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课程场馆的价值意蕴与建设路径
发布时间:2021-10-24 10:37
拓展空间边界、延伸学习领域是未来教育的重要趋势。课程场馆以课程目标为基础,以实体或虚拟展品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以专业人员服务为支撑辅助课程实施,以场馆学习为基本方法。课程场馆能够为课程实施拓展空间场域、丰富资源平台和提升专业支持,课程场馆建设是课程改革创新发展的必要途径。课程场馆建设应基于开放性、多元性、联通性和创新性的建设原则,通过校内场馆新建、校外场馆升级、区域场馆资源整合的方式开展。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课程场馆功能四象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承抑或是割裂?试论博物馆学传统的未来——兼论“博物馆定义”的再思考[J]. 郑奕,安海,陈怡玮,吕昌霖,王思怡. 中国博物馆. 2019(04)
[2]大情怀的“无边界”课程构建——史家小学课程育人实践[J]. 洪伟,李娟. 人民教育. 2019(01)
[3]打破壁垒实现场馆课程共建共享——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场馆课程建设项目推广研究[J]. 卢雨,盛翼华. 上海教育科研. 2018(12)
[4]互联网+学科教室:从学习空间升级到育人方式变革[J]. 申屠永庆,周红军. 人民教育. 2018(Z3)
[5]论基于馆校合作的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J]. 王牧华,付积. 全球教育展望. 2018(04)
[6]更智能、更舒适:面向未来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J]. 王英童,李轶凡,杨秉宏,王小工. 中小学管理. 2018(04)
[7]把“STEM+”理念融入全课程——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的“STEM+”课程探索[J]. 邹正. 人民教育. 2017(01)
[8]学校建筑设计的新走向[J]. 邵兴江. 人民教育. 2016(10)
[9]场馆教育引论[J]. 王乐,涂艳国. 教育研究. 2015(04)
[10]节俭与环保:伦敦奥运会场馆建设的启示[J]. 王龙飞. 体育文化导刊. 2013(10)
本文编号:3455132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课程场馆功能四象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承抑或是割裂?试论博物馆学传统的未来——兼论“博物馆定义”的再思考[J]. 郑奕,安海,陈怡玮,吕昌霖,王思怡. 中国博物馆. 2019(04)
[2]大情怀的“无边界”课程构建——史家小学课程育人实践[J]. 洪伟,李娟. 人民教育. 2019(01)
[3]打破壁垒实现场馆课程共建共享——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场馆课程建设项目推广研究[J]. 卢雨,盛翼华. 上海教育科研. 2018(12)
[4]互联网+学科教室:从学习空间升级到育人方式变革[J]. 申屠永庆,周红军. 人民教育. 2018(Z3)
[5]论基于馆校合作的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J]. 王牧华,付积. 全球教育展望. 2018(04)
[6]更智能、更舒适:面向未来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J]. 王英童,李轶凡,杨秉宏,王小工. 中小学管理. 2018(04)
[7]把“STEM+”理念融入全课程——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的“STEM+”课程探索[J]. 邹正. 人民教育. 2017(01)
[8]学校建筑设计的新走向[J]. 邵兴江. 人民教育. 2016(10)
[9]场馆教育引论[J]. 王乐,涂艳国. 教育研究. 2015(04)
[10]节俭与环保:伦敦奥运会场馆建设的启示[J]. 王龙飞. 体育文化导刊. 2013(10)
本文编号:3455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455132.html