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理学与教的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1-24 10:55
基于当前物理学习的需求与教师职后专业发展中的信息技能现状,从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研究“物理教师如何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理学习环境,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通过对学生学的支持,提高物理教的质量和效果,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论文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网络探究学习网站的设计、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教师视频案例等的研究,探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论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比较研究、技术设计等,在调查研究当前物理学与教中信息技术使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探究型学习网站的分析和对移动学习的特征分析,反应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的可能变化和若干需求;进而对新型学习(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所需学习资源的设计和软件开发,解决了目前信息技术运用于物理移动学习中教师可能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并结合具体的物理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通过开设教师信息技术工作坊,来提高物理教师的信息技能。文章最后以香港课堂学习研究为例,研究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视频案例研究,以期为当前和今后的信息...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0代卜1:研究领域内交叉量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物理教育三个领域的交叉,三者之间的关系参见图0一0一1所示:图0代卜1:研究领域内交叉量之间的关系由于发生在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构成了教师与学生生命体验的一部分,教与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所以,本论文将当前物理学习中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与教师职后专业发展中的信息技能 1Valerio.000面”ic,P, ^nderson,M.K,Pame一a,r.
物理学习有关的资料和文献,说明信息技术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很是必须,见图2一l一1所示。第12题有46.7%的学生表示经常或偶尔借助计算机、网络、电子邮件、博客、手机等工具进行物理学习,略低于第n题的结果,见图2一l一2所示;第13题有60%的学生在课后,会借助信息工具与同学交流学习(如:电子邮件、手机短信、BBS、QQ、博客等)内容。说明学生学习中能够较多地使用信息技术。一11是否经常上月查拉.一赎二理学习有关的资料和文旅圈图2一1一1上网查找资料文献分布图一琦是晋奋.助计娜机、月络、电子娜件、傅容、手挑.工兵进行.1学习之曦_圈l招.3吟,......、...,,抵3舞匹玉丛困图2一1一2借助信息工具学习意愿分布图第14题是多选题,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远程学习最了解(82.6%),对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视野中的CSCL研究与发展的十个主题——访CSCL研究国际著名专家皮埃尔·狄隆伯格教授[J]. 裴新宁,路新民. 开放教育研究. 2007(06)
[2]浅议大学物理新手教师专业化成长[J]. 武荷岚,胡炳元. 物理通报. 2007(04)
[3]认知弹性理论指导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J]. 庞坤,李明振. 课程.教材.教法. 2007(04)
[4]基于3G技术的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J]. 蒋立兵,于凌云.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7(01)
[5]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J]. 孙小飞,仝瑞丽,李艺.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06)
[6]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J]. 赵建.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06)
[7]解析教师实践知识:内涵及其特性的考察[J]. 何晓芳,张贵新. 教师教育研究. 2006(03)
[8]建构网络环境下的主题式学习[J]. 黄映玲.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03)
[9]手机媒体:前景不可限量,全球投资热点[J]. 青年记者. 2006(03)
[10]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模式[J]. 顾小清,祝智庭. 中国电化教育. 2005(03)
博士论文
[1]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 孙卫国.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 马德四.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 张俐蓉.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设计[D]. 伦墨华.北京交通大学 2007
[2]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框架的研究[D]. 李玉环.北京交通大学 2007
[3]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研究[D]. 万虹.华中师范大学 2006
[4]协作学习环境下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D]. 盛小清.华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97117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0代卜1:研究领域内交叉量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物理教育三个领域的交叉,三者之间的关系参见图0一0一1所示:图0代卜1:研究领域内交叉量之间的关系由于发生在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构成了教师与学生生命体验的一部分,教与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所以,本论文将当前物理学习中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与教师职后专业发展中的信息技能 1Valerio.000面”ic,P, ^nderson,M.K,Pame一a,r.
物理学习有关的资料和文献,说明信息技术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很是必须,见图2一l一1所示。第12题有46.7%的学生表示经常或偶尔借助计算机、网络、电子邮件、博客、手机等工具进行物理学习,略低于第n题的结果,见图2一l一2所示;第13题有60%的学生在课后,会借助信息工具与同学交流学习(如:电子邮件、手机短信、BBS、QQ、博客等)内容。说明学生学习中能够较多地使用信息技术。一11是否经常上月查拉.一赎二理学习有关的资料和文旅圈图2一1一1上网查找资料文献分布图一琦是晋奋.助计娜机、月络、电子娜件、傅容、手挑.工兵进行.1学习之曦_圈l招.3吟,......、...,,抵3舞匹玉丛困图2一1一2借助信息工具学习意愿分布图第14题是多选题,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远程学习最了解(82.6%),对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视野中的CSCL研究与发展的十个主题——访CSCL研究国际著名专家皮埃尔·狄隆伯格教授[J]. 裴新宁,路新民. 开放教育研究. 2007(06)
[2]浅议大学物理新手教师专业化成长[J]. 武荷岚,胡炳元. 物理通报. 2007(04)
[3]认知弹性理论指导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J]. 庞坤,李明振. 课程.教材.教法. 2007(04)
[4]基于3G技术的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J]. 蒋立兵,于凌云.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7(01)
[5]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J]. 孙小飞,仝瑞丽,李艺.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06)
[6]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J]. 赵建.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06)
[7]解析教师实践知识:内涵及其特性的考察[J]. 何晓芳,张贵新. 教师教育研究. 2006(03)
[8]建构网络环境下的主题式学习[J]. 黄映玲.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03)
[9]手机媒体:前景不可限量,全球投资热点[J]. 青年记者. 2006(03)
[10]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模式[J]. 顾小清,祝智庭. 中国电化教育. 2005(03)
博士论文
[1]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 孙卫国.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 马德四.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 张俐蓉.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设计[D]. 伦墨华.北京交通大学 2007
[2]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框架的研究[D]. 李玉环.北京交通大学 2007
[3]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研究[D]. 万虹.华中师范大学 2006
[4]协作学习环境下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D]. 盛小清.华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97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99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