基本信息数据库中100余万教师的基本信息进行抽样分析,加之补充访谈,围绕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背景与职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如下探讨:第一,运用大样本数据,梳理了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背景状况,发现:(1)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基本上达到国家所规定的要求,师范类教师占据主体;(2)不同时期的教师结构状况均与当时国家所制定的教师教育政策密切关联。第二,运用大样本数据,分析了中小学教师学历背景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发现:(1)教师师范专业和本科及以上学历与教师职业成就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教师师范院校毕业与是否担任职务的关系表现为不显著负相关,与教师职业发展的其他三个方面表现出显著正相关;(2)在进行教师教育改革前后入职中小学教师学历背景与职业成就状况关系的对比后发现:师范专业与教师职业成就状况之间相关性显著水平在改革后降低,改革后师范院校与担任职务之间由显著负相关变为不相关,与一级及以上职称之间相关性增强,与骨干证书和名师证书的相关性降低,改革后本科及以上学历与担任职务之间由不相关变为显著负相关,与职称的相关性增强,与骨干证书和名师证书之间的相关性降低。第三,通过访谈,调查了不同学历背景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状况,发现:(1)新进教师在教育理念状况、职业认同状况、专业知识状况、教学实践状况等方面的表现参差不齐,不同学历背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既有优势也有不足;(2)职后发展消减了学历背景差异,经过工作实践历练以及各种教研活动和培训讲座学习,不同学历背景的教师之间职业素养差异不再明显。第四,基于前文的数据分析和实证材料,围绕中小学教师学历背景状况、学历背景与职业发展成就的关联性、不同学历背景的教师素养状况,以及教师教育改革对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等展开了讨论,并针对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提出建议:(1)重视师范教师,继续发挥师范教育的主体作用;(2)拓宽培养途径,多口径选拔人才入编教师岗位;(3)加强职后培训,持续促进教师职后的专业发展。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635.1
【部分图文】:

学历层次,中小学教师,状况,学历


以及教育质量的发展。由于各学段教师学历要求不同,所以按照不同学段对教师的状况进行描述。(一)不同学段的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各学段教师资格应具备的学历进行了规定,幼儿园教具备幼师及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应具备中师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应具备专科及以历,高中教师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从 H 省的数据结果来看,如图 2-1 所示,中教师的学历层次基本达标。在各个学段中,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教师已成为教师队体,并且,随着学段的不断提高,高中或中专学历教师和大专学历的教师在相应学所占比例逐级减少,而本科学历教师和研究生学历教师在各个学段中所占比例则都级增加。总体来看,样本数据中幼儿园学段和小学学段的教师学历层次均已达到国规定的教师资格要求,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学段分别有 98.36%和 96.78%的教师其层次达到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要求。

中小学教师,专业结构,状况,非师范专业


(二)不同学段的中小学教师专业结构状况中小学教师专业结构是指中小学教师中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教师所占的比例。国定,只要符合教师资格证认证报名条件,非师范专业人员经参加考试取得资格证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这一举措使得部分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有机会进入中小学教师队带来了中小学教师专业结构的变化。师范专业教师在就职前系统学习了教育理论知接受教学技能训练,相对于非师范专业教师其应然的师范性更强,师范专业毕业的所占的比例反映着教师队伍的师范化程度。根据样本数据,学校层次不同,教师的结构也有所变化。如图 2-2 所示,中小学段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均占到主体地位,比例约为 80%,在各个学段的具体比例分别为 76.72%、77.25%、83.54%、86.28%,,随着学段的提升,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所占比例有所提高。

时间序列,中小学教师,院校,状况


图 2-3 不同学段的中小学教师毕业院校状况三、不同年份入职的中小学教师学历背景状况不同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不同,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背景也呈现出不同的状况(一)不同年份入职的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状况从时间序列来看,近几十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如示,随着年份的推移,每年新入职的中小学教师中,高中或中专学历的教师所在大幅下降,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已经降低到 10%以下;大专学历的教师其比例也在波动中逐渐减少,从改革开放初期的 50%以上,下降到当前的 20%左右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逐渐成为绝对优势,2006 年达到 80%的高点;研究生学历所例也在逐步提升,但目前来说,还未突破 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娟;;乡村女教师职业发展的困境及突破路径——以社会性别为视角[J];教育探索;2015年08期

2 赵立彬;垢宝印;;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路径与组织支持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02期

3 朱旭东;李琼;;论我国教师教育的二次转型[J];教育学报;2014年05期

4 王嘉毅;程岭;;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对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13期

5 黄萍;;基于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教学督导理念的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7期

6 蔡淑兰;;教师职业发展核心动力的演变与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7期

7 周周;;障碍与超越:美国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策略解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3期

8 谭建平;刘安;;中学女教师职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分析——以湘潭市三所中学为例[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弋文武;;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师范学历教师和非师范学历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7期

10 王安全;;教师学历发展功能及其正向化方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清;组织视角下W学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2 黄旭中;师范与非师范毕业生工作状态差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3 郭慧;非师范专业初中教师的教育信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

4 史雨静;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高源;高职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6 魏莺娟;初中教师职业发展中“重要他人”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7 刘倩;教师文化对小学新手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益兰;我国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69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869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0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