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高中新课标数学建模素养案例的普适性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4 00:09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是引领高中数学建模教育的航标.其将数学建模纳入六大数学核心素养,划分了数学建模核心素养水平,在提供的37个教学与评价案例中设有7个数学建模核心素养案例,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及其实施.但这些数学建模案例是否具有普适性,即是否适用于测评普通高中生的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目前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选取高中新课标的3个数学建模典型案例(脚长与鞋号问题、包装彩绳问题、体重与心率问题)为研究对象,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首先从情境、内容和过程三个维度构建高中数学建模核心素养评价模型,继而用之分析高中数学课标实验版与2017版所提供的相关案例,研究发现:实验版课标并无明示的数学建模问题,而新课标7个数学建模案例中有5个处于评价模型的最高层次(运用层次),数学建模素养要求明显提高,难度增大.同时,选取370名大学生、1827名高中生为被试,调查分析学生解答该3个数学建模典型案例的能力层次,探求数学建模案例的普适性.采用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该3个数学建模典型案例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偏低,难度较大...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2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中新课标数学建模素养案例的普适性调查研究


Kaiser和Blum的建模四循环1996年,Berry和Davies提出了含有七个步骤的建模过程(图2-2),分别

建模过程,数学建模


图 2-2 Berry 和 Davies 的建模过程03 年,Blomh j 和 Jensen 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数学建模过程的可视将数学建模与现实的联系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图 2-3)[33].其描述了数学建模过程,主要关注于过程的结构.此外,其所采用的建模过双向箭头,这也说明建模流程可以不按照预先规定的步骤逐步进行进行,或返回上一步骤.由此可知,数学建模过程不是一个线性过建模者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执行相应步骤.

建模过程,数学建模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 2-2 Berry 和 Davies 的建模过程 j 和 Jensen 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数学建模过现实的联系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图 2-3)[33,主要关注于过程的结构.此外,其所采用说明建模流程可以不按照预先规定的步上一步骤.由此可知,数学建模过程不是一目的具体要求执行相应步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中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策略及表征偏向的调查研究[J]. 程嵘,练冬兰,廖运章.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8(07)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程目标与学业评价[J]. 喻平.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1)
[3]如何做实证:相关性研究[J]. 喻平.  数学通报. 2017(11)
[4]如何做实证:测量研究[J]. 喻平.  数学通报. 2017(10)
[5]从PME视角看数学建模素养及其培养[J]. 陈蓓.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7(04)
[6]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的一个框架[J]. 喻平.  数学教育学报. 2017(02)
[7]关于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核心素养——史宁中教授访谈之七[J]. 史宁中,林玉慈,陶剑,郭民.  课程.教材.教法. 2017(04)
[8]基于学业水平质量监测的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状况调查[J]. 董林伟,喻平.  数学教育学报. 2017(01)
[9]图解的设计与应用——可视技术辅助数学应用解答之行动研究[J]. 权国龙,顾小清,姚媛媛,龚晋瑜.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2)
[10]鞋号发展现状的研究[J]. 刘洋,郭银清.  西部皮革. 2016(05)

博士论文
[1]数学建模的认知机制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 李明振.西南大学 2007
[2]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 喻平.南京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调查研究[D]. 叶巧飞.陕西师范大学 2018
[2]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调查研究[D]. 黎明.重庆师范大学 2017
[3]高三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调查研究[D]. 刘佳艳.四川师范大学 2017
[4]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建模能力评价研究[D]. 朱娅梅.华东师范大学 2014
[5]高一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水平的调查与分析[D]. 牛艳杰.苏州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96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996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7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